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的寒风卷着雪籽,打在福来酒楼的门板上噼啪作响,可酒楼门口却异常热闹——牛大海亲自站在摊位前,扯着嗓子吆喝:“平价粮油,大米五文一斤,青菜两文一把!比晚星杂货铺便宜三成,不买就是亏!”
摊位前堆着几袋鼓鼓囊囊的大米,旁边的竹筐里装着青菜,表面看和晚星杂货铺的货品没什么差别,不少路过的百姓被“低价”吸引,围了上来。“牛掌柜,你这大米真跟晚星杂货铺的一样好?”有位老人不太放心地问。牛大海拍着胸脯保证:“那当然!都是新米,煮出来一样香,就是我薄利多销,才卖这么便宜!”
听他这么说,不少百姓开始掏钱购买。有人买了十斤大米,有人买了几把青菜,不到一个时辰,摊位上的粮油就卖出去大半。牛大海看着手里的铜钱,心里得意极了——他就不信,百姓不图便宜,余晚星的杂货铺这次肯定要被他抢了生意!
可他没料到,麻烦很快就来了。当天下午,就有几位买了大米的百姓怒气冲冲地回到酒楼:“牛大海,你卖的是什么破米!里面全是沙子和碎米,煮出来还有股霉味,根本没法吃!”说着,就把煮好的米饭摔在摊位上。米饭里果然混着不少沙子,颜色也发暗,和晚星杂货铺的灵泉大米差远了。
牛大海脸色一变,连忙辩解:“可能是这批米有点受潮,我给你们换一袋就是了!”可换了一袋米,百姓回家煮了还是一样——原来,为了压低成本,牛大海买的都是存放了好几年的陈粮,还掺了不少沙子和碎米,只是表面铺了一层新米,看起来像那么回事。
更让百姓生气的是青菜。有位主妇买了青菜回家,洗的时候发现里面全是烂叶和虫子,气得直接把青菜扔回了酒楼:“你这是骗人!两文钱也是钱,你怎么能卖这么差的青菜!”越来越多的百姓发现上当,纷纷来酒楼退钱,还有人嚷嚷着要去县衙告牛大海“欺客”。
牛大海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给大家退钱,心里却把余晚星恨得牙痒痒——要不是余晚星的杂货铺卖好粮油,他也不用靠劣质品低价竞争!退完钱后,摊位前再也没人光顾,剩下的粮油堆在那里,风吹日晒,很快就发了霉。
消息传到晚星杂货铺,余晚星正在教许伟盘点库存。听伙计说了事情的经过,她只是淡淡一笑:“咱们做买卖,靠的是品质和诚信,不是低价。百姓心里都有杆秤,好东西自然有人买。”果然,第二天一早,杂货铺门口又排起了长队,不少百姓还特意说:“还是你家的粮油好,虽然贵一点,但吃得放心!”
牛大海的低价粮油不仅没抢走客人,反而让晚星杂货铺的口碑更好了。掌柜老李笑着说:“余姑娘,这牛大海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现在大家都知道,他卖的是劣质品,再也没人去他那儿买东西了!”
可余晚星没注意到,牛大海并没有就此放弃。他坐在空荡荡的酒楼里,看着晚星杂货铺门口的长队,对管家说:“粮油比不过她,我就不信别的也比不过!你去打听打听,她的草本皂是怎么做的,还有没有其他日用品,咱们也做,卖得比她还便宜,我就不信抢不过她!”
管家犹豫道:“掌柜的,之前模仿草本皂失败了,这次……”
“失败了也要试!”牛大海打断他,眼神阴鸷,“我就不信,她余晚星能一直这么顺!你赶紧去查,要是能做出比她好的日用品,我给你加赏钱!”
管家不敢反驳,只能点头应下:“掌柜的放心,我这就去查!”
此时的余晚星,还在忙着准备腊月的促销活动,计划推出“粮油+草本皂”的优惠套餐,让百姓过年能买到实惠的好东西。她丝毫没察觉到,牛大海已经把主意再次打到了杂货铺的日用品上,一场针对草本皂和其他日用品的模仿与低价竞争,正在悄然酝酿。要是牛大海真的推出劣质日用品冲击市场,虽然未必能影响杂货铺的口碑,却可能让不明真相的百姓蒙受损失,甚至对杂货铺的货品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