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江把青布衫的衣领子往上提了提。
城门口的玄铁旗杆上,玄鼎龙纹旗被风刮得猎猎响。
旗角绣着的火焰纹路歪歪扭扭,像是拿烧火棍蘸了血涂的。他记得真正的玄鼎旗,龙目是用南海明珠嵌的,火焰纹路里藏着前朝秘文。
客官住店?茶棚老板擦着桌子,眼神往他腰间扫。
陆江摸出枚铜板推过去,老板手一缩:玄鼎义军说了,今日起不收铜子,只收粮票。
旁边蹲坐着的老妇攥紧了菜篮:昨儿换的粮票,买半升米要交三张。她掀开篮布,露出几根蔫黄瓜,我家小孙儿病了,想换点药......
老板嗤笑,义军药房的药,得拿银钱加粮票换。
刘砚秋的手指在袖中捏紧。
她今日扮作走方郎中,药箱里装着真药材,可这城里的义军药房,她上午去过,柜台摆的是晒干的狗尾巴草,说是玄鼎神草,治个头疼要收五两银子。
去义学看看。陆江低声道。
义学门口挂着玄鼎遗孤学堂的木牌,窗纸破了洞,几个孩童挤在漏风的屋里,先生正用戒尺敲桌子:背!
玄鼎真主爱吃烤红薯,玄鼎义军替天行道......
刘砚秋突然开口。
先生抬头,见她挎着药箱,皱眉道:你谁啊?
她掀开药箱,取出半块碎玉。这是青囊先生传给她的,刻着医家九针图。替人看诊。她走到先生案前,扫过桌上的《玄鼎神典》。
封皮是新染的靛蓝色,龙纹烫金歪了半寸。
翻开内页,第一行写着玄鼎太祖曰:每日三顿红烧肉。真正的《玄鼎神典》,开篇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其实这种思想在《吕氏春秋》就有了,很有先进性。
刘砚秋指尖蘸了点随身携带的药粉,在红烧肉三个字上轻轻一按。
药粉遇热会显影,是她特制的标记。
先生这书,借我瞧瞧?她笑着递出一吊钱。
先生眼睛亮了,把书塞给她:看完送回城主府后堂,张统领收着的。
入夜。
柳如烟的身影贴着屋檐掠过,像片被风吹起的纸。
她腰间别着七枚青铜钉,每走七步便往瓦缝里一插。这是影移阵的阵眼,能让守卫的视线跟着虚影跑。
韩九渊蹲在井边,袖中倒出半袋白色粉末。梦魇香遇水即溶,三刻后发作,中者会看见最害怕的东西。
他抬头看了眼月亮,嘀咕:柳丫头要是误了时辰......
着什么急。屋顶传来轻笑,柳如烟的声音混在风声里,西厢房三个守卫,东院的狗被我用肉包子引到偏门了。
陆江站在城主府后堂窗外。
窗纸透出昏黄灯光,案上摆着那本《玄鼎神典》,封皮上的药粉正在显影。刘砚秋留的是字,墨迹泛着淡青色。
他推门进去时,张统领正搂着个小妾灌酒。哪来的......话没说完,陆江已扣住他手腕。
张统领想喊,却见对方掌心亮着玄鼎印记,龙纹在夜色里泛着微光。
玄......玄鼎真主?小妾瘫在地上。
陆江把《玄鼎神典》摔在桌上:这玩意儿谁写的?
是......是李师爷!张统领抖得像筛糠,他说您失踪十年,百姓早忘了真神典长啥样,随便编点段子就能骗粮骗钱......
院外突然传来惨叫。
梦魇香生效了。
守卫们举着刀互相砍杀,喊着山贼来了。
柳如烟的幻阵里,十几个虚影在廊下乱跑,真守卫追着虚影撞墙,额头撞出了血。
陆江拽着张统领上了城楼。
百姓被喊叫声惊醒,举着灯笼围过来。
月光下,陆江站在女墙边,掌心玄鼎印记大亮。
一道半透明的龙魂虚影从他背后升起,鳞片泛着冷光,龙尾扫过城楼,青瓦碎了一地。
你们拿我的名号做戏,也该谢幕了。他声音不大,却像敲在每个人心口。
张统领跪下:我招!
我招!
背后是......是金陵的陈员外,他给我们钱,让我们败坏玄鼎名声......
拉下去。陆江甩袖。
次日正午,张统领被绑在城门柱上。
陆江让人架起油锅,油花翻涌时,他举起玄鼎令:凡冒用玄鼎之名者,皆为叛逆。
百姓扔来烂菜叶,有个老妇哭着喊:我儿子被他们抓去当壮丁,说是替玄鼎打仗!
壮丁明天放回。陆江提高声音,粮票作废,多收的钱粮三日内退清。
义学换先生,教真《玄鼎神典》。
人群安静了片刻,突然爆发出欢呼。
有个小娃娃举着烤红薯挤到前面,正是前几日往宫墙里跑的那个,他踮脚把红薯往陆江手里塞:哥哥,吃!
刘砚秋笑着替陆江接过红薯。
她望着人群,低声道:民心回来了。
这棋局,才刚刚摆开。陆江望着远处。
当晚,柳如烟在客栈桌上展开一张请帖。
烫金的武林盟会四个字刺着眼睛,发请帖的是少林、武当、峨眉共邀。
三派突然联合办会?韩九渊眯起眼。
陆江摸着请帖边缘的暗纹,这是用毒针别住的,针上淬着无色无味的毒。
他把请帖推给刘砚秋:帮我收着。
窗外起了风,吹得烛火忽明忽暗。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