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对此表现出的不屑与漠然,反而正中佐助下怀,省去了他不少麻烦和心思。
(佐助\/钟明内心:长门不来最好。他要是真对我产生浓厚兴趣,亲自跑来‘请教’或者‘观察’,那才叫灾难。他本体所在的位置,估计时刻都在宇智波带土和黑绝的监控之下。长门一动,那两个藏在阴沟里的老狐狸肯定会立刻把目光打到我身上,到时候我想低调都难,怕是立刻就要进入他们的‘重点关注名单’,那才真是寸步难行,随时可能被清理掉。)
相比之下,小南的来访虽然频繁了些,但反而显得不那么突兀和引人怀疑。
(佐助\/钟明内心:小南经常在雨之国境内利用式纸之翼飞行,巡视各地,处理事务,这是她作为‘天使’的常态工作。她飞来飞去,在哪个村子停留,和什么人接触,大家早就习惯了。她来找我这个‘有点见识的流浪药师’聊聊天,打听些消息,或者探讨些问题,在外人看来,顶多算是她工作的一部分,或者是她个人的一点兴趣,不会引起过多的联想和警惕。)
这样一来,佐助既能通过小南这条相对安全的渠道,了解晓组织内部的一些动向,甚至施加一些微弱的影响,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引起带土和黑绝的警觉,可谓是在危险的钢丝上,找到了一个暂时还算稳妥的平衡点。他乐得维持这种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接触的增多,小南对这位神秘“药师”的观感,从最初的警惕、探究,逐渐转变为发自内心的佩服。
她发现,佐助(或者说他展现出的智慧)所拥有的眼界之开阔,对忍界格局与历史脉络的洞察之深刻,分析问题的角度之独特刁钻,以及那份仿佛信手拈来、却总能切中要害的广博知识,都远远超乎她的想象。许多困扰她许久、甚至让长门也感到棘手的难题,到了他这里,往往能被他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抽丝剥茧,给出极具启发性的见解或可行的解决思路。
久而久之,遇到难以决断的事务,或是思考组织未来的方向时,小南养成了习惯,总会不自觉地来到这间偏僻的茶棚小屋,与佐助商议。她会将遇到的困境、掌握的情报、乃至内心的困惑,坦诚地告知佐助,听取他的分析。
佐助虽然总是摆出一副“我只是个普通药师,随便说说,你们自己掂量”的疏离姿态,但给出的建议却往往能直指核心。他从不试图强行说服,而是引导小南自己去思考各种可能性与后果。
在这种持续的交流中,两人的关系变得颇为微妙。小南视他为可以信赖的智囊与导师,从他那里汲取着超越忍术的力量——智慧与格局;而在佐助这边,虽然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距离,但面对小南的真诚与信赖,也很难完全硬起心肠,或多或少会给予一些不触及自身核心秘密的指引。
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超越寻常合作、近乎亦师亦友的默契与融洽。在这阴雨连绵的国度,这间简陋的小屋,仿佛成了小南能够暂时卸下“天使”重担、寻求精神指引与片刻宁静的避风港。而佐助,也在这种互动中,以一种相对安全的方式,悄然影响着晓组织内部一位核心人物的思维与决策。
小南凝视着窗外连绵的阴雨,眉宇间笼罩着化不开的忧愁,她轻声向佐助提出了那个最根本的问题:“先生,这个国家……一直在哭泣。您有什么办法,可以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吗?”
佐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南姐,你们平时,都是怎么应对这种情况的?”
小南叹了口气,语气带着一种无奈的惯性:“我们会购买大量的粮食,分发给那些最贫困的民众。不然的话……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在饥寒交迫中悄无声息地死去。”
佐助抓住了关键点,继续追问:“购买粮食的钱,从哪里来?”
小南回答得理所当然,甚至带着点对某个同伴能力的依赖:“角都。他负责管理组织的财务,总能弄到钱。”
佐助闻言,差点笑出声,连忙用咳嗽掩饰过去。
(佐助\/钟明内心:好家伙!合着角都那个守财奴,在你们这儿就是个无限提款的冤大头啊!他要是知道你们把他辛辛苦苦……好吧,可能也不那么辛苦,但总之是他弄来的钱,就这么大把大把地撒出去,怕不是要气得地怨虞暴走,当场表演一个心脏骤停!)
