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渭南伯府的庭院里还残留着夜露的湿意,裴安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他披衣起身,刚走出房门,就见亲兵统领浑身是汗地跑过来,手里攥着一份名单,脸色凝重得吓人。
“将军!昨夜按您的吩咐封锁府门后,共抓获 12 名试图翻墙外出通风报信的下人丫鬟,还有 6 名乔装成杂役想偷进府的人!” 亲兵统领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显然是忙了一整夜,“那名传递消息的刘三,审了半宿也只肯说自己是奉命传信,不知道上头是谁,也不清楚‘原计划’的具体内容。这 18 人我们已经连夜移交给百骑司了。”
裴安的眉头皱得更紧:“还有别的情况吗?府里的护卫有没有异常?”
“有!” 亲兵统领低下头,语气带着几分沉痛,“夜里巡逻时,发现 6 名护卫形迹可疑,正要盘问,他们就拔刀反抗。打斗中,咱们牺牲了 8 名公主府派来的府卫,4 名可疑护卫被当场斩杀,剩下 2 名重伤被擒,现在已经关在柴房,只等您发落。”
“8 名府卫……” 裴安心里一沉,那些府卫都是高阳精心挑选的精锐,忠心耿耿,却为了保护他的家人牺牲了,这份恩情,他记在心里。“厚葬牺牲的府卫,家属的抚恤加倍,亲自送去他们家中,告诉他们,我裴安欠他们一条命。”
“是!” 亲兵统领躬身领命。
裴安走到庭院中央,看着天边渐渐泛起的鱼肚白,心里清楚 —— 崔家和魏王绝不会善罢甘休,昨夜的抓捕只是开始,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他转身对亲兵统领说:“召集府里剩下的所有护卫,在庭院集合,我有话要说。”
不多时,数十名护卫整齐地站在庭院里,虽然脸上带着疲惫,眼神却依旧坚定。裴安走上前,目光扫过众人:“昨夜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府里的卧底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我要带家眷去公主府暂避,这里就交给你们。守住府门,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若有异常,立即联系百骑司或左金吾卫。”
护卫们齐声应道:“属下遵令!”
裴安回到内院,云儿、夏荷、月儿和绿萼已经起身,正站在廊下等着他。看到裴安,云儿快步上前,担忧地问:“裴郎,外面出什么事了?昨夜我听到打斗声……”
“没什么大事,” 裴安握住云儿的手,语气尽量轻松,“只是抓了几个不安分的下人,现在已经没事了。” 他没有告诉她们府卫牺牲的事,怕她们担心。“接下来几天可能会有些乱,我带你们去公主府暂住,有高阳在,那里安全。”
夏荷和月儿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她们知道裴安这么做是为了保护她们。绿萼则走到裴安面前,低下头,语气带着几分愧疚:“将军,都是因为我,才让府里出了这么多事,还牺牲了这么多护卫……”
裴安轻轻拍了拍绿萼的肩膀:“不关你的事,你能坦白真相,已经帮了我大忙。以后别想这些了,好好跟着云儿她们,保护好自己。”
收拾好简单的行李,裴安带着四女,在护卫的护送下前往公主府。马车里,绿萼靠在角落,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里满是复杂 —— 她曾经是崔家和魏王的棋子,如今却要躲在公主府避难,还要靠裴安保护,这份落差让她既愧疚又庆幸。
到了公主府,高阳早已在门口等候。看到裴安和四女,她快步上前,拉着云儿的手笑道:“云儿姐姐,你们来了就好,我已经让人收拾好了院子,保证住得舒服。” 她看向裴安,眼神里带着询问,裴安微微点头,示意她放心。
安顿好四女,裴安不敢耽搁,立即骑马前往太极宫。御书房里,李世民正对着地图发呆,看到裴安进来,连忙问道:“裴安,府里的情况怎么样了?昨夜百骑司送来消息,说你抓了不少卧底?”
裴安躬身行礼,将昨夜的抓捕情况、府卫牺牲的事,还有绿萼坦白的 “魏王与清河崔氏勾结,意图借太子谋反上位” 的真相,一五一十地汇报给李世民。
“孽子!” 李世民猛地一拍桌子,案几上的茶杯都震得嗡嗡作响,“朕还以为李泰只是争强好胜,没想到他竟然勾结世家,算计自己的兄弟!还有崔家,一次次挑战朕的底线,真当朕不敢动他们吗?”
