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外,广场上,日晷晷针的针影缓缓移动,越过申时四刻的刻度。
一队五人的太监队伍顶着太阳,快步穿过广场。
队伍行到紫宸殿门前,当先领头一人在太阳下的影子正正好映入殿门内。
紫宸殿内,见到映入殿内的影子,司徒宣的目光迅速上抬。
下一瞬,见到轻声跨过门槛走进殿内的影子主人,司徒宣眼睛微微一亮又迅速隐去,随后转过头,再次看向殿内正中御案。
御案后,早察觉到苏怀安一行人的司徒辰,手中的朱笔不停,待苏怀安领着身后两个捧着锦匣的小太监走进殿内跪地行礼,朱笔红色的墨迹正好在奏折上落下最后一个字。
合上奏折,叫了起,司徒辰在苏怀安的不着痕迹的视线注视中,瞥了一眼坐在御案下侧的司徒宣。
苏怀安当即会意,侧身对司徒宣俯身笑道,“小殿下,贾公子让奴婢给带了一份回礼,东西已经让穆和他们送往小殿下宫中了。”
“有劳苏公公。”
司徒宣带着婴儿肥的小脸上的神情与御案后神色冷峻的司徒辰八分相似,但在出口的稚嫩童音下,却显出一分可爱来。
“后面的功课记得补上。”
司徒辰将合上的奏折放到御案一侧,冷冽的声音紧随在童音之后。
“是。”司徒宣从书案后起身,侧身面向司徒辰恭敬一礼,“儿臣告退。”
广场上,日晷晷针的针影再次往前挪动了一个刻度。
十来个太监宫女,护送着司徒宣从广场上经过,踏上一侧的走道渐渐远去。
在司徒宣一行人走远的同时,一道道身影无声地从紫宸殿殿门内退出,分立在殿外两侧的廊下。
穿过殿门投入殿中的阳光一点点消失,高大的殿门合上,殿内只剩下司徒辰与苏怀安两人,之前进殿时跟在苏怀安身后的两个小太监手中的锦匣也出现在冤案上。
“小公子的身体,奴婢瞧着好了许多……今日云香寺的两位姑姑也过去了,两位姑姑经验丰富……张小少爷现下瞧着已与足月出生的孩子相差不多……陶公子面上的气色也好了不少,奴婢过去的时候已经能下床……听闻……但……陶公子面上的神色……”
变得空旷的殿中,苏怀安垂首将在乐山村的所见所闻一一道出。
御案后,听着苏怀安的叙述,司徒辰的面容隐入殿门闭合后昏暗的光线中,模糊不清,看不出任何神色。
*
津海府。
申时刚过了大半,距离酉时还有一段时间。
津海城外的庄子上,各家各户的男女老幼都在田地中劳作着。
众人忙着手中的活计,没有一人发现,一道人影悄无声息的闪身跃入庄子靠近山脚的宅院中。
“这是!”
院子内,看着龙影卫双手呈上的荷包,杨善永面色一变,猛地从座位上起身,快速上前,伸手拿过荷包。
齐怀宁的荷包!
“属下与丁亥今日在官道上见到了一辆马车,马车上挂着隐着龙影卫图案的双色络子。车上驾车的车夫有两人,是居住在虞城附近的山民,受齐公公所托将荷包带出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