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野骑着三轮车刚到村头,眼瞅着前面的路给堵得严严实实,心里“咯噔”一下——这前天才说快递要加辆车,今儿直接来了三辆,还混着几辆客户的小货车,把本就不宽的村道塞得跟罐头似的。
孙磊在后面蹬车的劲都泄了,咋咋呼呼喊:“哎哟!这咋整啊?咱总不能扛着三轮车过去吧!”
程野赶紧捏闸停稳车,跳下来往前凑。就见穿蓝色快递服的王师傅正跟个开小货车的老板吵得脸红脖子粗,王师傅手里攥着快递单,嗓门拔高了八度:“你咋回事啊?我车先停这儿的,你咋往前面插?这货再不发,下午就赶不上中转了!”
那老板也不含糊,拍着车斗喊:“我这是急单!客户等着要端午摆件摆柜台,晚了人家要退单的!再说了,这路也不是你家开的,凭啥你先装?”
旁边还有个年轻的快递员,是昨天新来的小李,正急得围着车转圈圈,看见程野来了,跟见着救星似的跑过来:“程哥!你可来了!这堵半个钟头了,再不动弹,我这一车货都得延误!”
程野先冲王师傅和货车老板摆了摆手:“两位先别吵,吵也没用,越吵越慢。”又转头问小李,“你那车货是发哪儿的?急不急?”
小李赶紧说:“发市区的!客户定了一百个香囊摆件,明天要用来搞活动,超时得赔违约金!”
程野心里有数了,指着村头那片刚收割完的麦场:“王师傅,你先把车倒到麦场去,那儿空着,能停两辆车。小李,你跟他一起,先装你的急单,装完你先走。”又看向那货车老板,“老板,你那货是啥?多少件?”
老板见程野说话实在,气也消了点:“也是端午摆件,八十来件,发邻县的。”
“成,”程野指了指作坊方向,“你往那边挪挪,挨着墙停,给后面的车留条道。等王师傅他们在麦场装完,再回来装你的,顶多耽误你二十分钟,你看行不?”
老板琢磨了下,点头应了:“行!看你是实在人,我就等会儿!”
这边刚安排好,就见张叔骑着三轮车过来,车斗里装着给作坊送的篾条,老远就喊:“程野!前面咋堵这么厉害?婶子们还等着篾条编活呢!”
程野赶紧迎上去:“张叔,你从村西头那条小路绕,就是老王家菜地旁边那条,能直接到作坊后门。你跟婶子们说,别着急,篾条马上到。”
张叔一拍大腿:“哎哟!我咋忘了还有那条路!成,我这就绕过去!”
等张叔走了,程野又帮着王师傅和小李挪车。麦场离村道也就几十米,俩师傅开车技术还行,慢慢倒着就过去了。孙磊在旁边搭手,帮着搬快递箱,嘴里还念叨:“野哥,你这脑子咋这么活泛?换我早慌了!”
程野擦了把汗,笑着说:“慌有啥用?得想办法解决。以后订单越来越多,村道肯定还得堵,得琢磨个长久法子。”
正说着,就见晚星骑着电动车过来了,车筐里放着刚从镇上打印回来的创业大赛材料。她老远就看见这边热闹,停下车问:“咋这么多人?出啥事儿了?”
“还能啥?”程野指了指麦场,“快递车和客户的车堵了,刚安排去麦场装货。对了,创业大赛的材料咋样了?”
晚星拿出材料递给他:“都弄好了,盖了村支书的章,明天去镇上提交就行。我刚才在镇上还碰见县报社的记者了,他听说咱们作坊生意好,想过来采访,我跟他约了后天上午。”
“采访?”程野眼睛一亮,“这好事啊!正好借机会宣传宣传咱们的产品,说不定还能拉着新客户!”
说话间,小李的急单已经装得差不多了。他跳上驾驶座,冲程野喊:“程哥!谢了啊!下次我早点来,不跟他们挤了!”
“慢点开!”程野摆摆手,又转头跟王师傅说,“王师傅,你先装发往外地的大件,我让作坊里的人把货往这边搬,省得你跑冤枉路。”
王师傅笑着说:“还是你想得周到!我这就开装!”
安排妥当了,程野才跟晚星、孙磊往作坊走。刚到门口,就见三个新应聘的媳妇正跟着小娟忙活着——穿蓝布衫的叫刘芳,正坐在桌边对账,手里的笔写得飞快;另外两个叫红霞和翠兰,正蹲在地上打包,动作也挺麻利。
刘芳见程野来了,赶紧站起来:“程老板,上午的订单我都记好了,一共是一百二十个摆件,五套迷你农具,都跟快递单对过了,没差错。”
程野接过账本看了看,字迹工整,条理清楚,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以后对账的活儿就交给你了,有啥不清楚的跟晚星或者小娟说。”
红霞也凑过来说:“程老板,我们俩打包了三十多个箱子了,都按你说的垫了泡沫,不会磕坏。”
晚星笑着说:“你们学得挺快,好好干,月底给你们发奖金。”
正说着,小芳妈妈从灶房出来,手里拿着个大勺子,喊:“程野,晚星,吃饭了!今天炖了红烧肉,还炒了鸡蛋,快过来吃!”
