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泪》在山区拍摄的消息不胫而走,如同在相对封闭的山村里投下了一块石头。起初,村民们只是好奇围观,但渐渐地,一些心思活络、或是平日就好吃懒做、占惯了便宜的人,开始打起了剧组的主意。他们仗着“本地人”、“土地主人”的身份,开始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操作。
先是几个村民堵住了剧组运输物资的必经之路,用几块大石头和几根烂木头设了卡,声称这条路是他们祖辈修的,剧组大型车辆频繁通过,“压坏了他们的路”,要求赔偿,开口就是一个离谱的数字。
制片主任去交涉,好话说尽,对方却油盐不进,抱着胳膊,叼着烟,一副“不给钱就别想过”的无赖相。场面一时僵持不下,耽误了拍摄进度。
“龙哥,你去看看。”沈清梧对冷五示意。她不想一开始就把事情闹大。
冷五走过去,他没说话,只是用那双冷冽的眼睛扫过那几个村民,目光在他们设卡的工具和略显心虚的脸上停留片刻。他周身散发出的那种不好惹的气息,让那几个村民气焰稍稍收敛了些。
这时,沈清梧也走了过来,她没有理会那几个设卡的,而是径直走向旁边几家看起来还算朴实的住户,微笑着用刚学会的几句当地方言打招呼,然后让晓芸拿出随身带的一些糖果,分给躲在大人身后、好奇张望的孩子们。
“阿叔阿婶,”沈清梧语气温和,对着围观的村民说道,“我们剧组来这里拍戏,是想把咱们这儿的好山好水拍下来,让外面更多的人看到。拍戏期间,难免会给大家添点麻烦,我们心里有数。之前捐赠的物资和给学校的帮助,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至于这条路……”她话锋一转,看向那几个设卡的,“如果确实因为我们的车辆造成了损坏,该维修的,我们剧组一定会负责,会请专业的工程队来评估,该多少就是多少,绝不会赖账。但像这样拦路要价,恐怕不太合适吧?而且,这路好像也不是几位私有的吧?我们过来前,是和镇里、村里都打过招呼,有正规手续的。”
她的话条理清晰,软中带硬。既表明了剧组的诚意和合法合规,又点出了对方行为的无理和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同时,她之前捐赠行为积累的好感,也在此刻发挥了作用。一些围观的村民开始窃窃私语,对着设卡的那几人指指点点。
那几人脸色变了几变,在冷五冰冷的目光和其他村民的议论下,终究是没敢再硬扛,悻悻地搬开了石头木头,嘴里还不干不净地嘟囔着,却也没敢再大声。
路障事件后,消停了没两天。剧组放在外围的一些不太重要的道具、电线、甚至盒饭,开始时不时地丢失。一次,一个村民偷偷溜进临时仓库,想顺走一盏价格不菲的拍摄灯,被值守的王猛当场抓住。
那人非但不慌,反而就地一躺,捂着胸口哼哼唧唧,说王猛打了他,要剧组赔钱治病,典型的“碰瓷”。
消息传到沈清梧这里,苏墨气得直跺脚:“这些人还有完没完!简直无法无天!”
沈清梧却异常冷静。她让冷五去处理,并低声嘱咐了几句。
冷五走到那躺在地上撒泼打滚的村民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拿出手机,调出了一段监控录像——正是这人鬼鬼祟祟潜入仓库以及被王猛抓住过程的清晰录像,剧组为安全起见早已在重要区域早已安装了隐蔽摄像头。
“偷窃未遂,讹诈。”冷五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以处拘留和罚款。你是想现在起来,把东西放回去,然后滚蛋,还是想等派出所的人来,带你回去好好‘治病’?”
