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求救信号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通过那条隐秘的“守夜人”网络频道发送了出去。之后,便是漫长的、令人窒息的等待。
“星尘号”的高级通讯单元保持着最低功耗的监听状态,屏幕上一片寂静,只有代表信号发射成功的绿色指示灯微弱地闪烁着,如同黑暗中唯一的萤火。
莉安娜·瑞德强迫自己从狂喜和期待中冷静下来。希望已经播下,但在它生根发芽之前,生存依旧是第一要务。她不能将所有的能源和希望都寄托于渺茫的救援。
新一代的“谐振式能量引导器”成为了生命线。它高效而隐蔽的工作方式,使得能量储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稳定增长。莉安娜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提心吊胆,每一次提取都如同在刀尖跳舞。她甚至能够分出部分能量,稍微提升避难所内的温度,让难耐的严寒稍稍缓解。
她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维护设备、照顾林小七、观察意识种子,以及…等待。
每一天,她都会数次返回“星尘号”,凝视着那寂静的通讯屏幕,期盼着上面能突然跳出回应。但每一次,都只有失望。
时间在等待中变得格外漫长。高原的风声、永恒的昏黄天空、脚下冰冷的土地…一切都仿佛凝固成了永恒的绝望背景板。孤独感如同潮水,在短暂的希望退去后,更加汹涌地袭来。
她开始反复研究那些从意识种子中破解出的碎片信息,尤其是关于“能量场操控协议”和“星域导航日志”的部分。
“7号序列低功耗引导”技术已经被证明极其有效。她尝试推演协议中提到的其他序列——更高阶、可能也更高效的能量操控技术。但这些序列需要更精确的能量控制和更深层的权限,以她目前的条件根本无法实现。它们像是锁在玻璃柜中的珍宝,看得见,却摸不着。
“星域导航日志”中提到的“沉默摇篮”边缘哨站坐标,则像一根刺,扎在她的心里。这个坐标离他们现在的位置并不算遥远,以“星尘号”完好时的状态,几次跃迁就能抵达。那里有什么?是“摇篮”抛弃的另一个实验场?还是ARK网络的另一个节点?亦或是林星河秘密航行的一个目的地?
这个未知的地点,既可能是新的希望,也可能是更深的陷阱。在没有足够力量和情报的情况下,贸然前往无异于自杀。她只能将这个坐标深深记下,作为最后的备选方案。
等待的第七天。
莉安娜正在避难所内调试能量引导器,试图进一步提升其效率时——
嘀!
一声极其轻微、却截然不同于环境噪音的提示音,从她随身携带的、与“星尘号”通讯单元相连的便携监视器上响起!
她的心脏猛地一跳!几乎是以冲刺的速度,她抓起监视器,冲向了“星尘号”!
舰桥内,那个高级通讯单元的屏幕上,赫然跳动着一行新的、正在被接收解码的信息!
【守夜人网络 - 加密频道 - 信息接收】
【发信源:模糊处理 - 权限验证通过】
【信息内容:…收到信号…身份确认…林星河…】
【…坚持住…援军已部署…但…遭遇…干扰…阻力…】
【…预计抵达时间…无法确定…可能…数周…甚至更久…】
【…重复…坚持住…保持静默…避免…暴露…】
【…信息结束…链接中断…】
信息极其简短,而且明显经过多重加密和模糊处理,发信源无法追踪,内容也语焉不详,甚至有些矛盾。
但足够了!
这简短的信息,如同在即将溺毙之人眼前抛下的救生圈!
援军已经部署!他们收到了信号!他们知道林星河(或许通过生物密钥认证误以为是林星河本人)在这里遇险!
巨大的 relief 和更深的焦虑同时攫住了莉安娜。
喜悦的是,她不再是孤独一人,组织的力量已经启动。
焦虑的是,“遭遇干扰阻力”、“抵达时间无法确定”、“可能数周甚至更久”…这些词语预示着救援之路绝非坦途。是什么在阻挠援军?是“摇篮”?是联邦?还是这片星域本身存在的危险?