一行人刚坐下,就见村支书老周骑着自行车来了,车后座上绑着个文件袋。他一进院就笑着说:“程野,我听说你跟玩具厂谈成大单子了?特意过来看看。”
程野赶紧给他挪了个座:“周支书,快坐!刚要吃饭,一起吃点。”
老周也不客气,坐下拿起筷子:“我就不客气了,正好没吃呢。你们跟玩具厂谈了多少套?”
“五千套迷你农具,三十五天交货。”程野夹了块红烧肉,“多亏了您之前帮我们联系农业交流会,不然也遇不上这机会。”
老周摆摆手:“这都是你们自己能干!我听说县里要举办乡村创业大赛,你们报名了没?”
“报了!”晚星拿出材料,“明天去镇上提交。周支书,您觉得我们这材料还有啥要补充的不?”
老周接过材料翻了翻:“写得挺全,把你们从做农具到搞迷你摆件、跟玩具厂合作的事儿都写了,再加点村民就业的情况就更好了——比如现在雇了多少人,给村民带来多少收入,这些都是亮点。”
“对啊!”晚星一拍脑袋,“我咋忘了这个!明天去镇上之前,我再加上。”
老周笑着说:“这就对了!你们作坊不光自己赚钱,还带动村里就业,这就是最大的优势。要是能拿奖,县里不光给奖金,还能帮你们申请无息贷款,到时候你们就能盖新厂房了。”
程野心里一动:“无息贷款?能贷多少?”
“最少能贷十万,多的话二十万也有可能。”老周放下筷子,“你们现在的作坊太小了,订单多了根本周转不开,盖个新厂房,再添点设备,就能规模化生产了。”
程野和晚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兴奋。晚星说:“要是能贷到款,咱们就盖个两层的厂房,一楼当生产车间,二楼当办公室和仓库,再整个专门的打包区,省得每次都在院子里忙活。”
“还有,”程野补充道,“再修个能停个七八辆车的停车场,省得以后快递车和客户的车再堵村道。”
老周点点头:“这想法不错!你们要是真打算盖厂房,我可以帮你们跟村里申请块地,就在村东头那片空地,离公路近,方便运货。”
“那可太谢谢您了!”程野激动地说,“等创业大赛的事儿有眉目了,我们就琢磨盖厂房的事。”
吃完饭,老周拿着材料走了,说帮他们看看还有啥要改的。程野和晚星则去了作坊,跟张叔和婶子们说盖厂房的事儿。婶子们一听,都高兴得不行,穿花布衫的李婶说:“盖新厂房好啊!现在这作坊夏天热冬天冷,新厂房肯定又宽敞又亮堂!”
张叔也说:“是啊!到时候再添点机器,咱们编稻草也能省点劲,效率更高!”
程野笑着说:“等新厂房盖好了,就给大家涨工资,再整个休息室,累了就能歇会儿。”
婶子们一听,干劲更足了,手里的篾条编得飞快,嘴里的小调也唱得更响了。
下午的时候,快递车终于都装完货走了。刘芳把当天的账对完,跟程野汇报:“程老板,今天一共接了两百三十个端午摆件订单,十套迷你农具样品单,还有邻村订的两百把锄头,总共有三千多块钱的收入。”
程野点点头:“不错!你把账本收好,明天跟晚星一起去镇上,顺便把创业大赛的材料交了。”
刘芳应了声:“好嘞!”
红霞和翠兰也把打包的活儿干完了,红霞说:“程老板,明天我们早点来,多打包点,省得下午忙不过来。”
程野笑着说:“不用来太早,八点上班就行,别累着。”
等工人们都下班了,程野和晚星留在作坊里,整理当天的订单和材料。晚星拿出创业大赛的材料,在后面加了村民就业的情况:“你看,现在咱们一共雇了十八个人,其中十五个是村里的留守妇女,三个是返乡青年,平均每个人每个月能赚一千二到一千五,比在家种地强多了。”
程野凑过去看了看:“写得挺好!这样一来,材料就更全了。对了,后天记者来采访,咱们得好好准备准备,把作坊的产品都摆出来,再让婶子们演示下编稻草的过程。”
晚星点点头:“我明天去镇上买些红绸子,把作坊装饰下,显得喜庆点。再跟小芳妈妈说,后天中午多做几个菜,留记者吃饭。”
“嗯!”程野伸了个懒腰,“忙活了一天,可真累。不过一想到要盖新厂房,要参加创业大赛,还有这么多订单,就觉得浑身是劲。”
晚星靠在他肩上,笑着说:“我也是。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担心咱们做迷你农具卖不出去,没想到现在生意这么好,还能跟玩具厂合作,甚至能参加创业大赛。”
“这都是咱们一步步干出来的。”程野握住她的手,“以后咱们还会更好——盖新厂房,招更多人,把咱们的产品卖到全国各地,甚至卖到外地去!”
晚星眼睛亮晶晶的:“嗯!我相信咱们一定能做到!”