那村民看到录像,傻眼了,再听到“拘留”,顿时慌了神,一骨碌爬起来,连连鞠躬道歉,灰溜溜地跑了。
冷五当着众多围观村民的面,沉声道:“剧组在此拍摄,遵守法纪,与人为善,但也绝不容忍恶意滋事、偷鸡摸狗的行为。再有下次,绝不姑息!”他气场强大,话语掷地有声,震慑了不少心存侥幸的人。
最大的风波来自雇佣临时工。剧组为了带动当地经济,特意雇佣了一些村民做临时场务,搬搬抬抬,按日结算工钱,待遇比他们在本地干农活或打零工优厚得多。
然而,一些被雇佣的村民开始偷奸耍滑,干活不出力,却要求和其他认真工作的村民拿一样的工钱。当剧组管理人员提出按劳分配,对懈怠者扣减部分工钱时,这些人不干了。
他们联合起来,堵在剧组驻地门口,七嘴八舌地嚷嚷:
“你们大剧组那么有钱,还在乎我们这点工钱?”
“就是!欺负我们山里人老实!”
“我们在自己家门口干活,要点辛苦钱怎么了?”
“不给足工钱,你们就别想拍戏!”
声音越来越大,引来更多村民围观,其中不乏一些不明真相、被煽动起来的人。场面有些失控。
苏墨和制片主任试图讲道理,但对方根本听不进去,只会胡搅蛮缠。
沈清梧再次出面。她没有急着反驳,而是先让晓芸拿出了详细的用工记录和考勤表,上面清晰记录了每个人每天的工作时长和完成情况。
然后,她让冷五请来了村里的老支书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面对众人,沈清梧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各位乡亲,我们剧组雇佣大家,是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工钱,我们一分不会少给认真干活的人。但是,”她话锋一转,目光扫过那几个闹得最凶的,“我们也绝不会把钱,给那些出工不出力、只想混日子的人。这对自己,对认真工作的其他人,都不公平。”
她将考勤记录递给老支书:“支书,您德高望重,请您和几位长辈给评评理。我们给的工钱,在咱们这儿算不算低?我们要求按劳取酬,算不算过分?”
老支书看着清晰的记录,又看了看那几个平日里在村里就游手好闲的家伙,心里跟明镜似的。他清了清嗓子,对着闹事的人和围观的村民说道:“剧组给咱们村带来了收益,还给学校捐了东西,是好事!咱们不能干那昧良心的事!谁干活,谁拿钱,天经地义!想不干活白拿钱,那是耍无赖!咱们村丢不起这个人!”
老支书发话,分量自然不同。那几个闹事的人顿时蔫了,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下,灰头土脸地溜走了。
沈清梧趁机对众人说道:“请大家放心,只要大家认真工作,剧组绝不会亏待任何人。而且,等戏拍完了,我们还会有一笔额外的感谢费,奖励那些表现突出的乡亲!”
这话一出,原本还有些摇摆的村民立刻安下心来,纷纷表示会好好干。
接连几次风波,都被沈清梧用或柔和或强硬、但始终占据情理和法理高地的方式化解。她恩威并施,既展现了善意和包容,也亮明了底线和锋芒。渐渐地,那些想趁机捞一笔、胡搅蛮缠的人知道占不到便宜,也慑于冷五等人的存在,不敢再轻易生事。剧组与当地村民的关系,反而在经历这些摩擦后,进入了一种相对平稳、甚至有些村民开始主动维护剧组利益的阶段。
“清梧,还是你有办法!”苏墨佩服地说。
沈清梧看着远处恢复宁静的山村,淡淡道:“人性如此,哪里都有想不劳而获的人。对付他们,讲道理要有,但底线更要清晰。我们不是来结仇的,但也不能任人拿捏。”
冷五站在她身后,看着她沉着应对一切的侧影,目光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复杂情绪。她的成长和手段,一次次超出他的预期。
山区的拍摄,在经历了自然环境的考验和人为的纷扰后,终于逐步走上了正轨。而沈清梧不知道的是,一双隐藏在更深处的眼睛,正透过这山村的纷扰,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周世渊的网,或许早已悄无声息地撒向了这片看似与世隔绝的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