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爆单忙坏了,快递车堵满村头
程野是被鸡叫吵醒的,眼还没睁就摸过手机看时间——五点半,比平时醒得早了足足半个钟头。脑子里头还转着昨儿农业交流会上玩具厂老板的话,一骨碌就从炕上爬起来,套上衣服就往院外跑。
刚到门口就撞着端着洗脸水的晚星,搪瓷盆里的水溅出来几滴,洒在程野裤腿上。“你急啥呢?脸都没洗就往外冲,跟踩了火炭似的。”晚星笑着把盆递过去,“孙磊昨晚跟我发消息,说今早七点去玩具厂,现在才五点多,早着呢。”
程野接过盆,胡乱抹了把脸,水珠子顺着下巴往下滴:“不是急着去玩具厂,是想先去作坊看看昨儿从交流会上带回来的样品,别让人给碰坏了。那迷你农具可是跟玩具厂合作的关键,要是少了一个零件,谈的时候都没底气。”
晚星把胰子递给他:“放心吧,昨儿回来我就让张叔把样品锁进里屋了,还特意贴了‘别动’的纸条,没人敢碰。倒是你,早饭还没做呢,我去灶房煮点粥,再煎两个鸡蛋,吃完再去也不迟。”
“成!”程野应着,眼睛却瞟向院外——村道上已经有动静了,远远能看见几个婶子扛着编稻草的篾条往作坊走,还有骑着三轮车的,车斗里装着刚收的稻草,轱辘碾过石子路“嘎吱”响。
等两人吃完早饭,孙磊已经骑着三轮车在门口等着了,车把上挂着个布包,里面装着迷你农具的样品和订单本。“野哥,晚星姐,都准备好了!玩具厂在县城东边,咱们走早路,一个钟头准到。”
程野跳上车斗,把样品箱抱在怀里——箱子是昨晚特意找的硬纸盒,里面垫了棉絮,迷你锄头和镰刀裹得严严实实。“走!争取今儿就把合作谈下来,别让人家等急了。”
三轮车刚出村,就见村头的快递点门口围了不少人,有扛着纸箱的,有拿着单子的,还有个穿蓝色快递服的小伙正扯着嗓子喊:“东河村农具作坊的货在哪儿?昨天的五十件摆件该装车了!”
晚星探出头喊:“王师傅,货在作坊里呢,让张叔给你看着,等我们从县城回来就给你送过去!”
王师傅挥挥手:“成!我先去别家收,十点再来!可别让我空跑啊!”
程野笑着说:“放心!跑不了!”心里却盘算着——这才刚早上,快递就来催货了,端午前的订单怕是要忙不过来,得赶紧再雇个人打包。
往县城的路上,孙磊蹬得飞快,风里裹着麦收的香气,吹得人心里敞亮。程野抱着样品箱,跟孙磊聊起玩具厂的事:“昨儿那老板姓赵,看着挺实在的,你到时候少说话,多听,我要是有啥漏的,你再补充。”
孙磊点点头:“我知道!野哥你放心,我就当哑巴,只递水递本子。”
晚星坐在旁边笑:“别跟个木头似的,赵老板要是问你迷你农具的加工细节,你得说清楚,比如锄头片多厚,木柄用的啥木头,这些都得讲明白。”
“哎!记住了!”孙磊应得干脆。
等赶到玩具厂,才七点四十。厂门口有个保安亭,程野走过去问:“师傅,请问赵老板在吗?我们是东河村农具作坊的,昨儿跟他约好来谈合作。”
保安看了看他们,又看了看车斗里的样品箱:“赵总早就来了,在二楼办公室呢。你们登记下,我带你们上去。”
跟着保安上了二楼,走廊两边挂着不少玩具的图片,有塑料小汽车,有布娃娃,还有些卡通样式的农具模型——跟他们做的迷你农具有点像,但没他们的精致。
“赵总,东河村农具作坊的人来了。”保安敲了敲门。
“进来!”屋里传来个洪亮的声音。