他收敛心神,正色道:“南姐,你们这样下去,是绝对不行的。”他先点明后果,“咱们先不说角都知道这事后会不会气得叛逃……就说你们买粮食直接发给贫民这个做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小南闻言,脸上露出不解甚至有些被冒犯的神情:“为什么?难道要我们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吗?”
“当然不是见死不救。”佐助耐心解释,“但‘救急不救穷’是自古以来的道理。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不需要付出任何劳动,就能轻易获得食物,长此以往,谁还愿意去辛苦劳作?你们这是在无形中扼杀他们自救的动力,培养惰性。暂时的救济能救命,但无休止的施舍,只会养出更多的依赖者和懒汉。”
他进一步指出这种模式的不可持续性:“而且,你们这样花钱买粮,完全是个无底洞。角都就算有通天的本事,又能支撑多久?一旦资金链断裂,引发的反弹和混乱会更加可怕。”
最后,他给出了核心建议:“所以啊,问题的关键,不是一直给他们鱼,而是要教会他们钓鱼,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
小南听到“自食其力”,脸上浮现出深深的无力感,她摇了摇头:“自食其力……谈何容易啊。先生您也看到了,雨之国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一直不高;阴湿的气候也不利于许多药材的生长;道路因为常年雨水而泥泞不堪,大型商队很少愿意进来,物资流通极其困难……我们不是没想过办法,但现实的条件,实在太苛刻了。”
她列举的,都是摆在眼前的、残酷的现实困境。
佐助回想起不少同人作品中针对雨之国困境提出的脑洞方案,结合现实考量,觉得其中一些确实有可行性。他看向依旧愁眉不展的小南,引导性地问道:
“南姐,你仔细想想,你们雨之国,难道就真的没有一点自己的优势吗?不要总盯着劣势看。”
小南蹙眉思索了片刻,最终还是无奈地摇头:“好像……真的没有。土地贫瘠,农业不行;气候潮湿,许多手工业原料易受潮变质;道路难行,商业凋敝;忍者方面,除了我们……士农工商,几乎都行不通。”
佐助见她确实陷入了思维定式,便不再卖关子,直接点明:“水啊,南姐!”他抬手指向窗外那仿佛永无止境的雨幕,“你们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水资源!这难道不是最大的优势吗?”
看着小南若有所悟却又尚未完全理解的眼神,他详细阐述起来:
“首先,可以利用雨之国常年降雨、河网(哪怕是泥泞的)相对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可以人工挖掘、疏浚出更大更规范的湖泊或河道,建立规模化的养殖场,专门养殖鱼类、贝类或者其他适合的水生生物。这不仅能直接提供食物,减少对外部粮食的依赖,更能形成产业,带动经济。”
他的话语带着构建蓝图的热情:“想想看,一旦形成规模,就可以创建一条完整的渔产加工产业链——从捕捞、保鲜运输,到深加工,制作成鱼干、鱼罐头、甚至是鱼露这类耐储存、附加值更高的副产品,最后建立起对内外销售的渠道网络。这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能带来多少收入?”
接着,他指出了另一个被忽略的、近乎“捧着金饭碗讨饭”的优势:
“而且,你们雨之国紧挨着谁?风之国!那可是全忍界出了名的干旱缺水之国!他们视若珍宝的东西,在你们这里几乎唾手可得!”他的语气带着一种“暴殄天物”的感慨,“你们完全可以想办法,将洁净的淡水作为商品卖给他们!或者,更进一步,与风之国合作,由他们出资金和技术,你们提供水源和路径,共同开凿一条连接两国的运河!这不仅能让你们获得稳定的收入,还能极大地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和交流,盘活雨之国死气沉沉的经济!”
这一连串基于“水优势”的构想,如同在小南面前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让她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可能性。她那双紫色的眼眸,随着佐助的讲述,一点点亮了起来。原来,一直被他们视为困扰和负担的连绵阴雨,竟然蕴含着如此巨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