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双酿日的约定与漫山银叶
秋意渐浓时,希望星的银叶花漫山遍野地开了,白得像落满了星尘。酿酒学院的学徒们扛着新酿的“双酿”酒坛往山顶去,林澈拎着两盏琉璃灯走在最前,星虚空背着个竹篓,里面装着刚摘的银叶花瓣——按雷蒙老爷子的嘱咐,新酒要浸过晨露花瓣才够清冽。
“慢点跑!别摔了酒坛!”林澈回头喊了句,看着几个小矮人族学徒抱着酒坛蹦蹦跳跳,琉璃灯的光在他们毛茸茸的头顶晃悠,像缀了串移动的星星。
星虚空笑着把竹篓往肩上提了提:“他们是急着去祭台,去年的‘初酿’开封时,老族长说尝到了奶奶的手艺呢。”
祭台在山顶的老槐树下,是块天然的青石,表面被岁月磨得光滑,边缘刻着模糊的星图。雷蒙老爷子已经带着族人在那等候,卡隆叔正往石桌上摆陶碗,每个碗边都摆着片新鲜的银叶花瓣。
“来了?”老爷子朝他们招手,手里摩挲着个旧酒葫芦,正是从山坡挖出来的那个,“快把新酒倒上,让小家伙们尝尝‘双酿’的味道。”
林澈刚拔开酒坛塞子,清甜的酒香就漫了开,混着山间的草木气,让人鼻尖发痒。星虚空拿起木勺舀酒,银叶花瓣顺着酒液滑进碗里,在灯光下浮浮沉沉,像落了片会发光的雪。
“这酒里有两种香。”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学徒捧着碗咂嘴,“前调是奶奶的温柔,后调是老爷子的硬朗,混在一起……像抱着暖炉看星星!”
众人都笑起来,老爷子却突然叹了口气,指着青石上的星图:“你们看这图,当年你奶奶和老爷子就是在这定的亲。那时候战事刚停,她背着坛自酿的果酒上山,他揣着块刚打磨好的星核石,就着月光喝了半宿,天亮时把这图刻在了石头上。”
林澈凑近看,星图边缘果然有行小字,是奶奶的笔迹:“银叶花开时,共饮此坛酒。”
“后来呢?”星虚空追问,手里的陶碗轻轻晃着。
“后来他去守边境,她就在山下酿酒,每年银叶花开,都往坛子里加新酒,说等他回来一起开封。”老爷子摸了摸酒葫芦,“可惜啊,他最后没能回来……这葫芦里的酒,还是她当年偷偷给他装的,说路上渴了能抿两口。”
山间的风突然静了,只有陶碗碰撞的轻响。林澈看着碗里的银叶花瓣,突然明白“双酿”的真正意思——不是两种酒的混合,是两个人的等待,隔着岁月酿在一起,苦里裹着甜,烈里藏着柔。
“今年的新酒,得埋在星图底下。”卡隆叔突然开口,手里拿着把小铲子,“按老规矩,等明年花开,让新来的学徒们挖出来,也算把故事传下去。”
学徒们立刻围过来,七手八脚地在青石旁挖坑。小矮人族的小家伙们用爪子刨土,虚空族的孩子伸出触须帮忙拂去浮尘,连最害羞的暗物质带学徒都蹲下来递工具,热闹得像群搬粮的蚂蚁。
林澈和星虚空合力把酒坛放进坑底,老爷子往坛口撒了把银叶花粉:“记着啊,酿酒的人,得先学会等。等花开,等酒熟,等一个或许永远不会来的人——但只要这坛酒还在,念想就断不了。”
覆土时,林澈摸出枚新做的黄铜徽章,上面刻着半朵银叶花,和之前那枚合在一起正好是完整的一朵,轻轻嵌在坛盖的凹槽里。“这样明年挖出来,就知道是咱们酿的。”
星虚空看着他指尖的徽章,突然笑了:“不如把你的‘星落’和我的‘虚空’也混一坛?”
“好啊。”林澈挑眉,“就用你藏在窖底的那坛百年陈酿,混我新收的晨露花蜜,名字就叫‘星空’。”
夜色渐深时,祭台的火光映着满山银叶花,像铺了条通往过去的路。学徒们围着篝火唱歌,老爷子抱着酒葫芦打盹,卡隆叔在给孩子们讲奶奶当年如何用一坛酒劝退敌军——“她站在城楼上,说敢往前一步,就把这坛藏了十年的‘团圆酒’浇在火药桶上,谁也别想喝到。”
林澈靠在老槐树上,看着星虚空往篝火里添柴,火星溅起来,落在银叶花瓣上,像碎掉的星星。他突然明白,有些故事不需要轰轰烈烈,就像这坛埋在土里的酒,像这漫山沉默的花,像老爷子怀里那只旧葫芦——它们安安静静待在那,就已是最绵长的传承。
“明年这时候,带坛‘星空’来。”星虚空递给他块烤好的野果,外皮焦脆,内里酸甜,像极了这酒里的时光。
林澈咬了口,点头笑:“再叫上老莫他们,让他们也尝尝,什么叫‘岁月回甘’。”
山风掠过花海,带着酒香和花瓣的气息,远处的星舰信号灯闪了闪,像在应和这山间的约定。属于他们的故事,就藏在这酒坛里,埋在这土地下,等明年银叶花开时,又会生出新的滋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