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灶台的烟囱刚冒起第一缕青烟,胡同口就停了辆黑色保姆车,车窗降下时,露出张戴着墨镜的熟脸——是拍过《食神争霸》的导演星爷。他踩着双布鞋往院里走,裤脚还沾着点泥,看见炎昭正往灶膛里添柴,突然拍手笑:“就是这股烟火气!我要找的主角,就该长这样!”
炎耀正用竹筛晒新收的桂花,闻言直起腰,竹筛里的金黄花瓣簌簌往下掉:“星爷?您来是……”话没说完,就被星哥拽着胳膊往灶台前推,他指着铁锅里咕嘟冒泡的酸梅汤:“我新电影叫《灶王传》,讲的就是老灶台走出的食神,你俩这经历,简直是现成的剧本!”
院里的老食客们瞬间炸开了锅。老张举着搪瓷缸子喊:“星爷!让俺们客串个食客呗?不要钱,管饭就行!”李奶奶赶紧从里屋翻出本相册,里面是炎昭炎耀小时候围着灶台转的照片:“你看这俩娃,打小就跟锅碗瓢盆亲,演食神保准像!”
正说着,院门口又响起阵引擎声,辆越野车“嘎吱”停在台阶下,车门打开,穿着黑色唐装的龙哥大步走进来,身后跟着几个精壮的徒弟,个个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得震落了门楣上的蛛网:“龙家班,特来请两位师傅出山!”
龙哥的手比铁铲还糙,握着炎昭的手时,力道大得像要把骨头捏碎:“我要拍部《新食神传奇》,里面有场三分钟刀工戏,得真功夫!你俩在世界大赛上切的笋丝,比机器还匀,这角色非你们莫属!”他掏出个烫金剧本,封面上“龙家班监制”五个字闪着光,“片酬好说,关键是让全世界看看,咱华夏厨师的功夫,比动作戏还精彩!”
这下轮到炎昭炎耀犯难了。炎昭挠着后脑勺,指尖还沾着炒糖色的焦痕:“龙哥,星哥,我们就会颠勺切菜,演戏……”话没说完就被星哥打断,他指着灶台上的醒狮酥:“演戏跟做菜一样!醒狮酥要捏出威风,演戏要演出精气神,都是把心里的东西往外掏!”
龙哥更直接,从徒弟手里接过把菜刀,“哐当”拍在案板上:“我教你们!打戏讲究‘稳准狠’,切菜不也一样?你看这萝卜花,刀要稳,角度要准,下刀要狠,不然切不出这层叠的瓣!”他说着耍了个刀花,菜刀在指尖转得像风火轮,最后稳稳落在萝卜上,“咔嚓”一声,一朵镂空的萝卜花就躺在案板上,引得满堂喝彩。
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到半天就传遍全网。#炎家兄弟要演食神了#的词条冲上热搜,下面吵成一团——“别去!好好做菜不行吗?”“星爷+龙哥,这配置稳了!”最逗的是个叫“灶台铁粉”的网友,发了张p图:炎昭炎耀穿着厨师服,背后却披着龙家班的披风,配文“从灶台到江湖,一把菜刀走天下”,点赞量蹭蹭过万。
老灶台的院子里,星哥和龙哥为了“谁的剧本更贴题”吵了起来。星哥举着《灶王传》的分镜:“得有烟火气!比如这段,主角用祖传的铁锅炖佛跳墙,炖出了过世奶奶的味道,多戳人!”龙哥立刻翻出《新食神传奇》的武打设计:“得有真功夫!你看这场戏,反派用分子料理作弊,主角用颠勺的力道震碎他的液氮装置,帅不帅!”
炎耀突然插了句:“要不……结合一下?”他指着院里的老灶台,“星爷的烟火气是根,龙哥的真功夫是劲,就像咱做的宫保鸡丁,得有鸡丁的嫩,也得有花生米的脆,才好吃。”
这话让俩大佬都愣住了。星爷摸着下巴笑:“这主意好!就叫《灶台江湖》,既有老灶台的暖,也有龙家班的飒!”龙哥立刻接话:“我来设计刀工戏!让炎昭演主角,用切姜丝的速度躲开暗器,这叫‘姜丝无影手’!”
正说得热闹,顾野带着剧组的人来了,听说要拍戏,立刻毛遂自荐:“我来演反派!就那个用西式料理装逼的富二代,最后被主角用一碗阳春面打醒,多带劲!”苏老板也提着戏服赶来:“给我留个角色!演个懂美食的贵妃,专门考较主角的手艺!”
小胖举着手机直播这盛况,镜头里,星爷在给炎昭讲戏,龙哥在教炎耀耍刀花,顾野和苏老板在旁边试戏服,老食客们围着看热闹,有人还拿着自家的铁锅喊:“用这个当道具!俺家这锅炖了二十年肉,有灵气!”直播间的人数突破百万,礼物刷得像雨点,有人留言:“这哪是拍戏?这分明是老灶台的欢乐颂!”
傍晚的灶膛里,松木柴烧得噼啪响。炎昭炎耀蹲在灶台前,看着星爷和龙哥在院里比划动作,突然相视而笑。炎昭往锅里扔了把青菜,“滋啦”一声腾起白烟:“不管拍不拍戏,这灶台的火不能灭。”炎耀往灶膛里添了块柴,火苗舔着锅底:“就像龙哥说的,真功夫不在戏里,在这口锅上——能把菜做好,才是咱的本分。”
星爷和龙哥听见这话,突然不吵了。星爷掏出笔,在剧本上添了句台词:“所谓食神,不是能耍多少花样,是能让吃的人,尝到日子的味。”龙哥则把那把耍过的菜刀递给炎昭:“拿着,拍戏时用它,切菜时也用它,记住,刀是死的,手是活的,心是热的,到哪都错不了。”
灶台上的酸梅汤熬好了,炎耀舀了几碗递给众人。清甜的酸里带着点烟火气,喝得星爷龙哥直咂嘴。院门外,夕阳把老灶台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个温暖的拥抱,裹着聚光灯的亮,也裹着松木柴的香。
小胖的直播间里,有人刷了条长评:“突然觉得,他们拍不拍戏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把老灶台的暖,把华夏美食的魂,用更热闹的方式讲给更多人听了。就像那碗酸梅汤,喝下去是甜的,记在心里是暖的。”下面跟着一片“说得对”,弹幕像条温暖的河,缓缓淌过屏幕,也淌过每个惦记着老灶台的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