程野推开门,就见赵老板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拿着个迷你锄头——正是昨儿他落在交流会上的样品。“赵老板,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赵老板抬头笑了笑,把迷你锄头放在桌上:“我也是刚到,正好研究研究你们这东西。坐,都坐。”说着指了指旁边的椅子,“你们这迷你农具做得不错,锄头片是加厚的,木柄还打磨过,不扎手,细节做得很到位。”
程野心里一喜,看来赵老板是真看上他们的货了。“赵老板过奖了,我们做东西就讲究个实在,不管是正经农具还是迷你的,都得耐用。”
晚星把带来的样品箱打开,拿出几个不同样式的迷你农具:“赵老板,这是我们做的其他样式,有小镰刀、小耙子,还有小推车,您看看有没有满意的。”
赵老板拿起个小推车,翻来覆去地看,手指在木轮上摸了摸:“这木轮做得挺光滑,推着还挺顺。我跟你们直说了吧,我想把这些迷你农具做成儿童玩具套装,一套五个,里面有锄头、镰刀、耙子、推车和水壶,再印上卡通图案,肯定能卖得好。”
程野赶紧说:“赵老板,卡通图案我们能找人印,就是得加点头加工费。还有,您要多少套?什么时候要货?我们好跟农具厂订做。”
“第一批先做五千套,”赵老板放下小推车,从抽屉里拿出个合同本,“一个月内交货,能做不?”
五千套?程野和晚星对视一眼,都吓了一跳——他们原本以为最多一千套,没想到赵老板这么敢订。晚星赶紧说:“赵老板,五千套有点多,农具厂那边得加班赶工,一个月怕是有点紧,能不能宽限五天?”
赵老板琢磨了会儿,点点头:“行!就宽限五天,三十五天内交货。价格方面,一套我给你们三块五,五千套就是一万七千五,先付一半定金,交货后再付另一半,怎么样?”
三块五一套?比他们预想的还高!程野心里乐开了花,嘴上却没表现出来:“赵老板,价格没问题,就是定金能不能多付点?我们得给农具厂付货款,还有雇人加工,需要不少钱。”
赵老板笑了:“我看你是个实在人,行!定金付一万,剩下的七千五交货时再给。合同我已经拟好了,你们看看,没问题就签字。”
程野接过合同,仔细看了一遍——交货时间、价格、定金都写得清清楚楚,没什么问题。他拿起笔,爽快地签上自己的名字,晚星也在旁边签了字。
赵老板收起合同,从抽屉里拿出一沓钱,递给程野:“这是一万块定金,你点点。”
程野接过钱,数都没数就揣进兜里:“赵老板,您放心,三十五天后一准交货!”
“好!我信你们!”赵老板送他们到门口,“要是加工过程中有啥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
出了玩具厂,程野忍不住笑出声:“没想到这么顺利!五千套,一万七千五,这比咱们做农具和摆件赚得还多!”
晚星也笑着说:“是啊!以后要是跟玩具厂长期合作,咱们的生意就更稳了。对了,咱们得赶紧给农具厂打电话,让他们准备材料,别耽误了交货。”
“嗯!回去就打!”程野跳上三轮车,“孙磊,走!咱们去镇上买两斤肉,中午给大家改善改善伙食!”
孙磊一听,蹬得更有劲了:“好嘞!”
往回赶的路上,他们先去了镇上的肉铺,买了三斤五花肉,又去杂货店买了些酱油、醋和香料——中午炖红烧肉。刚出杂货店,就见张叔骑着三轮车过来,车斗里装着满满的稻草。
“张叔!您这是去哪儿?”程野喊了一声。
张叔停下车,擦了擦汗:“去作坊啊!昨儿订的端午摆件太多了,婶子们编不过来,我再拉点稻草回去,让她们加加班。对了,你们跟玩具厂谈得咋样了?”
