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办公室,林天把乡村义诊路线图铺在桌上,手指点在标注着“雨季易塌方”的路段:“上次去勘察时,当地向导说这段路最近雨水多,可能会有落石,咱们得调整路线,绕去旁边的村落,虽然多走半小时,但更安全。”
叶紫涵凑过去看图,两人的肩膀不经意间靠得很近,她能闻到林天身上淡淡的消毒水味——那是昨天帮村民处理伤口时沾上的。她下意识地往旁边挪了挪,指尖却不小心碰到了林天的手,两人同时顿住,又迅速移开目光。
“我觉得可行。”叶紫涵清了清嗓子,指着另一个村落,“这个村有不少老人有慢性病,咱们得多带些降压药和止痛药,上次去的时候,他们的药快吃完了。”
“我已经让医疗站的工作人员准备了,还联系了夏国援非医疗队,让他们再调配一批常用药过来。”林天说着,从包里拿出一份村民健康档案,“这是上次义诊时记录的重点人群,咱们这次去,得优先给这些老人做复查。”
两人一边核对细节,一边讨论物资分配,渐渐忘了之前的尴尬——聊起工作时,他们总能找回最自然的默契。等把所有事项确认完,叶紫涵看着林天,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昨天……谢谢你拉我一把,不然我可能真摔进泥里了。”
林天愣了愣,随即笑了:“谢什么,咱们以前在d国,你不也拉过差点被风沙吹倒的我吗?”
一句话让两人都想起了在d国的日子——沙漠里的并肩巡查、医疗站里的熬夜加班、村民送来的热奶茶,那些没被“意外”打扰的时光,简单又温暖。叶紫涵看着林天的笑容,心里的别扭突然少了些,也跟着笑了:“也是,咱们互相帮忙不是应该的吗?”
当天下午,两人带着当地医护人员和药品,按调整后的路线出发去义诊。第一站是个偏远村落,车子开不进去,只能步行。泥泞的小路不好走,林天主动扛起最重的药箱,还时不时回头扶一把差点滑倒的叶紫涵。
到了村落的临时义诊点,村民们早已在树下等候。叶紫涵立刻穿上白大褂,给老人量血压、听心跳,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林天则帮着分发药品,还教当地孩子怎么正确洗手、预防疾病。有个老奶奶拉着叶紫涵的手,用当地语言说着感谢,虽然听不懂,但叶紫涵从她的眼神里看到了信任和依赖。
忙到傍晚,义诊快结束时,村里突然跑来一个小男孩,着急地比划着,嘴里喊着“妈妈”“疼”。林天和叶紫涵对视一眼,立刻跟着小男孩往村里跑——原来是小男孩的妈妈突发腹痛,疼得蜷缩在床上。
叶紫涵赶紧给她做检查,判断是急性肠胃炎,需要立刻输液;林天则帮忙准备药品、消毒针头,还安抚着一旁哭闹的小男孩。两人配合默契,动作熟练,很快就给患者输上了液。看着患者的疼痛渐渐缓解,小男孩停止了哭闹,拉着林天的衣角露出了笑容。
走在回驻地的路上,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星星在夜空里闪烁。叶紫涵看着身边的林天,突然开口:“其实……那天在酒店,我不是故意要疏远你,就是觉得有点尴尬,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林天脚步顿了顿,转头看着她,语气认真:“我也是。我怕我多说什么会让你不舒服,也怕破坏咱们之前的关系。”
“咱们认识这么久,一起在国外闯了这么多难关,难道还会因为一件意外就生分吗?”叶紫涵看着他,眼神里带着释然,“其实想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当是……咱们一起经历的又一件‘特殊’的事。”
林天看着她眼底的光,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笑着点头:“对,没什么大不了的。以后咱们还是像以前一样,一起把医疗站建好,一起帮更多人。”
“好!”叶紫涵用力点头,脚步也轻快了起来。
晚风拂过,带着青草的气息,两人并肩走着,没有刻意保持距离,也没有尴尬的沉默。他们知道,心里那点微妙的变化还在,但比起刻意回避,不如坦然面对——毕竟,他们是一起扛过压力、一起守护过希望的伙伴,这份情谊,比任何尴尬都更珍贵。
回到驻地时,高小琴发来消息,说d国跨境经济特区的首批电子产品在夏国市场销量火爆,还问他们F国医疗站的进展。叶紫涵拿着手机,笑着把消息念给林天听,林天也凑过去看,两人的脑袋靠在一起,像以前无数次讨论工作时那样自然。
或许,有些关系不需要刻意定义,只要能并肩同行,能互相理解,就足够了。而林天和叶紫涵都知道,未来在F国的日子,他们还会一起面对更多挑战,但这一次,他们不会再因为尴尬而疏离,只会像以前一样,携手并肩,把希望带给更多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