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的喧嚣,在林凡耳边远去,化作微风轻拂。
他用了半日时间,将平安小筑里外收拾妥当。
老张一整天都神采飞扬,嘴里哼着小曲,看林凡的眼神里满是骄傲与喜悦。
等到傍晚,林凡才换上一身干净的青衫,准备前往贡院。
“公子,您……您一个人去?”
老张有些不放心。
林凡回头,笑意淡淡:“无妨。我此去是拜谢师恩,人多反而不便。”
老张点点头,没再多说,只是目送林凡的身影消失在巷口。
贡院深处,陈修远的官房。
房中燃着几盏油灯,映照得室内一片暖黄。
方大人也在座,正与陈修远低声交谈。
“周大人已将林凡的考卷呈报朝廷,并附上了那幅治河图。”
方大人面色兴奋,“想必不日,朝廷便会有旨意降下。”
陈修远微微颔首,面上带着一丝疲惫。
这几日,他与周大人周旋于金陵世家之间,可谓是耗尽心力。
如今林凡高中解元,总算能松口气。
这时,门外传来轻叩声。
“进来。”
陈修远说。
一名胥吏推门而入,躬身禀道:“陈大人,方大人,青阳县林凡林公子求见。”
陈修远和方大人皆是一怔,随即相视一笑。
“快请!”
陈修远立刻说。
片刻后,林凡缓步走进房中。
他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主位的陈修远和旁边的方大人。
“学生林凡,拜见陈大人,拜见方大人。”
林凡拱手,恭敬地行了一礼。
陈修远上下打量着林凡,见他神色平静,不骄不躁,心中更加赞许。
“林凡,不必多礼,快快入座。”
陈修远指了指旁边的座位。
林凡谢过,在一旁坐下。
“此次乡试,你能高中解元,实至名归。”陈修远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欣慰,“你的文章,真知灼见,情怀忧民,更兼文气点化之奇,当世罕有。”
方大人也在一旁连连点头:“是啊,林凡,你那文气点化之术,着实让周大人和我们大开眼界。那治河图,精妙绝伦,足以载入史册了!”
林凡听着两人的赞誉,只是平静地回应:“学生不过是将所学所思,尽数付诸笔端罢了。能得二位大人青睐,实乃学生之幸。”
陈修远摆了摆手,示意林凡不必谦虚。
他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目光落在林凡身上,变得深邃起来。
“林凡,你可知,你的文道,与金陵文坛素来所重的中正平和,大相径庭?”
陈修修远问。
林凡沉吟片刻,说:“学生所学,以实为先,以民为本。若一味追求辞藻华丽,而无济于世,那便不是学生心中所求的文道。”
“说得好!”
陈修远赞叹一声,放下茶盏,“你的文道,是格物致知,是经世致用。这份心胸与见识,远超同侪。”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不过,你的文气点化,非同小可。此等手段,并非寻常文人能够企及。你可曾想过,这文气,还能有更高的境界?”
林凡闻言,心中一动。
他文宫里的星海,此刻正缓缓流转,仿佛在回应陈修远的话。
他能感觉到文气更加凝练,却不知其极限在哪里。
“学生不曾深入思考,还请大人指点。”
林凡说。
陈修远身体前倾,声音压低了几分:“文道之上,有天地文心。传闻古之圣贤,能以文心引动天地之力,化虚为实,点化万物。你这文气点化,便是这等圣道的前兆。”
林凡心中震动,天地文心?
这比他想象的还要玄妙。
“学生愚钝,不解其意。”
林凡说。
“天地文心,便是将自身文道融入天地大道,以文气沟通天地,借天地之力,行圣贤之事。”
陈修远解释道,“你的治河图,便是文气与实事结合,初步触及了这等境界。”
方大人在旁听着,也有些呆住了。
他从未听陈修远说过这些,显然这是更高层次的文道秘密。
陈修远接着说:“只是,这等圣道,也并非一帆风顺。古往今来,能达到此境者寥寥无几。而且,拥有这等能力,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他脸色严肃起来:“金陵城不过一隅,你在此地,已引得世家大族惊慌失措。待你入京,面见圣上,这等文道手段一旦显露,必将引来更大的波澜。”
“京城文坛,比金陵复杂百倍。”
陈修远沉声说,“那里世家权贵盘根错节,文人墨客党派林立。有保守旧学,墨守成规者;有激进新学,求新求变者;更有依附权贵,只为仕途者。”
“你的文道新颖,思想超前,一旦入京,必将成为众矢之的。那些墨守成规的旧学派,会视你为异端,欲除之而后快;那些依附权贵的世家子弟,会嫉妒你的才华,处心积虑地打压你。”
陈修远的话,像是一盆冷水,浇灭了林凡心中对未来的一点点憧憬。
他知道京城复杂,却没想到会复杂到如此地步。
“学生受教。”林凡拱手,面色也变得凝重。
“你虽有通天之才,但初入京城,切忌锋芒过露。”
陈修远告诫道,“凡事多思量,多观察。但凡事不可失了本心,若遇到真正为民请命之事,当仁不让。”
他拍了拍林凡的肩膀,眼神中带着深切的期许:“你的文道,是天下百姓的希望。我与周大人,都看好你,希望你能走出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圣道。”
方大人也起身,语重心长地说:“林凡,陈大人所言极是。京城水深,你万万小心。若有不解之处,可多与陈大人书信往来。”
林凡站起身,再次向两位大人深深一拜:“学生谨记二位大人教诲,绝不辜负厚望。”
陈修远点点头,从书桌上拿起一卷书册,递给林凡。
“这卷书,记录了一些京城文坛的格局,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人物。”
陈修远说,“你且拿回去细读,或许能助你一臂之力。”
林凡接过书册,触手生温,心中涌过一股暖流。
这份心意,比任何言语都更让他感动。
“多谢大人!”林凡真诚地道谢。
夜色渐深,林凡与两位大人告辞,走出贡院。
手中的书册,沉甸甸的。
他知道,这不仅是一卷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期望。
京城文坛的复杂,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还有那些未知的更高文道境界,都像一张巨大的网,在他面前缓缓展开。他将如何应对?
又将如何在这复杂的棋局中,走出自己的圣道?
林凡抬头,望向金陵城上空那轮皎洁的明月。
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京城,那个天下文道的中心,正等待着他的到来。
而他手中的书册里,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京城秘闻,又将如何改变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