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电影频道的访谈临近尾声,主持人面对李扬、刘慈欣和姚海军,问出了无数观众最关心的问题:
“听了三位的分享,真是心潮澎湃。
除了今天这些,电影还有哪些能提前向观众们曝光的惊喜吗?”
李扬对着镜头,神色沉稳,眼中却有一丝了然的光芒,他清楚外界对《流浪地球》的好奇已积聚至顶峰。
他微微前倾身体,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感谢大家的关注。
具体的视觉奇观和剧情转折,请允许我们保留到影院揭晓。
不过,不久之后,我们青锋影业会在各大官方平台,上传一部名为《流浪地球:你所不知道的事!》的纪录片。
能提前曝光的,纪录片里都会说。”
这番话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网络上激荡起层层涟漪。
访谈结束后,“《流浪地球》纪录片”的相关词条便迅速攀上各大网络社区的热门话题榜。
影迷、科幻爱好者、行业观察者,乃至许多原本并未特别关注的路人,都被这股风潮所吸引,翘首以盼。
数日后,在万千期待中,这部名为《流浪地球:你所不知道的事!》的纪录片,终于在青锋影业的官方账号以及几个主要的视频平台上正式发布。
纪录片的封面设计简洁有力!
一颗被无数钢铁骨架包裹的地球轮廓,背景是深邃的星空,下方是醒目的片名。
2009年,大规模的直播业态尚未兴起,但视频分享平台已是许多内容创作者活跃的天地。
其中,一位以深度剖析影视工业和科技动态闻名的知名Up主“数据猫”,在纪录片上线后的第一时间就下载了视频,并投入了紧张的二次创作中。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部纪录片的价值远不止于宣传。
他要用自己的方式,为网友们梳理、解读这部纪录片背后,李扬和青锋影业为中国电影工业化趟出的一条荆棘之路。
兄弟们,注意!接下来这段堪称全片最硬核部分。
我们将通过这部纪录片,一起揭开李扬导演如何带领中国电影工业化实现技术突围!
大家坐稳了,我们一边看,我一边为大家解读。
数据猫调整了一下耳麦,点开《流浪地球:你所不知道的事!》纪录片。
当画面切换到澳大利亚Fuel VFx公司的内部场景时,他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
兄弟们注意看这里……他指着屏幕上正在测试的粒子特效系统。
这套系统可不简单,是Fuel VFx的看家本事。你们可能不知道,这家公司参与过《钢铁侠》的特效制作,现在却因为经营困境濒临破产。
随着纪录片推进到收购谈判的章节,数据猫忍不住拍案叫绝:
看看李扬导演这个谈判策略!
对方开价3500万美元,他直接抛出了一个创新方案:
1200万现金加上股权激励和对赌条款。这个方案既照顾了对方的实际需求,又为后续合作留足了空间。
画面切换到行星发动机特效测试环节时,数据猫的声音明显激动起来:
这就是影片里最震撼的等离子光柱!
Fuel VFx独有的向心速度场算法,完美解决了发动机火焰与雪花交互的难题。
说真的,就凭这个技术细节,这次收购就值回票价了。
当纪录片展示青岛东方影都地下城的实景搭建时,数据猫连连赞叹:
看看这个施工规模!
李导这是把电影场景当成真实工程来建造。
这种立体多层次的施工方式,通常只在大型基建项目中才会用到。
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
因为实景才能给演员最真实的表演环境,这是再好的cG也替代不了的。
随着归星计划的名单在屏幕上滚动出现,数据猫的语气变得格外认真:
注意到这些华人面孔了吗?
他们都是好莱坞顶尖特效公司的核心人才。
李导不仅买技术,更是在搭建一个能持续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平台。
这种远见,已经超越了一部电影的范畴。
最后,数据猫深吸一口气,面对镜头,语气坚定:
从贷款收购、实景搭建到全球揽才,李扬做的每一件事,看似都是在为《流浪地球》这一个项目冒险……”
“但每一件事的深远影响,都远远超出了项目本身。
他是在用《流浪地球》作为支点,强行撬动整个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进程!
他让我们看到,一个年轻导演,可以为了理想,如何地不顾一切,又如何具备战略眼光地去不顾一切。
这不是蛮干,这是热血与智慧的结合!
《流浪地球》如果成功,它将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
更意味着中国有了生产重工业电影的能力,意味着我们从作坊式制作向标准化、流程化、系统化的工业体系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李扬和他的团队,是在为我们整个行业趟雷、铺路!
现在,你们还觉得《流浪地球》只是一部电影吗?
数据猫的视频,以其详实的资料、深度的解读和充满感染力的评论,迅速在网络爆火。
视频被大量转发、评论和点赞。
“看哭了,原来李扬在背后做了这么多!”
“这才是真正做电影的人啊,孤注一掷的勇气!”
“之前还担心特效,现在彻底放心了,这投入这态度,必须支持!”
“《流浪地球》已经不只是一部电影了,它成了一个象征。”
“预售什么时候开?我已经等不及了!”
网络上,对李扬的赞誉之声此起彼伏,他从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导演,瞬间升维为一个为了中国电影梦想而赌上一切、富有战略家气质的行业英雄。
公众之前对《流浪地球》可能存在的一些疑虑,很大程度上被这股强大的信任感和敬佩之情所冲散,转化为更高的期待和信心。
纪录片和数据猫的视频,如同投入干柴中的烈火,点燃了全民对《流浪地球》的热情。
所有人都开始坚信,这部倾注了如此心血与梦想的电影,必将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