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那枚带着微凉体温和一丝若有若无平和气息的铜钱,被云澈紧紧攥在手心。它像一枚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不能平息。这突如其来的信物,比之前的纸条更具体,也更令人费解。西北方向,铜钱,红丝线……是方位指引?是某种暗号?还是单纯的障眼法?
然而,此刻并非深究这铜钱的最佳时机。顾问行方才带来的关于太后的消息,以及其中隐含的试探,如同一道无形的鞭子,抽打着云澈的神经。孝庄太皇太后凤体违和,夜不能寐……这消息本身或许不假,但在这个节骨眼上由顾问行看似随意地提起,其背后必然牵扯着康熙、乃至后宫更深层的博弈。她这个刚刚因“通药理”而被卷入漩涡中心的人,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铃铛儿,”云澈压下心中的纷乱,声音恢复了惯有的冷静,“将那枚铜钱收好,与之前的纸条放在一处,务必隐秘。”
“是,娘娘。”铃铛儿小心翼翼接过,眼中满是担忧,“娘娘,太后那边……”
“太后之事,关乎国本,非同小可。”云澈打断她,语气凝重,“我等微末之人,不可妄议,更不可妄动。但……皇上既然问起,我们也不能毫无准备。”
她需要回应,但必须是极其谨慎、不露锋芒的回应。直接献方?风险太大,药效难测,一旦有差池,便是杀身之祸。佯装不知?更会引来猜忌,坐实“藏私”或“无能”的嫌疑。她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展现价值,又撇清责任,最好还能……借此机会,为自己争取一点喘息的空间。
心思电转间,一个模糊的计划逐渐成形。她想起《璇玑书》残页中,有一幅关于“宁神香”的简易配方,并非西域邪术,而是用几种常见安神药材配伍,强调药材炮制火候与混合时辰的微妙把握,带有几分玄学色彩,正适合她目前“略通皮毛”的人设。此方即便无效,也绝无害处。
“你过来,”云澈示意铃铛儿靠近,低声道,“我念几味药材和大致制法,你仔细记下,但绝不可外传。若……若日后皇上或顾问行再问起,你可酌情透露一二,但务必强调,此乃民间偏方,你偶然听得,未经实证,效用如何,概不保证。尤其要说明,需经太医署严谨核验后,方可斟酌使用。”
她缓缓说出几个药名:合欢皮、夜交藤、酸枣仁、茯苓,并强调了需在特定时辰采摘、阴干,混合时需心境平和等玄乎其玄的要求。这配方本身平平无奇,关键在于那套说辞,将责任巧妙地推给了太医署。
铃铛儿用心记下,重重点头:“奴婢明白,绝不会给娘娘惹祸。”
处理完这迫在眉睫的试探,云澈的思绪再次回到那枚铜钱和“芙蓉淀”上。顾问行的到来虽然带来了压力,但也侧面印证了此刻宫中的注意力大多被太后病情和可能存在的“西域香料”线索所吸引,这反而为她暗中调查“芙蓉淀”提供了一丝缝隙。
“我让你寻的《京师舆地志略》,可有眉目了?”云澈问。
铃铛儿面露难色:“回娘娘,旧版舆地志略多为衙门收藏,宫内难寻。奴婢打听过了,或许……或许文渊阁的故纸堆里能有,但那里如今守备森严,等闲难以接近。”
文渊阁?云澈心中一凛,那是“影”组织密道的入口所在!如今定然是龙潭虎穴。此路暂时不通。
“无妨,”云澈并不气馁,“那就先凭记忆和日常听闻,将西山一带,尤其是芙蓉淀周边的大致地形、山势水流、路径走向,说与我听。”
铃铛儿尽力回忆,将自己所知关于西山、芙蓉淀的零碎信息一一说出:淀水如何引自山泉,观景塔大致方位,早年香客走的路径,以及如今荒废后可能的险峻之处。
云澈闭目凝神,凭借过人的记忆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结合铃铛儿的描述,在脑海中缓缓构建出一幅西山芙蓉淀的虚拟图景。同时,她将星辰龟甲置于膝上,指尖轻轻摩挲着其上冰冷的星纹,尝试将脑海中的地形图与龟甲可能存在的“星图定位”功能进行感应。
起初仍是混沌一片,只有自身微弱的星辉能量在龟甲表面流转。但她不急不躁,将全部精神沉浸其中,反复观想那烟波浩渺、孤塔耸立的意象,以及那枚铜钱所指的“西北”方向。
时间一点点流逝,就在她心神耗损,额头见汗之际,膝上的龟甲似乎极其轻微地震动了一下!一股比之前清晰些许的清凉感,顺着指尖流入经脉,脑海中那幅虚拟的西山图上,芙蓉淀所在的位置,隐约泛起一层极淡的、如同月辉般的微光!而与此同时,那枚被她放在枕下的铜钱,也仿佛产生了极其微弱的共鸣!
