晨露在景阳宫的芭蕉叶上凝成珍珠,被第一缕晨光映照得晶莹剔透。苏清颜坐在梳妆台前,容嬷嬷正为她梳理长发,铜镜里映出她沉静的面容。
“主子,王德和春桃的供词都整理好了。”晚翠捧着一个蓝布册子进来,放在妆台上,“里面详细记录了他们和张保的往来,还有张保让他们做的事。”
苏清颜拿起册子,翻开来看。里面的字迹娟秀,显然是晚翠亲手写的。她仔细看着,时不时停下来问几句,晚翠都一一作答。
“张保和御膳房的李管事走得很近?”苏清颜抬起头,眼神锐利,“这个李管事是什么来头?”
“回主子,李管事是御膳房的副总管,也是德妃娘娘母族的人。”晚翠道,“听说他在御膳房干了十几年,油水捞了不少。”
苏清颜点了点头,心里有了主意。“你让人去查查这个李管事,看看他和张保之间有什么勾当。”
晚翠领命而去。苏清颜放下册子,看着铜镜里的自己。她知道,现在她已经掌握了张保的一些罪证,但还不够。要想扳倒张保,甚至德妃,必须找到更确凿、更致命的证据。
接下来的几天,苏清颜一边照常处理宫务,一边密切关注着张保和李管事的动向。容嬷嬷和晚翠也没闲着,她们派人盯紧了广储司和御膳房,收集了不少张保和李管事勾结的证据。
“主子,您看这个。”第五天傍晚,晚翠拿着一本账册匆匆回来,脸上带着兴奋,“这是从广储司的库房里找到的,上面记录了张保近几年克扣各宫份例、倒卖贡品的账目!”
苏清颜接过账册,翻开来看。里面的记录详细得惊人,某年某月某日,克扣了景仁宫多少匹绸缎;某年某月某日,倒卖了江南进贡的多少斤茶叶……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还有张保的亲笔签名。
“太好了!”苏清颜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有了这本账册,张保就插翅难逃了!”
“还有这个。”晚翠又拿出一张纸,“这是御膳房的采购清单,上面记录了李管事高价采购食材,然后把差价揣进自己腰包的事。我们还查到,他用劣质的米粮冒充贡米,给低位份的妃嫔和宫女太监食用,导致不少人闹肚子。”
苏清颜的脸色沉了下来。克扣份例、倒卖贡品已经够可恶了,竟然还用劣质米粮害人,简直是丧心病狂!
“还有吗?”她问道。
“还有!”晚翠又拿出几张纸,“这是我们找到的张保和赵嬷嬷的通信记录,上面虽然没写具体内容,但从日期和地点来看,他们联系得很频繁。我们还查到,去年冬天,翊坤宫的炭火供应不足,导致德妃娘娘宫里的几个小太监冻病了,就是张保搞的鬼,他把本该给翊坤宫的炭火倒卖了出去!”
苏清颜的嘴角露出一抹冷笑。张保真是胆大包天,连自己主子的炭火都敢倒卖,看来他和德妃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
“证据差不多了。”苏清颜合上账册,眼神坚定,“是时候收网了。”
她想了想,又道:“晚翠,你去一趟景仁宫,把这些证据交给皇后娘娘,让她定夺。”
晚翠愣住了:“主子,为什么要交给皇后娘娘?我们直接呈给皇上不是更好吗?”
“你不懂。”苏清颜摇了摇头,“皇后娘娘一直想找机会打压德妃,我们把这些证据交给她,她一定会顺水推舟,帮我们把事情闹大。这样既能扳倒张保和李管事,又能让皇后和德妃斗起来,我们坐收渔翁之利,何乐而不为?”
晚翠恍然大悟:“主子英明!”
晚翠匆匆离去后,苏清颜坐在窗前,看着天边的晚霞,心里清楚,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她都会勇敢面对。
第二天一早,宫里就传来了消息:皇后娘娘在朝堂上弹劾了张保和李管事,拿出了他们克扣份例、倒卖贡品、用劣质米粮害人的证据。皇上震怒,下令将张保和李管事打入天牢,严查此事。
苏清颜听到这个消息,嘴角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她要做的,就是找到张保和德妃勾结的证据,把德妃也拉下马。
她走到案前,拿起笔,在宣纸上写下“德妃”两个字,然后在旁边画了个大大的叉。扳倒德妃,她在后宫的地位才能真正稳固。这一天,不会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