裴安连忙劝道:“陛下息怒,如今当务之急是应对今日的东宫赏花大会。太子谋反的计划还在进行,魏王虽称病不参加,却未必会安分,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你说得对。朕已经让程咬金和李绩暗中调集北门禁军,在东宫附近埋伏。你带百名左金吾卫,以‘献花’为名进入东宫,贴身保护朕的安全。只要太子敢动手,咱们就将计就计,一网打尽!”
“臣遵旨!” 裴安躬身领旨,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 —— 有李世民的部署,还有程咬金、李绩的禁军,太子的谋反计划,大概率会失败。
辰时末,东宫门前已是车水马龙。文武百官身着朝服,带着贺礼前来参加赏花大会,东宫的侍卫们分列两侧,看似恭敬,眼神里却藏着几分紧张。裴安带着百名左金吾卫,每人手捧一束精心挑选的牡丹,浩浩荡荡地走到门口。
“裴将军,陛下有旨,让您带卫队入内献花。” 东宫的侍卫长显然收到了通知,不敢阻拦,连忙放行。裴安带着卫队走进东宫,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四周 —— 东宫的角落里,藏着不少手持兵器的卫率,显然是太子安排的死士。
不多时,李世民在百名玄甲军的护卫下抵达。他身着明黄色龙袍,神色平静,仿佛只是来参加一场普通的赏花宴,丝毫没有察觉危险。魏王李泰果然没来,只派了下人送来几箱礼品,说是 “偶感风寒,不便前来,望陛下与太子恕罪”。
赏花大会在东宫的花园举行,园子里摆满了各色花卉,牡丹、芍药、月季竞相开放,香气扑鼻。文官们围坐在石桌旁,一边赏花,一边吟诗作对,气氛看似热闹,却透着一股压抑的平静。
“裴将军,听闻你才思敏捷,不如也作一首诗,助助雅兴?” 一名文官笑着提议,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裴安看向坐在李世民身边的高阳,她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眼神里满是鼓励。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既然诸位大人盛情难却,那我就献丑了,这首《赠高阳》,献给公主。”
他顿了顿,声音清晰地传遍花园:
“灼灼牡丹映日红,嫣然一笑醉春风。
蕙质兰心藏锦绣,柔情侠骨胜英雄。
伴君共赏庭前月,随我同观塞上峰。
愿得此生长相守,不负深情不负功。”
诗刚念完,花园里顿时响起一片喝彩声。高阳更是激动得站起身,快步走到裴安身边,不顾众人的目光,踮起脚尖,在裴安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声音带着几分哽咽:“裴安,这首诗,我喜欢。”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一幕,脸上露出笑容,心里却已有了决断。他站起身,朗声道:“诸位爱卿,裴安文武双全,对朕忠心耿耿,又与高阳情投意合。朕决定,招裴安为高阳驸马,择日完婚!”
“陛下不可!” 一名老臣立即站出来反对,“裴安已有妻室,按大唐律令,驸马不得纳妾,更不能有原配夫人!此举不合礼制,还望陛下三思!”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是啊,陛下,礼制不可乱!裴将军虽有才华,却已有家室,若招为驸马,恐遭天下人非议!”
李世民脸色一沉,语气坚定:“礼制是死的,人是活的!裴安的原配云儿,性情温婉,持家有道,可称‘夫人’;小妾夏荷,安分守己,仍为小妾。高阳身为公主,不计较名分,愿与她们共处,这有何不可?朕意已决,无需再议!”
大臣们还想再劝,却见太子李承乾突然走上赏花台,脸色铁青,眼神疯狂,手里还握着一把匕首。“都闭嘴!父王!你偏心李泰,妄图废我太子之位,如今还要不顾礼制招裴安为驸马,眼里还有我这个太子吗?还有大唐的律法吗?”
李世民皱起眉:“承乾,你胡闹什么?快把匕首放下!”
“放下?” 李承乾冷笑一声,猛地挥手,“来人!把这些乱臣贼子和这个偏心的父王都给我围起来!”
话音刚落,东宫的卫率和死士们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手持兵器,将李世民和大臣们团团围住。花园里顿时乱作一团,文官们吓得脸色发白,纷纷躲到侍卫身后。
“李承乾,你竟敢谋反!” 李世民气得浑身发抖,却依旧保持着镇定,“你以为凭这些人,就能困住朕吗?”
