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深宫,静室肃然。
姬允的目光如实质般扫过在场每一位心腹,声音沉凝如水:
“是以,今日所议,已非简单的‘战’与‘和’,而是关乎我王廷命运的‘存’与‘变’。”
他屈指,条分缕析,下达指令:
“其一,灵犀网络乃重中之重。
着令阵法师日夜监控境内所有节点,解析其运转核心。
我们可以暂不毁弃,但必须洞悉其命门,绝不能受制于人。”
“其二,遴选忠诚机敏之辈,潜入神州,尤其是镇妖军与镇北学府势力范围。
不仅要探听虚实,更要深研其技艺与制度精髓。
知己知彼,方能不至落后太远。”
“其三,” 他语气陡然加重,“灵根测试与传功之旧制,必须变革。
即便无法如外界那般彻底,也需在宗室、世家内部扩大遴选,
并酌情向有功之臣的旁支及民间有限开放部分基础功法。
此事关乎道统延续,再难,也必须推行。”
他目光转向户部尚书与宗室亲王:
“至于外界流入的丹药、法器乃至享乐之物,设‘王廷榷场’专营,课以重税。
既满足所需,充盈国库,更要将流通牢牢掌控于手,避免资敌。”
最后,他看向都督同知:“军备革新不可懈怠。
新式战法、合击之术的研究需加速。
我们要练就一支即便断绝外界输入,也能依靠自身实力,独抗妖族的铁军。”
一条条指令冰冷而清晰,是基于残酷现实的艰难抉择。
“诸位,” 姬允缓缓起身,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我们已落后外界久矣,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但凡停滞不前,唯有覆灭。
这不是争一时长短,而是争我道统能否于此剧变之世,存续下去。”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望诸位…… 勠力同心。”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那枚玉简上,仿佛穿透它,凝视着那个搅动风云的幕后之人。
与此同时,随着界外修士日益深入万妖灵渊。
他们频繁往返于险地与附近城池之间休整。
最初的语言隔阂,在无数次的交易、组队乃至摩擦中,快速消融。
青岚城,青牛茶楼。
辛辣的肉干与粗粝的灵茶气味混杂,人声鼎沸。
来自界内外的修士在此歇脚,灵犀通微光闪烁,夹杂着生硬的手势与词汇,完成着一笔笔交易。
角落一桌,几名风尘仆仆的外界修士谈兴正浓,声音洪亮,引得周围天堑修士纷纷侧耳。
“老子这回可真开了眼!”
一虬髯大汉猛灌一口茶,将杯底砸得哐当响,
“你们这儿打生打死才抠点材料换些丹药!
在咱们镇北县,‘丹盟直供’铺子满街都是!
上好的回气散,就这个数 ——”
他做出一个手势,“八块下品灵石!童叟无欺!”
邻桌一位天堑修士手一抖,茶水溅出。
其同伴失声低呼:“八块?王城黑市没三十块根本拿不下,还时常断货!”
虬髯汉得意咧嘴:“这算啥?你们见过凌晨满大街亮着符文等客的‘风行客车’吗?
见过刷一下灵犀通就能进,连看守长老都没有的修炼室吗?”
他比划着,“咱们那儿,就讲究个方便!”
一旁看似文静的年轻外界修士接口,语气带着自然的炫耀:
“几位道友可尝过‘火锅’?”
见众人茫然,他更来劲了:
“黑龙台赵胥赵指挥使知道吧?
卡在元婴境几百年,前段时间,镇妖军招待了两顿火锅,当晚便突破了!”
“哗 ——” 茶楼瞬间炸开锅。
瓶颈松动?突破?仅凭吃喝?
“道… 道友,此话当真?” 一天堑老修士声音发颤。
“岂能有假?” 年轻修士扬起下巴,“在神州,这不算稀奇。
天劫知道吗?真正的金丹天劫!成功渡劫,根基稳固无比!
那才叫修仙盛世!哪像……”
他话止住,但未尽之意清晰无比。
虬髯汉嘿嘿一笑,压低声音却更显诱惑:
“再说这灵犀通,可不止传讯,到了界外大城,它就是身份凭证、钱袋子、通行令!
一刷,万事搞定。哪像这儿,进个城都得盘查半天,麻烦!”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描绘着一个流光溢彩、便捷富足、充满无限可能的神州。
那寻常的语气与天堑修士脸上的震惊向往,形成刺眼对比。
茶楼内先前讨论妖丹矿脉的热情荡然无存,一种无声的躁动在弥漫。
终于,一名年轻的天堑修士猛地站起,脸色涨红。
他不再看外界修士,而是对着同伴,声音响彻茶楼:
“听见了吗!外界有天劫!有无数免费功法!”
他转向虚空,更像是在向整个王廷呐喊:“镇渊城为何还封锁出口?!
只许他们进来见识我们的窘迫,不许我们出去见识真正的天地?!
这是何道理!”
“对!凭什么!”
“我们要出去!”
“王廷必须给个说法!”
压抑的渴望被彻底点燃,呼声如洪水决堤。
消息如野火般蔓延,不止于市井,更通过灵犀网络迅速传遍各七十二城。
铁克城铁岩、青木城木清霜早已前往界外,消息也渐渐传出。
其身边人证实了传闻非虚,甚至王廷内部流出的些许信息也间接佐证了一切。
界内修士对神州的向往之心再难压抑,要求放开镇渊城封锁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从民间清议直达天听,成了姬允案头最急迫的奏报。
面对这汹涌民意,姬允知时机已至。
他直接动用了万里传讯符(毕竟灵犀通尚无法传递影像),
一道光幕在静室中展开,映出陈飞的身影 ——
一袭青衫,闲适地坐于雅室,手捧灵茶,仿佛候客多时。
“殿下,” 陈飞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可是为镇渊城而来?”
他似已全然洞悉姬允的来意。
姬允端坐案后,面色沉静,开门见山:
“少帅想必已知晓王廷舆情。民心所向,堵不如疏。
镇渊城的封锁,该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