“谈成了!”程野笑着说,“五千套迷你农具,三十五天交货。您回去跟婶子们说,好好干,等这批货交了,给大家发奖金!”
张叔一听,高兴得合不拢嘴:“好!好!我这就去说!保证大家干劲十足!”
回到作坊时,已经快中午了。院子里挤满了人,有编稻草的婶子,有来取货的客户,还有个穿快递服的小伙正跟晚星的弟弟小娟对账。
“野哥!你们回来了!”小娟看见他们,赶紧跑过来,“刚才有个城里的客户打电话,订了两百个端午摆件,要快递过去,还说要是好卖,下次再订五百个!”
“太好了!”程野把肉递给小芳妈妈,“婶子,中午炖红烧肉,让大家好好吃一顿!”
小芳妈妈接过肉,笑着说:“成!我这就去灶房做!”
程野走到快递小伙跟前,问:“王师傅,今儿要发多少货?”
王师傅拿出单子,递给程野:“三十件摆件,五套迷你农具样品,都是发往城里的。对了,你们这几天的货越来越多,我一个人拉不完,公司又派了个师傅过来,下午就到。”
“那太好了!”程野笑着说,“辛苦你了,王师傅。”
“不辛苦!你们生意好,我们也高兴!”王师傅收起单子,“我先去装车,等会儿再来拿剩下的货。”
程野点点头,转身走进作坊。里屋的桌子上摆满了编好的端午摆件,有粽子、龙舟、香囊,还有些小动物样式的,五颜六色的,好看得很。几个婶子正坐在桌边,手里拿着篾条,飞快地编着,嘴里还哼着小调。
“婶子们,辛苦啦!”程野走过去,“中午炖红烧肉,大家多吃点,下午才有劲干活。”
一个穿花布衫的婶子笑着说:“程野啊,不辛苦!你们给的加工费高,还管饭,我们乐意干!昨儿我编了五十个摆件,赚了十五块,比在家种地强多了!”
另一个婶子也说:“是啊!我家那口子都说,现在跟着程野干,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程野心里暖暖的:“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等咱们作坊再大点,就盖个新厂房,给大家发更高的工资!”
婶子们一听,都笑着鼓掌,编得更起劲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院子里摆了好几张桌子,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红烧肉,喝着小米粥,说说笑笑的,热闹得像过年。
“程野,我跟你说个事。”张叔放下碗,说,“村里的会计老周刚才来电话,说县里要举办个乡村创业大赛,让咱们作坊也报名参加,要是能拿奖,还有奖金和政策扶持呢。”
“真的?”程野眼睛一亮,“那太好了!咱们得报名!晚星,这事就交给你了,你去准备材料,把咱们作坊的情况和产品都写清楚。”
晚星点点头:“好!我下午就去弄!”
吃完饭,大家又接着干活。程野去给农具厂打电话,跟厂长说好了五千套迷你农具的事,厂长保证三十五天内交货,还说会派专门的师傅负责质量检查。晚星则去准备创业大赛的材料,小娟负责接待客户和对账,孙磊则骑着三轮车去村里送农具,张叔则忙着给婶子们分发稻草和篾条。
下午的时候,另一个快递师傅来了,开着辆 bigger 的货车,直接停在作坊门口。两个快递师傅一起装车,忙了一下午,才把所有的货装完。
“程野,明儿我们早点来,估计货会更多。”王师傅擦了擦汗,说,“你们这生意真是越来越火了,再过几天,怕是得派三辆车来。”
程野笑着说:“辛苦你们了!明儿我让厨房多做些饭,你们过来一起吃。”
“那敢情好!”王师傅笑着说,“我们先走了,明儿见!”
