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过后,暑气渐消,早晚已有了明显的凉意。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吹黄了稻田,也催熟了山间的果实。桃源溪两岸,层林尽染,呈现出一年中最绚烂的色彩。对于联合社而言,这是一个充满期待又夹杂着紧张的时刻——首批联合种植的药材,即将迎来采收季,这既是对前期工作的检验,也关乎联合社未来的信誉。
林晚比往常更加忙碌。她几乎每天都泡在清溪村和柳林村的示范田里,和联合社的技术员一起,仔细检查每一种药材的生长情况,评估采收的最佳时机。
“周支书,您看这片黄精,”林晚蹲在清溪村的示范田里,指着一株根茎粗壮的黄精,“须根发达,表皮颜色转深,敲击声沉闷,已经九分熟了。再等一周,等地上部分完全枯萎,养分回收到根部,就是最佳采收期。采收时一定要注意,深挖轻取,保证根须完整。”
周支书拿着小本子,认真地记下要点:“林秘书长放心,我们一定严格按照标准来,绝不敢马虎!”
在柳林村的玉竹田,林晚同样细致地指导着:“赵村长,玉竹采收要看准时机,太早淀粉积累不足,太晚纤维增多。现在这个状态正好,茎叶开始转黄,但未完全干枯。采收后要立刻清洗泥土,上架阴干,切忌暴晒。”
赵大姐连连点头:“晓得了!我们专门组织了采收小组,统一培训过,保证按要求做!”
除了技术指导,林晚更关心的是采收后的加工和销售衔接。她与福伯、陆子川反复商讨,制定了详细的采收、运输、验收、加工流程,确保联合社的产品从田间到车间无缝对接,品质可控。新扩建的作坊也已做好准备,新增的自动化生产线将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一致性。
然而,就在这紧锣密鼓的准备阶段,一个意想不到的考验突然降临。
一场突如其来的秋汛,连续几天的暴雨导致桃源溪水位猛涨,水流湍急。虽然联合社成立后加强了对河道的巡查和维护,但上游一处山体因雨水浸泡发生了小规模滑坡,泥沙碎石冲入河道,造成局部淤塞,河水漫溢,淹没了下游清溪村靠近河岸的一片低洼药田!
消息传来,林晚心头一紧,立刻冒雨赶往清溪村。现场一片狼藉,浑浊的泥水尚未完全退去,那片长势喜人的黄精示范田被浸泡得东倒西歪,部分植株被连根冲走,剩下的也沾满泥浆,奄奄一息。
周支书和几个村民站在田埂上,望着惨状,满脸愁容,唉声叹气。
“周支书,各位乡亲,人没事就好!”林晚第一时间安抚大家,“损失有多大?统计了吗?”
“初步看,淹了大概两亩多地,是长势最好的那片……”周支书的声音带着哽咽,“眼看就要收成了,这下……唉!”
林晚没有慌乱,她仔细查看了受灾情况,发现大部分植株的根系还在泥土中,并未完全坏死。她立刻做出决断:“周支书,现在不是叹气的时候!立刻组织人手,抢排积水,清理植株上的淤泥!能救一棵是一棵!只要根没烂,就还有希望!联合社不会不管大家的损失,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偿,共同渡过难关!”
她的话像定心丸,让清溪村的村民重新燃起了希望。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挖沟排水,小心地清理黄精植株。林晚也挽起裤腿,下到泥泞的田里,和大家一起干。
消息传到桃源村和柳林村,福伯立刻带着一批社员和物资赶来支援,赵大姐也派来了人手。三村村民齐心协力,抢险救灾的场面感人至深。
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大部分受淹的黄精被抢救出来。虽然产量和品质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最大限度地保住了收成。林晚当场与理事会成员沟通,决定启动联合社的风险互助基金,对清溪村的损失进行合理补偿,并安排技术力量指导后续恢复生产。
这场意外的灾害,虽然造成了损失,但也检验了联合社的凝聚力和应急能力。清溪村的村民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因为联合社的及时支持和兄弟村的无私帮助,更加坚定了跟着联合社干的决心。周支书握着林晚的手,激动地说:“林秘书长,经过这事,我们清溪村的心,算是彻底和联合社绑在一起了!以后你们指哪儿,我们打哪儿!”
秋汛过后,天气放晴。联合社的首批药材采收工作,在经历了这场小风波后,更加谨慎有序地展开。当一筐筐品质上乘的黄精、玉竹从清溪村、柳林村运抵桃源村的加工车间时,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金秋的收获,不仅饱含着辛勤的汗水,更凝聚着联合的力量和共渡难关的情谊。林晚知道,经过这次考验,联合社的根基将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