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武府外门大比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外门弟子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大比不仅是检验半年修行成果的舞台,更关乎未来前途:表现优异者,可获得丰厚资源奖励,甚至有机会被内门长老看中,收入门下,鱼跃龙门。
对于云澈和顾玄烨而言,大比的意义更为特殊。这是一个绝佳的“数据采集”和“实战验证”平台,也是他们计划中,以合理方式展示部分价值、争取更好资源的跳板。
小院石屋内,云澈面前的薄绢上已不再是经络图,而是密密麻麻的战术推演和数据模型。
“根据已收集情报,外门弟子中,威胁较大的有几类。”云澈指尖划过绢布上的人名和简要信息,“一类是修炼《庚金诀》的王猛,攻击凌厉,灵力锋锐,但招式变化少,续航能力是短板。对策:以柔克刚,游斗消耗,重点攻击其灵力运转间隙。”
“另一类是擅长《缠丝手》的柳青青,身法灵动,控制难缠。但其核心在于对‘势’的引导,若能干扰其节奏,或可破之。建议采用高频、短促的突进打法,打乱其步调。”
顾玄烨静坐一旁,眼眸微闭,识海中正模拟着与不同对手的交战场景。他将云澈分析出的对手弱点、习惯动作、灵力波动特征等信息,与自身优化后的《流云锻体诀》身法、以及初步掌握的几种基础法术(驱物术、御风诀、最低阶的火球术)相结合,推演着最优应对策略。他的战斗风格,在云澈的“数据化”指导下,正朝着“高效、精准、低成本”的方向演变,摒弃了一切华而不实的动作。
云澈甚至根据顾玄烨的体质特点,为他量身定制了几种“组合技”。例如,将御风诀的“轻身”效果与流云身法的“缥缈”意境结合,创造出一种更难以捕捉的移动方式;或者,在施展火球术的瞬间,以驱物术微调其飞行轨迹,增加诡异性和命中率。这些技巧看似简单,却因精准的计算和操控,威力倍增。
大比之日,演武场人声鼎沸。数千外门弟子齐聚,高台上坐着几位内门长老和执事,目光如炬。
初试为擂台混战,百人一组,最后留在台上的十人晋级。顾玄烨被分在一组,组内有王猛、柳青青等好手。
混战开始,场面瞬间混乱。剑气纵横,法术乱飞,呼喝声不绝于耳。顾玄烨却如闲庭信步,身形在人群中穿梭,看似惊险,却总能在间不容发之际避开攻击。他并未急于出手,而是凭借云澈特训出的超常感知,冷静观察着场内灵力的流动和每个人的状态。
当王猛一道凌厉的金色剑气劈向一名弟子时,顾玄烨动了。他并未硬接,而是脚下步伐一错,恰好出现在王猛旧力已尽、新力未生的瞬间侧面,一记蕴含巧劲的掌风拍在其肋下。那里是《庚金诀》运转时一个微小的灵力节点,受击后会导致气息瞬间紊乱。王猛闷哼一声,剑气溃散,动作一滞,顿时被周围几人围攻,很快落败。
另一边,柳青青如蝴蝶穿花,丝带飞舞,缠向顾玄烨。顾玄烨不闪不避,在丝带及体的刹那,身体如游鱼般一滑,同时指尖弹出一缕极其微弱的火苗,并非攻击柳青青,而是精准地点在丝带灵力流转的核心节点上。丝带上的灵光一黯,控制力大减。顾玄烨趁机脱身,反手一记驱物术,将旁边一名正欲偷袭的弟子扔过来的石块改变了方向,砸向柳青青。柳青青措手不及,步伐一乱,顿时陷入被动。
顾玄烨的战斗,没有惊天动地的对轰,只有精准到令人发指的时机把握、弱点打击和借力打力。他如同一个高明的棋手,每一步都落在最关键的位置,用最小的代价,化解危机,清除对手。高台上,一位面容清癯、眼神锐利的内门长老微微颔首,对身旁的执事低语:“此子战斗意识绝佳,对灵力和时机的把握,不似寻常炼气五层。”
云澈在台下,双眸平静无波,但识海中星辰龟甲微微流转,正以惊人的速度记录着场上每一处能量碰撞的数据、每一个有效攻击的角度和力度、乃至每个弟子灵力消耗的速率。这些,都是宝贵的“实战数据库”。
顺利晋级复赛后,对手实力更强,手段也更丰富。顾玄烨遭遇了一位主修《厚土诀》、防御极强的弟子,赵磐。赵磐如同一个移动堡垒,土黄色灵力护罩坚实无比,寻常攻击难伤分毫。
台下观战者皆以为这将是一场消耗战。顾玄烨却依旧冷静。他围绕赵磐游走,不断用低阶火球术和驱物术骚扰,看似徒劳,实则在云澈的感知辅助下,正扫描着赵磐护罩的灵力分布。
“护罩并非均匀,东南角下方三寸处,灵力流转有极其细微的迟滞,应是其功法运转的一个天然薄弱点。”云澈的传音及时响起。
顾玄烨目光一凝,佯装灵力不济,卖了个破绽。赵磐果然中计,大吼一声,凝聚全身灵力,化作一座小山般的巨石砸来,势大力沉,但护罩也因此微微波动。
就是现在!顾玄烨身形如电,不退反进,将剩余灵力高度压缩,凝聚于指尖,化作一道凝练至极的淡白色气劲,并非攻击巨石,而是如同手术刀般,精准点向云澈指示的那个薄弱点!