有反应!虽然依旧模糊,但指向性更明确了!芙蓉淀确实有问题!这龟甲,果真能感应到与“璇玑”相关的特定地点!
就在她心中微喜,试图进一步感应那微光代表的含义时,殿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和低语声,打断了她的凝神。是送晚膳的太监来了。
云澈迅速收敛气息,将龟甲藏入袖中,恢复成虚弱倚榻的模样。
晚膳比平日更加精致,还多了一盏炖品。送膳的小太监低眉顺眼地传话:“禀云主子,这是王爷特意吩咐厨房加的灵芝养血汤,给主子压惊补身。”
裕亲王的“关怀”到了。云澈谢过,心中明镜似的,这既是安抚,也是提醒——他时刻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
用膳时,云澈看似随意地问了句:“太后娘娘凤体欠安,宫中上下想必都忧心得很吧?”
那小太监忙躬身道:“主子说的是。太医署日夜轮值,皇上也常去慈宁宫问安。听说……听说德妃娘娘和宜妃娘娘近日都抄了经卷,为太后祈福呢。”
德妃?宜妃?云澈心中一动。这两位是宫中位份高、且有皇子的妃嫔,她们的动作,往往代表着后宫的风向。为太后祈福是表象,借此在康熙面前表现,稳固圣心才是真。这平静的宫墙之下,暗涌从未停歇。
看来,太后这场病,牵动的远不止太医署那么简单。她必须更加小心。
夜色渐深,北五所内外一片寂静,唯有巡夜侍卫规律的脚步声清晰可闻。云澈屏退铃铛儿,独自在黑暗中沉思。太后、康熙、裕亲王、“影”组织、神秘铜钱、芙蓉淀……无数线索交织,如同一张巨大的网,而她被困在网中央。
目前看来,直接探查芙蓉淀风险太高,且时机未到。当务之急,是稳固自身,利用好“通药理”这点,在太后这件事上,为自己争取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那剂“宁神香”的偏方,或许是个切入点。
她决定,明日让铃铛儿“无意间”向顾问行手下的某个小太监透露一点关于民间安神偏方的消息,语气务必谦卑谨慎,强调未经实证。既要让消息传到康熙耳中,显示她的“存在”和“可用”,又不能显得过于急切或自信。
同时,她对星辰龟甲和铜钱的感应不能停。或许,可以尝试在夜深人静时,用那套简易的“宁神香”配方(即使没有实物),结合特定的呼吸吐纳,来增强自身与龟甲的共鸣?《璇玑书》中似乎有类似“香药导引”的法门……
正当她思绪纷飞之际,一阵极其轻微、却并非风声的异响,从殿顶传来!像是瓦片被极轻地踩了一下!
云澈浑身汗毛瞬间竖起!星辉感知全力爆发,向上“看”去——只见一道淡如青烟、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黑影,正如同壁虎般贴在殿顶飞檐的阴影处,气息收敛得极好,若非那一声微不可闻的异响,几乎难以察觉!
不是裕亲王的人!他们的守卫都在地面和四周!这身影的气息……带着一种空灵飘逸之感,与“影”组织的阴冷、粘杆处的肃杀截然不同!是那个送来铜钱的神秘势力?还是……另一股未知的力量?!
那黑影似乎在观察下方的动静,停留了数息之后,身形一展,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滑下殿顶,向着西北方向——正是铜钱所指、也是芙蓉淀的大致方向——疾驰而去,速度快得惊人,转眼便消失在感知范围之外!
云澈的心脏狂跳不止,后背惊出一身冷汗。这深宫大内,果然是卧虎藏龙!除了明面上的势力,暗处不知还隐藏着多少双眼睛!这神秘黑影是敌是友?他的出现,与那枚铜钱有关吗?与芙蓉淀有关吗?
局势,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诡谲。她握紧了袖中的星辰龟甲,冰凉的触感让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不能再等了。必须尽快提升实力,必须尽快弄清“芙蓉淀”的秘密。这枚突如其来的铜钱,和今夜这神秘的黑影,或许正是打破僵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