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韶华带着林洲和葛红绸走进梅江县公安局大门时,原本嘈杂的大厅瞬间安静了几分,所到之处,人人瞩目。
办公区的民警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或低头窃窃私语,或抬眼偷瞄,眼神里藏着好奇、审视,还有几分不易察觉的轻视。
毕竟,这位新上任的副局长还没正式到岗,就在路上“遭遇车祸”的消息,早就通过交警的汇报传遍了县局。
虽说这事间接显得梅江县治安混乱,但梅江本就乱,大家早就习以为常。
可她一落地就被人算计,要是自己不反击的话,那就是她自己的问题。这间接说明她“好欺负”,镇不住梅江的场子,未必适合这个岗位。
当然,没人会把那辆离奇爆炸的轿车和眼前这个笑容温和的女警察联系在一起,也就更看轻了她,只当她是个靠着关系空降来的“娇弱花瓶”。
沈韶华对周围的目光毫不在意,挺直脊背,带着林洲和葛红绸径直走向局长办公室。
敲门得到回应后,她推门而入,只见办公室里坐着三位领导,正围着办公桌低声交谈。
“刘局,黄局,赵主任,您好,我是沈韶华,奉命来梅江县公安局报到。”她微微颔首,声音清脆,态度不卑不亢。
和几位明显比她年长不少的领导寒暄过后,众人依次入座。
刘为民局长今年56岁,头发有些秃顶,肚子微微发福,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笑。
他端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口茶,笑呵呵地问道:“沈队啊,这一路从光明市过来,可还顺利?”
负责主管交通的黄文涛副局长坐在一旁,闻言脸色有些尴尬,下意识地摸了摸鼻子。
显然,高速出口的“事故”他们都已经知道了,甚至大概率猜出了是谁干的。
这看似关切的问题,实则藏着潜台词。
这是在问她能不能适应梅江的复杂环境,要是觉得撑不住,现在退回去还来得及,毕竟入职手续还没正式办理。
这既是“关心”,也是一种隐晦的试探。
更何况,刘局早就把沈韶华的身份调查得一清二楚。徐崇山副局长的亲外甥女。
有这层关系在,她之前破的那些案子、立的那些功,就不得不让人怀疑有水分。
毕竟在体制内,“关系户”的标签一旦贴上,能力再强也会被人打折扣的。
沈韶华要是知道他们的想法,肯定不会生气。
因为她自己也清楚,为了不让人过分关注她的特殊能力,她确实“委屈”自己走了不少“捷径”,那些成绩里还真掺了点“水分”。
只是此‘水分’非彼‘水分’而已。
韶华端起桌上的水杯抿了一口,浅笑盈盈,语气风轻云淡:“还不错,就是梅江不愧是挨着江水,空气里确实带着点刺鼻的腥味。
不过我很期待这里的水产,想必肯定鲜得不得了。”
这话一出,办公室里的气氛缓和了些。
负责行政的赵丽娟主任率先笑了出来,眼神里多了几分欣赏:“不愧是市局来的新晋女警花,心态就是好。
之前李局接到你的调令时,就很期待跟你见面呢。
李局也最喜欢梅江的鱼,要是她还在,肯定要拉着你去江边的馆子吃个够。”
沈韶华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语气带着几分惋惜:“我也很期待能和李局共事,听说她是位非常厉害的前辈,只是没能见上一面真人,实属遗憾。”
提到李红梅,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沉闷,几位领导脸上的笑容都淡了下去,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有惋惜,有悲痛,还有几分难以言说的沉重。
话都说到这份上,沈韶华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几位领导也没再多做寒暄。
刘局挥了挥手,让赵丽娟带着沈韶华去熟悉办公环境。
一路上,赵丽娟看着走在身边的沈韶华和葛红绸,眼神里满是感慨。
韶华看到她好几次嘴唇动了动,像是有话想说,可最后都咽了回去。最后只是红着眼眶,默默给他们办好了登记手续,他着她们去了三楼的副局长办公室。
其实不用她说,沈韶华也大概能猜到她想说什么。
就像她刚才提到李红梅时的神情那样,估计是看到自己,就想起了那位因公殉职的女局长。
她们同是女性,同样坚持在刑侦一线,据说李红梅为了梅江县的治安稳定,一辈子没结婚,也没生孩子,把所有精力都扑在了工作上。
那样的她,看到自己这样一个年轻的女警官来接任,想来是很期待的吧?
或许还曾起过想培养她当继承人的心思。
可终究是物是人非啊。
赵丽娟最后什么也没说,大概也是明白,说了又能怎样?什么也改变不了。
要是沈韶华是个小心眼的,说不定还会怀疑她是想道德绑架,让自己给李红梅报仇。
而且人家小姑娘刚到岗,就提这些沉重的往事,也实在不吉利,毕竟沈韶华和李红梅从未相处过,这份“期待”对她来说,更像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可她不知道的是,安排好临时住处后,沈韶华没有先回县局整理文件,也没有休息,而是让林洲导航去了梅江县烈士陵园。
车子停在陵园门口,午后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梧桐叶洒下来,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风一吹,树叶沙沙作响,更显此处的肃穆与安静。
三人买了束白菊,沿着长长的石阶缓步而上。
石阶两旁种着整齐的松柏,枝干挺拔,绿意森森,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
陵园里很安静,偶尔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几声鸟鸣,还有扫墓人低低的交谈声。
沈韶华走在最前面,脚步放得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里沉睡的英灵。
根据陵园管理员的指引,他们很快找到了李红梅的墓碑。
墓碑是朴素的汉白玉材质,上面刻着“李红梅同志之墓”几个鲜红的大字,下方还刻着她的生卒年月和“人民的好警察”的评语。
墓碑中央嵌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李红梅穿着警服,眼神锐利,嘴角带着一丝坚毅的笑,浑身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