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入深冬,京城内外银装素裹,呵气成冰。
荣禧堂内却暖意融融,炭盆烧得正旺。
贾母斜倚在暖榻上,目光扫过坐在下首的王熙凤、宝钗和贾环三人。
这三人,一个掌着府内庶务,手段雷霆;一个握着薛家商脉,心思缜密;一个潜行于市井暗处,耳目灵通。
如今贾府内外交困,虽暂时稳住阵脚,但贾母深知,被动防守绝非长久之计,必须另辟蹊径,增强自身的“活力”。
手中捧着的暖炉散发出温热的气息,她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引人深思的力量:
“这几日,我瞧着外头送进来的年礼,还有咱们府里往外送的节敬,车马劳顿,人来人往,繁琐不说,时效也难保证。东南战事一起,各地关卡盘查更严,消息、货物的传递,怕是愈发艰难了。”
王熙凤闻言,立刻接口道:“老祖宗说的是。如今府里各处庄子的年例、铺子的收益,往来递送确实比往年慢了些,也更容易出纰漏。光是核对单据、安排可靠人手,就耗去不少精神。”
宝钗也微微蹙眉:“商路更是如此。薛家南北货殖,如今也深感信息不畅、物流迟缓之苦。一船货物,或因天气,或因关卡,耽搁十天半月是常事,市价早已变幻,有时甚至血本无归。”
贾环虽未说话,却也默默点头,他负责的那些隐秘信息传递,更是深谙其中曲折与风险。
贾母见他们都有体会,便顺着话头,抛出了思虑已久的想法:“故而,我在想,这世间万事,无论军国大事,还是商贾买卖,乃至寻常家事,其根本,或许都离不开四个字——货畅其流。”
“货畅其流?”
王熙凤和宝钗都露出思索的神色,贾环也抬起了头。
“不错。”贾母目光变得深远,仿佛在勾勒一幅蓝图,“你们想,若有一种法子,能像人体血脉一般,让货物、信息,在规定的时间,沿着固定的路线,快速、准确、安全地抵达目的地,那会如何?”
“军队调拨粮草,不会再因延误而贻误战机;商贾贩卖货物,能及时把握行情,减少损耗;就连我们府里传递个消息、送些东西,也能省却无数麻烦,提高数倍效率。”
她顿了顿,看着三人逐渐亮起的眼眸,继续描绘那朦胧的雏形:
“这并非痴人说梦。我们可以尝试着,先搭建一个小范围的网络。”
“譬如,选定几条固定的短途线路,比如京城至通州,京城至西山。”
“在这几条线路上,设立几个固定的中转节点,配备专门的车马和可靠的人手,规定好往来班次和时间。”
“无论是传递书信、小宗货物,还是运送你们的《海棠新刊》,都可以通过这个网络进行。”
“发送时登记在册,抵达节点后签收确认,再往下传递,环环相扣,责任分明。如此,岂不比现在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要靠碰运气稳妥高效得多?”
这一番描述,虽未提及“物流”、“快递”等现代词汇,但其核心理念——标准化、流程化、网络化的物资信息传递体系,已清晰地呈现在三人面前!
王熙凤最先反应过来,丹凤眼中精光闪烁,带着几分兴奋:
“老祖宗这想法妙极!若真能建成,府里内外联络、物资调配,效率何止提升数倍!这事,交给孙媳来办最合适!”
“府中现有的车马、各处的庄丁人手,我都能整合起来,拟定章程,调度安排,确保这网络的核心运转力量!”
她立刻在心中盘算开来,哪些车辆可用,哪些仆役可靠,如何排班,如何定赏罚,一条条脉络已然清晰。
宝钗紧随其后,她思考的角度更为宏观务实:
“老祖宗深谋远虑。若要此网络长久运行,不能只靠府内力量,需得借助外部据点。”
“薛家在京城、通州、乃至西山附近,皆设有货栈、商铺,这些地方皆可作为老祖宗所说的‘中转节点’。”
“不仅提供场地、仓储,更可利用薛家现有的商队护卫力量,增强运输途中的安全性。”
“此外,网络运行所需的开销,初期或可由府中和薛家共同承担,待运作成熟,或可尝试承接少量外部业务,以网养网。”
她已经想到了成本、据点、安全乃至未来的盈利模式。
贾环沉默片刻,也开口了,声音带着与他年龄不符的沉稳:“祖母,孙儿负责的市井渠道,或可解决这网络‘最后一里’的难题。”
“无论是将货物送至城内某家客户手中,还是收集沿途的市井消息、关卡动态作为反馈,孙儿手下那些不起眼的三教九流之人,正可派上用场。”
“他们熟悉街巷,消息灵通,能弥补车队无法直接抵达的短板,也能为网络运行提供实时的信息支持。”
他想到的是末端配送和信息闭环。
贾母看着眼前这三位迅速领会意图并能从各自领域提出切实可行方案的孙辈,心中倍感欣慰。
这就是她想要的效果,将现代理念融入当下环境,激发他们自身的智慧与能力。
“好!好!你们能想到这些,很好!”
贾母连连点头,“既如此,我们便说做就做。”
“凤丫头,你负责整合府内资源,拟定人员、车马调度章程;宝丫头,你规划薛家货栈作为节点,并核算初期成本;环儿,你联络市井人手,负责京城内的末端递送与信息收集。”
“我们不必贪大求全,就先以京城至通州这条线路作为试验,专门用于传递《海棠新刊》和府中与通州庄子间的小宗急件。摸索经验,完善流程,待运行顺畅后,再考虑扩大范围和业务。”
“是!老祖宗(祖母)!”
三人齐声应下,眼中都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一场围绕着“货畅其流”理念的小范围、试验性的“物流网络”建设,就在这荣禧堂的暖阁内,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