送走快递师傅,天已经快黑了。婶子们也陆续下班了,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当天的加工费,脸上带着笑。程野和晚星留在作坊里,整理当天的订单。
“你看,”晚星把订单本递给程野,“今天一共接了五百个端午摆件的订单,三十套迷你农具的样品单,还有玩具厂的五千套大订单,加上之前的,现在总共有一千多个摆件订单,五千多套迷你农具订单,还有农具的常规订单,咱们得再雇几个人才行。”
程野点点头:“是啊!打包和对账都缺人,小娟一个人忙不过来。张叔刚才说,村里有几个年轻媳妇,在家没事干,想过来干活,明天让她们来试试。”
“好!”晚星笑着说,“咱们得赶紧把人招齐,不然端午前的订单怕是赶不完。对了,创业大赛的材料我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去镇上提交,应该没问题。”
“嗯!”程野伸了个懒腰,“忙活了一天,可真累。不过看着这么多订单,心里踏实。”
晚星靠在他肩上,笑着说:“是啊!只要咱们一起努力,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对了,明天早上别忘了给赵老板发个消息,告诉他我们已经跟农具厂联系好了,让他放心。”
“放心吧,忘不了!”程野握住她的手,“走,咱们回家,明天还得早起呢。”
两人刚走出作坊,就见村道上还有不少人在忙——有扛着稻草的,有推着三轮车的,还有几个孩子在路边玩着他们做的稻草小兔子。月光洒在村道上,照亮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也照亮了东河村的希望。
第二天一早,程野就给赵老板发了消息,告诉他农具厂已经开始准备材料,赵老板回复说“好”,还加了个点赞的表情。刚放下手机,就听见院外有人喊:“程野在家吗?我们是来应聘的。”
程野赶紧开门,就见三个穿得干干净净的年轻媳妇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布包。“你们好!是来应聘的吧?快进来坐。”
三个媳妇走进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听张叔说你们作坊招人,就想来试试。我们在家也没啥事,能吃苦,干啥都行。”
晚星端着水走过来,笑着说:“我们这儿需要打包的和对账的,打包就是把摆件和农具装进箱子,贴上快递单;对账就是把每天的订单记下来,跟快递师傅核对。你们想干哪个?”
一个穿蓝布衫的媳妇说:“我以前在镇上的超市干过,会记账,我对账吧。”
另外两个媳妇说:“我们力气大,我们打包!”
“好!”程野笑着说,“对账的一个月一千五,打包的一个月一千二,管午饭,干得好还有奖金,怎么样?”
三个媳妇一听,高兴得不得了:“太好了!我们现在就能干活!”
“那行!”晚星领着她们去作坊,“我先教你们怎么干,熟悉了就能自己弄了。”
等晚星她们走后,程野去了作坊。刚到门口,就见孙磊骑着三轮车回来,车斗里装着满满的农具——是给邻村送的货。
“野哥!我回来了!”孙磊跳下车,“邻村的王村长说,咱们的农具好用,下次还要订两百把锄头,让咱们半个月后送货。”
“成!”程野点点头,“你先歇会儿,等会儿跟我去农具厂看看,看看他们的进度怎么样了。”
“好嘞!”孙磊拿起个馒头,啃了起来。
上午十点多,程野和孙磊骑着三轮车去了农具厂。厂长正在车间里盯着工人加工迷你农具,看见他们来了,赶紧迎上来:“程野,你们来了!你看,这是刚做出来的迷你锄头,质量没问题吧?”
程野拿起个迷你锄头,看了看锄头片,又摸了摸木柄:“没问题!跟咱们之前说的一样,做得很好。厂长,进度能赶上吗?”
“放心吧!”厂长笑着说,“我加了两个班,二十个工人专门做这个,三十五天肯定能交货。对了,你们要的常规农具也快好了,三百把锄头,两百把镰刀,后天就能送货。”
“太好了!”程野笑着说,“辛苦厂长了!等这批货交了,咱们再合作更大的订单!”
“好!我等着!”厂长送他们到门口,“有空常来!”
从农具厂回来,已经快中午了。刚到村头,就见快递车堵在了路上——有三辆快递车,还有几辆来取货的客户的车,把村道堵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