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消息的隔天余朗才从县里回来,他步履匆匆一见到人就抱了个满怀。
这几天有任务,他把小白也一块带上了,说要让它适应这种强度以后才不至于吓跑。
此刻的小白正亮晶晶地看着拥抱的两人。
“回来了,爷爷刚刚还念叨着你,正好饭点了给爷爷做几个菜去。”景忱任由他用下巴蹭着自己的发顶,指尖摩挲着垂在他胸前的围巾,这和上回他买给景忱的还是同款。
“我刚回来你就赶着我去干活。”余朗一脸不可置信地抓着他的肩膀和他面对面,眼中满是受伤。
“枉我任务结束一收到消息就马上赶回来,你都不让我多抱一会。”
景忱被他这眼神看得有些心虚,但还是镇定地掖了掖他的领口,“这不是你厨艺好嘛!而且我也饿了,就等你回来给我做好吃的呢!”
余朗嘴角微勾却又很快恢复,敛下的眼眸直视着他,“所以你只是想我做的饭了,一点也不想我。”
他微微叹了口气,拿过一旁的行李往里屋走,边走还边自言自语,“行吧,饭是我做的,想我做的饭就是想我。”
听着他那类似自我安慰的话和有些落寞的身影景忱嘴角不由抽了抽。
连看了全程的小白都觉得不可思议,这还是那个带着他闯了好几个窝点的余朗吗?
景忱没开口静静看着他表演,此时的余朗正弓着个身子在包里窸窸窣窣掏着东西。
景忱走近一看,就见他拿着一本类似手札的东西一言不发。
“干嘛呢你!”景忱哪里看不到他眼里的笑意,也乐得和他玩一玩。
“哎,这可是军事医学科学院的谢文院长特地寄过来的,里面都是他的一些笔记,想你用得上让我一定要给你。”
“不过你应该饿了,还是吃饭要紧。”
“行了啊你!”景忱被他那怨妇一样的语气打败,手肘碰了碰他的腰腹。
他承认他被那本手札吸引,当然更多地还是有点招架不住余朗这副样子。
“别装了,你就是吃定我心软。”他主动圈上他的脖颈,唇瓣在他下颌轻轻贴了下。
下一秒就被余朗顺势拉到床上,整个人坐在他怀里,轻笑声在耳边响起,“没办法,忱忱太可爱了。”
地里的作物都收得差不多了,大队长为了让念书的娃娃们都能考个好成绩,决定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冬天的柴火必须捡,大队长允许他们上半天工,记半个劳动力,剩下的时间留给他们复习。
甚至他还在大队部腾了间空屋子让他们能聚在一起互相交流。
大队长他们的做法无疑是给了知青们极大的鼓舞,他们也不用因为复习耽误了地里的活,没有了后顾之忧专心复习。
即使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但精神却异常亢奋,挨不住了就用冷水洗脸,冰得刺骨,困了就咬一口辣椒,辣得眼泪直流,身子也就暖了。
这段时间卫生站也忙,怕他们学习顾不上身体景忱特地让晓光和春草日日熬着姜茶。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是为了考试把身体搞垮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这一个月来,整个大队,除了呼啸的风雪,就是他们的背诵声,谈论声,声音不大,却带去了每个角落。
终于,考试那天到了。
天光未亮,知青点已经灯火通明,他们换上了自己最整洁体面的衣裳,反复检查着铅笔和准考证。
大队出了拖拉机送考生到考场,有自行车的人家,也拼命踩着脚踏送自家孩子,生怕晚了一点。
临行前,三太爷将还烫手的几个红鸡蛋塞进景忱手里,“这是好彩头,把这些都带上。”
他轻轻拍着景忱的肩膀,眼神和蔼,“有了这红鸡蛋护体,啥难题都做得出来,爷爷在家里等你的好信儿!”
感受着手里红鸡蛋的温度,景忱只觉心里也暖得紧。
他昂了昂下巴,一脸自信,“爷您就等我好消息吧!”
十几公里的路上,到处是赶赴考场的考生,牛车,拖拉机,自行车,上面到处都是人。
路上颠得狠了他们也不忘抓紧复习,生怕漏了一个知识点。
考场安排在县城的一所中学,景忱到的时候门口已经聚了黑压压的一群人。除了考生,还有前来送考陪考的乡亲。
他们有点朝里边张望,一脸新奇,有的蹲靠在墙根下,抽着旱烟,安静地等待,还有的拉着人不停安抚,让他不要紧张。
余朗将三太爷给的红鸡蛋敲裂,剥开。
褪下染红了的外壳,白白嫩嫩的鸡蛋白露出来,“今个儿可不能只吃蛋白了,这一整个鸡蛋都得吃了,图个圆满。”
景忱接过鸡蛋啃了一口,乜了他一眼,“余团长你怎么回事,也搞迷信?”
“不是迷信。”看那眼神余朗只觉无奈,掐了下他鼓鼓囊囊的腮帮子,“我当然相信你,但这是给我的定心丸。”
“好吧。”景忱当然是逗他的,鸡蛋被他两口就吃了,蛋黄有些噎,他喝了好大一口水才顺下去。
“嗯,进去吧,考试快要开始了。”余朗将笔和准考证都给他拿好,理了理他的头发,“等你出来带你吃好吃的。”
“好。”
考场上有三十好几四十多的老知青也有十七八的小年轻,但此刻他们没有新老知青之分,也没有出身高低之别,他们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借着高考掌握自己的命运,见识更广阔的天地,出人头地。
考场并不暖和,他们写僵了就往手上哈一口气,搓一搓,一些考生的墨水瓶被冻住了,只能放到怀里暖化,整间屋子里氤氲着一团团白气,破旧的桌椅随着书写摇晃,却没能制止他们的行动。
试卷翻动的哗啦声,滚珠带动笔墨在纸上书写的沙沙声,还有他们如擂鼓般的心跳声,互相交织,奏出一曲华章。
历时两天的考试顺利结束,出了考场所有人脸上皆是轻松。
他们已经拼尽了全力,无论是好是坏都已经是这一个月努力交出的最满意答卷。
陪考的乡亲们一声招呼,迎他们回去吃刚下锅的饺子。
风雪依旧,但人生路长,不问分数,不探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