两人又聊了会儿盖厂房的细节,比如要多大面积,车间怎么划分,仓库要多大,直到天完全黑了,才锁上作坊的门,往家走。
村道上很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叫声和虫鸣声。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层白霜。程野骑着电动车,晚星坐在后面,抱着他的腰。
“对了,”晚星突然说,“明天我去镇上的时候,顺便去看看我爸妈,跟他们说说咱们跟玩具厂合作和参加创业大赛的事儿,他们肯定高兴。”
程野点点头:“好啊!我跟你一起去,给叔叔阿姨买点水果和营养品。”
晚星笑着说:“不用买太多,他们啥也不缺,就盼着咱们好好的。”
说话间,就到了晚星家。晚星跳下车,说:“你也早点回去休息,明天还得早起呢。”
程野点点头:“你也早点睡。有啥事儿给我打电话。”
看着晚星进了家门,程野才骑着电动车往自己家走。路过村头的时候,他特意看了看那片麦场,又看了看村东头的空地,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盖新厂房的事儿了——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宽敞明亮的新厂房,看到了工人们忙碌又开心的身影,看到了一辆辆货车装满他们的产品,驶向全国各地。
回到家,程野洗漱完,躺在床上,却没睡着。他拿出手机,给赵老板发了条消息:“赵老板,农具厂已经开始加工迷你农具了,进度没问题,您放心。”
没过多久,赵老板就回复了:“好!我相信你们的能力。对了,我这边已经开始设计卡通图案了,设计好发给你们看看,没问题就可以印了。”
程野赶紧回复:“好的!麻烦您了!”
放下手机,程野心里更踏实了。他知道,只要他们继续努力,好好干,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不光是他和晚星,还有东河村的所有人,都能靠着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
第二天一早,程野就醒了。他洗漱完,去灶房煮了粥,煎了鸡蛋,刚端上桌,就听见院外有人喊:“程野!在家吗?”
程野赶紧开门,就见刘芳和晚星来了,晚星手里拿着创业大赛的材料,刘芳手里拿着账本。
“早啊!”晚星笑着说,“早饭吃了没?没吃的话一起吃点。”
“刚做好,正准备吃呢。”程野赶紧让她们进屋,“快坐!我再去煎两个鸡蛋。”
刘芳赶紧说:“不用了程老板,我们在家吃过了。就是过来跟你说一声,我们准备出发去镇上了。”
程野点点头:“好!路上注意安全。交材料的时候,跟工作人员多问问,看看还有啥要补充的。”
晚星笑着说:“放心吧!我们知道。对了,我跟我爸妈说好了,中午在他们家吃饭,你忙完了就过来。”
“好!”程野应了声,“你们路上慢点开。”
看着晚星和刘芳骑着电动车走了,程野才坐下吃早饭。刚吃了两口,就听见院外传来三轮车的声音,他赶紧放下碗,开门一看,是孙磊来了,车斗里装着给邻村送的农具。
“野哥!早啊!”孙磊跳下车,“我这就去给邻村送农具,送完了回来帮张叔他们编摆件。”
“好!”程野说,“送完货早点回来,路上注意安全。对了,跟王村长说,下次订农具提前说,我们好安排生产。”
“知道了!”孙磊应了声,骑着三轮车就走了。
程野吃完早饭,也骑着电动车往作坊走。刚到门口,就见张叔和几个婶子已经到了,正在院子里整理稻草和篾条。
“程野来了!”张叔笑着说,“我们早来了会儿,把稻草晒晒,编出来的摆件更结实。”
程野点点头:“辛苦你们了!对了,今天下午记者要来采访,大家到时候别紧张,该干啥干啥,记者问啥就实话实说。”
李婶笑着说:“放心吧!我们不紧张!咱们做的都是正经生意,有啥好紧张的?”
其他婶子也纷纷点头:“就是!到时候我们还能跟记者说说,跟着程野干,日子过得多好!”
程野笑着说:“那就好!我去里屋看看昨天编好的摆件,把好的挑出来,准备给记者看。”
走进里屋,程野看着满屋子的端午摆件,心里满是成就感——这些摆件,都是婶子们用一双双手编出来的,每一个都凝聚着她们的心血,也承载着东河村的希望。他相信,只要他们继续努力,一定会把这小小的作坊,做成大事业,让东河村变得越来越好。
正看着,程野的手机响了,是晚星打来的。他赶紧接起:“喂,晚星,材料交了吗?”
电话里传来晚星兴奋的声音:“交了!工作人员说我们的材料很全,很有竞争力!对了,我跟我爸妈说了咱们跟玩具厂合作和参加创业大赛的事儿,他们可高兴了,还说中午要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程野笑着说:“太好了!我送完这趟货就过去。你跟叔叔阿姨说,不用特意做太多菜,简单点就行。”
“知道啦!”晚星笑着说,“那我先挂了,我跟刘芳去买红绸子,下午好装饰作坊。”
“好!”程野挂了电话,心里暖洋洋的。他看着满屋子的摆件,又想起了盖新厂房的事儿,想起了创业大赛,想起了未来的日子,嘴角忍不住向上扬——他知道,属于他和晚星,属于东河村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