“噗!”
一声轻微的、如同气泡破裂的声响。赵磐那坚实的土灵护罩,应声而破!他全力一击的势头顿时被打断,自身也受到反噬,踉跄后退。顾玄烨趁势而上,一记简单的流云掌印在其胸口,将其送下擂台。
全场哗然!谁也没想到,顾玄烨竟以这种方式,破解了看似无解的防御!
高台上,那位清癯长老眼中精光暴涨:“好犀利的眼力!好精准的控制!此子……不简单。”他看向台下始终平静观战的云澈,若有所思。
顾玄烨最终止步于十六强,败在了一位炼气六层巅峰、且手持一件极品法器的弟子手中。但他展现出的战斗智慧、精准控制以及对战局的洞察力,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他那种迥异于常人的、近乎“计算”般的战斗风格,让人印象深刻。
大比结束后,数道传音符飞入他们的小院。有来自百草峰孙长老的邀请,询问云澈是否有意专研灵植;有来自神兵峰李长老的招揽,对顾玄烨在战斗中表现出的“精准”和“洞察”颇为欣赏;甚至还有传功堂的一位执事,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分享一些“修炼心得”。
面对这些橄榄枝,云澈和顾玄烨再次展现了超乎年龄的沉稳。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若秀出的是奇花异草,而非参天巨木,或许能暂保平安。”顾玄烨沉吟道。
云澈点头:“我们需要一个相对独立,又能接触更高层次知识和资源的环境。直接投入某一峰,束缚太多。或许,可以借这次大比的表现,争取一个‘特殊’的身份。”
翌日,顾玄烨和云澈一同求见了外门执事长老,恭敬地递上了一份由云澈执笔、顾玄烨补充的“陈情表”。表中,他们并未炫耀大比成绩,而是谦逊地表示自己修为低微,侥幸有些许“奇思妙想”和“观察之能”,愿为宗门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比如协助优化低阶任务阵法、分析某些常见材料的新用途等,希望能得到一个“研究助理”类的职司,边工作边修行。
这份另辟蹊径的“自荐信”,让执事长老愣了片刻,随即仔细打量了两人几眼,尤其是目光在云澈身上停留许久,最后挥挥手:“此事老夫需禀明上峰。你们先回去等消息吧。”
数日后,谕令下达:顾玄烨、云澈,暂调入“经籍阁”下属的“杂物整理处”,负责整理、归类阁中收藏的部分残卷、杂记、以及不明用途的杂物,每月需完成一定定额,贡献点照发,余时可在阁中一层免费阅览。并无师承,亦无明确峰头归属。
这个安排,看似不起眼,甚至有些边缘化,却正中云澈和顾玄烨下怀!经籍阁藏书浩瀚,即便是最底层,也蕴含无数可能的信息;“杂物整理”更是给了他们名正言顺接触各种“奇怪”物品的机会!
两人领命,平静地搬入了经籍阁后的一处小院。新的“实验室”和“信息库”,就此开启。而流云武府的暗流,并未因他们的暂时低调而平息,反而因这份特殊的任命,引来了更多探究的目光。他们的“科学修仙”之路,在经籍阁的故纸堆和杂物中,迎来了新的阶段。真正的风雨,或许才刚刚开始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