“保持静默,避免暴露”——这是最后的指令。
她明白了。她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忍耐,继续生存,像真正的“守夜人”一样,在黑暗中默默等待黎明的到来,绝不能因为任何冒进行为而暴露位置,导致前功尽弃。
希望变得具体,却也变得更加沉重。她不仅要为自己和同伴的生命负责,更不能辜负那些正在试图冲破阻挠前来救援的战友。
她回到避难所,心情久久无法平静。看着储存罐中稳定增长的能量,看着在维生装置中沉睡的林小七,看着那颗静静共振的意识种子,她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接下来的日子,莉安娜的生活节奏并未改变,但心境已然不同。每一次成功的能量提取,每一次检查设备完好,每一次看到林小七平稳的呼吸,都变成了向着明确目标迈进的一小步。
她变得更加谨慎,几乎停止了所有不必要的户外活动,能量提取的频率和时间也进一步优化,确保绝对不被察觉。她甚至利用多余的能量,加固了避难所的隐蔽性和防御能力(虽然极其有限)。
等待不再仅仅是绝望的煎熬,而是变成了有目的的坚守。
她开始利用等待的时间,更深入地学习那些破解出的能量操控知识。虽然无法实践高阶技术,但理论上的理解让她对能量、对这个世界有了新的认知。她甚至尝试用这些理论,去反推和理解地下那个“深度7”存在的可能运作方式,思考着万一遭遇最坏情况,是否有周旋甚至反击的一丝可能。
意识种子在她日复一日的守护和“意识锚点”的温和滋养下,共振似乎变得更加凝练。虽然再也没有发生数据喷发,但莉安娜能感觉到,它与周围环境的能量交互似乎变得更加…顺畅了。有时,她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仿佛那颗种子正在以一种极其缓慢的速度,吸收着弥漫在避难所中的、来自信标设备和能量引导器的微弱能量,进行着某种程度的…自我修复?
这个发现让她惊喜交加。她不敢确定,也不敢进行任何刺激性的实验,只能更加细心地观察和记录。
时间再次流逝。数周过去了。
援军依旧没有踪影。通讯频道也再无声息,仿佛那次回应只是一个幻觉。
高原迎来了又一次剧烈的温度下降,狂风卷着冰粒,能见度降至极低。恶劣的天气使得能量提取也变得困难起来。
莉安娜的内心不可避免地再次浮起焦躁和怀疑。援军还会来吗?他们是不是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甚至…已经遭遇了不测?
她强迫自己压下这些负面情绪,专注于眼前的工作。清点物资,检查设备,记录环境数据…用机械性的劳动填充每一秒,不给自己胡思乱想的时间。
一天夜里,狂风尤其猛烈,仿佛要将整个避难所连根拔起。
莉安娜在呼啸的风声中突然惊醒,一种莫名的不安感攥住了她。
她下意识地看向意识种子的维护单元——
只见那颗一直稳定共振的种子,此刻的光芒正在剧烈地、异常地闪烁!其频率不再是平稳的搏动,而是充满了…警示的意味?
几乎同时!
她脚下的大地,传来一阵极其微弱、却异常尖锐的震动!不同于以往“深度7”那沉重缓慢的脉搏,这次的震动更加急促,更加表浅,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从较浅的地层快速穿过!
紧接着,安装在避难所外部的简易 motion sensor (运动传感器)发出了尖锐的警报!
有东西在靠近!不是地质活动!是移动的物体!
莉安娜瞬间睡意全无,一把抓起磁轨手枪和冷光棒,小心翼翼地凑到门边的观察缝向外望去。
外面狂风呼啸,冰粒横飞,能见度极差。
但在冷光棒微弱的光芒边缘,她似乎看到了几个…低矮的、快速移动的黑影!它们似乎适应了这种极端环境,正借着风势和黑暗的掩护,从不同方向向着避难所包抄而来!
是什么?本土生物?还是…其他的东西?
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坚守了这么久,平静最终还是被打破了。
她轻轻拉动了枪栓,眼神变得冰冷而锐利。
无论来的是什么,她都绝不会坐以待毙。
守夜人的职责,就是战斗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