“困不住又如何?” 李承乾的眼神里满是绝望,“我得不到的东西,李泰也别想得到!今天,咱们就同归于尽!”
就在这危急时刻,花园外突然传来一阵震天的呐喊声,程咬金带着禁军冲了进来,手持长槊,对着东宫卫率吼道:“反贼李承乾,竟敢谋害陛下,还不束手就擒!”
禁军们训练有素,很快就与东宫卫率展开厮杀。玄甲军也护着李世民和大臣们往后退,裴安则手持横刀,挡在最前面,斩杀冲上来的死士。花园里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鲜血溅在盛开的牡丹上,显得格外刺眼。
没过多久,东宫卫率就被禁军击溃,死的死,降的降。李承乾看着眼前的惨状,知道自己大势已去,想要拔刀自刎,却被裴安一脚踢掉匕首,当场擒住。
“陛下!臣有罪!” 李承乾被按在地上,对着李世民磕头,“臣一时糊涂,被侯君集等人蛊惑,才犯下如此大错,求陛下饶命!”
李世民看着他,眼神里满是失望和痛苦:“朕当初立你为太子,对你寄予厚望,你却如此不争气,勾结大臣,意图弑君…… 朕饶不了你!”
就在这时,一名重伤的死士突然从地上爬起来,手里握着一把短刀,趁着众人不注意,朝着李世民扑了过去:“陛下!臣为太子尽忠!”
“陛下小心!” 裴安眼疾手快,一把推开李世民,自己则迎了上去,横刀一挥,将死士斩杀。死士的鲜血溅在裴安的官服上,他却顾不上擦拭,连忙扶起李世民:“陛下,您没事吧?”
李世民看着裴安,心里满是感动:“裴安,又多亏了你。若是没有你,朕今日恐怕真的要栽在这个孽子手里。”
赏花大会的变故很快平息。李承乾被废黜太子之位,流放黔州;侯君集、杜荷等参与谋反的大臣,被左金吾卫和左领军卫当场抓获,随后押赴刑场斩首;那些被裹挟的东宫卫率,念在他们是被迫参与,从轻发落,贬为庶民,流放边疆。
而魏王李泰,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太子的谋反,却因与崔氏勾结,意图借太子谋反上位,被李世民降为东莱郡王,发配到封地,永远不得返回长安,彻底失去了争夺皇位的机会。
处理完这一切,李世民坐在御书房里,看着窗外的夕阳,心里满是疲惫。裴安站在一旁,轻声说:“陛下,如今太子被废,魏王被流放,朝堂的动荡总算是平息了。崔家虽然还没彻底铲除,但他们的计划破产,短时间内应该不敢再轻举妄动。”
李世民点了点头,看向裴安,眼神里满是欣慰:“裴安,这次多亏了你。若不是你及时发现内鬼,揭穿魏王和崔家的阴谋,又在赏花大会上救了朕,后果不堪设想。你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跟朕说。”
裴安躬身道:“陛下,臣不求赏赐,只求陛下能善待我的家人,让她们平安顺遂。另外,臣希望陛下能加强对关东世家的管控,防止他们再兴风作浪,危害大唐的安稳。”
李世民笑了笑:“你的要求,朕都答应。你的家人,朕会派人保护;关东世家,朕也会让百骑司和金吾卫密切监视,绝不让他们再有机可乘。至于你和高阳的婚事,朕会让礼部尽快筹备,给你们办一场隆重的婚礼。”
裴安躬身谢道:“谢陛下恩典!”
走出御书房,夕阳的余晖洒在裴安身上,温暖而明亮。他抬头望着天空,心里满是踏实 —— 太子谋反被平,魏王失势,家人安全,他不仅守住了大唐的安稳,也守住了自己在乎的人。
远处的公主府里,云儿、夏荷、月儿、绿萼和高阳正站在庭院里,等着他回来。看到裴安的身影,她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快步迎了上去。裴安张开双臂,将她们拥入怀中,心里暗暗发誓:从今以后,他会更加努力,守护好这个家,守护好大唐,不让任何人再伤害他在乎的人。
贞观十七春的这场风波,终于落下了帷幕。朝堂恢复了平静,而裴安的人生,也迎来了新的篇章 —— 他不仅是大唐的左金吾卫将军,更是高阳公主的驸马,未来的日子里,他将以新的身份,继续守护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和他深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