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作坊里的机床正在嗡嗡运转,孙小虎正加工着一批新的弹匣,突然看到一个穿着迷彩服的战士跌跌撞撞地跑进作坊,身上的衣服沾满了尘土,裤腿还破了个口子,显然是跑了很远的路。
“李师傅!张团长让我来报信!有重要情报!”战士一边喘气,一边大喊。
李铮赶紧停下机床,迎了上去:“别急,先喝口水,慢慢说。”他递给战士一杯水,战士接过水,一口气喝了大半杯,才缓过劲来。
这个战士叫小张,是独立团的侦察兵,负责侦查日军据点的动向。他抹了把脸上的汗,语速飞快地说:“我们侦查到,明天清晨,有一支日军运输队会从平山县的据点出发,往灵寿县的前线运物资,途经咱们根据地外围的公路!运输队有五辆卡车,三辆装物资,两辆坐护卫兵,大概有三十多个鬼子,还带着一挺重机枪!”
“物资是什么?有没有看清?”李铮心里一紧,立刻追问——如果运输队里有金属、工具这些物资,要是能缴获,就能大大缓解作坊的原材料压力。
“看清了!我们趁鬼子卸货的时候偷偷看了一眼,三辆卡车上,一辆装的是粮食,一辆装的是药品,还有一辆装的是铜材!都是用木箱装着的,上面印着‘军用物资’的字样!”小张激动地说,“铜材啊李师傅!咱们不是正缺铜材做子弹弹头吗?要是能缴获这批铜材,咱们的子弹就能多造不少!”
李铮的眼睛瞬间亮了——之前用缴获的铜材做的铜制弹头,穿透力和稳定性都比铸铁弹头好很多,现在作坊里的铜材已经所剩无几,这批铜材简直是“及时雨”。他立刻说:“我马上跟你去找张团长!”
两人快步赶到独立团的指挥部,张大山正和几个连长围着一张地图讨论。看到李铮和小张进来,张大山立刻说:“小张回来了?情报都跟李师傅说了吧?李师傅,你来得正好,我们正商量要不要打这个伏击。”
“打!必须打!”李铮走到地图前,指着运输队途经的公路段,“这段公路两边都是山,中间有个弯道,正好适合设伏。只要咱们在弯道两边的山上布置好兵力,先炸掉首尾的卡车,把他们堵在中间,再用机枪压制,三十多个鬼子肯定挡不住!最重要的是,那车铜材,咱们作坊太需要了!”
张大山点点头,显然早就有了打伏击的想法:“我也是这么想的。运输队的护卫兵不多,只有三十多个,还带着重机枪,但只要咱们先下手为强,炸掉他们的重机枪阵地,就能占上风。现在的问题是,咱们需要足够的手榴弹、子弹和地雷,用来堵路和压制敌人。李师傅,作坊里现在有多少存货?”
“手榴弹还有八十多颗,复装子弹有三千多发,昨天刚布完防御圈,还剩下二十多个地雷,要是不够,我现在就能组织工人赶造一批手榴弹和地雷!”李铮立刻回答,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生产计划。
“够了!八十颗手榴弹,二十个地雷,足够堵路和炸卡车了。”张大山说道,“我现在分配任务:一连负责在弯道左侧的山上埋伏,二连负责右侧,三连负责堵截运输队的退路;李师傅,你负责带着作坊的人,明天凌晨把手榴弹、子弹和地雷送到伏击点,再指导战士们怎么用地雷设置路障,比如在公路上埋几个压发地雷,等卡车过来的时候炸轮胎。”
“没问题!”李铮立刻应下,“我现在就回作坊安排,让工人们连夜赶工,再做二十颗手榴弹,确保万无一失。另外,我让王铁锤带上几个维修工具,要是缴获了重机枪,还能当场修一修,咱们自己用。”
“好!想得周到!”张大山拍了拍李铮的肩膀,“明天凌晨三点,在伏击点集合,千万别迟到,运输队早上六点左右就会到。”
李铮赶回作坊时,工人们还在加工零件。他把情况跟大家一说,工人们都兴奋起来——不仅能打鬼子,还能缴获铜材,没人愿意错过。“大家先停一下手里的活,咱们先赶造二十颗手榴弹,再检查一下剩下的地雷和子弹,确保每个都能用!”李铮喊道。
王铁锤立刻带着人熔铸铁壳,做手榴弹的外壳;孙小虎和几个工人负责装炸药,把火药和硝石混合好,装进铁壳里;其他工人则负责检查子弹和地雷,把哑弹挑出来,好的装进木箱里。作坊里瞬间忙碌起来,机床的声音停了,取而代之的是敲打铁壳、分装炸药的声音,每个人都干劲十足,连晚饭都是轮流吃的,没人愿意停下手里的活。
半夜十二点,二十颗手榴弹终于赶造完成,加上之前的八十颗,一共一百颗;子弹装了三十箱,每箱一百发;地雷也检查完毕,二十个都能用。李铮让大家把物资搬到牛车上,一共装了三辆牛车,还特意让王铁锤带上维修工具和几箱备用零件。
“都准备好了吗?咱们出发!”李铮看了看天色,凌晨一点,正是出发的好时机。孙小虎主动要求一起去:“李师傅,我跟你去,我会用地雷,还能帮着搬物资。”
李铮点点头,带着孙小虎、王铁锤和五个工人,赶着牛车往伏击点走。山路难走,牛车走得慢,一路上,大家都在小声讨论着明天的伏击战,孙小虎还在琢磨怎么布置地雷才能更好地炸卡车轮胎。
凌晨三点,他们终于赶到了伏击点。张大山已经带着战士们在山上埋伏好了,看到物资送过来,立刻让人卸车。李铮和孙小虎带着几个战士,在公路的弯道处布设地雷——在公路中间埋了五个压发地雷,每个地雷之间隔两米,正好能覆盖卡车的轮胎位置;又在公路两侧的草丛里埋了两个拌发诡雷,防止鬼子绕路。
“战士们,记住,等第一辆卡车开到中间的地雷位置,再引爆,先炸掉车头,把后面的车堵住。”李铮一边布置,一边给战士们讲解,“要是鬼子想下车排雷,就拉响旁边的诡雷,别给他们机会。”
战士们认真听着,有的还拿出小本子记下来。孙小虎则在旁边演示怎么拔保险栓,怎么快速点燃延时地雷,脸上满是自豪——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实战准备,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天快亮的时候,所有准备工作都完成了。战士们趴在山上的掩体里,手里握着步枪,眼睛盯着公路的远方;李铮和孙小虎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手里拿着引爆地雷的绳子;王铁锤则在后面的隐蔽处,准备随时维修缴获的武器。
远处的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公路上还没有动静,但每个人都知道,一场紧张的伏击战,很快就要打响了。李铮看着身边的孙小虎,又望了望远处的公路,心里暗暗想:一定要打赢这场伏击战,缴获那车铜材,让作坊的生产更上一层楼,为前线的战友们造更多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