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即国祚,根基稳,城才能永远悬于天际。”
萧何站在云梦泽畔临时搭建的木台上,声音透过简易的扩音装置,清晰地传入台下三百名受邀民众代表的耳中。他们中有皮肤黝黑的老农,有手上带着织茧的妇人,也有面带好奇与期盼的年轻人。这是联邦首次允许普通民众代表进入白虎殿外廊区域,旁听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宣讲。
“诸位乡亲,”萧何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目光扫过一张张或茫然或期待的脸,“浮空城工程,非为虚妄奇观,实为联邦未来之基石,亦是尔等安居乐业之保障。然,工程浩大,耗资甚巨,难免牵动民生。故,今日于此,颁布‘三改一保’民生纲领!”
他身后光幕亮起,文字清晰:
“改税制:清厘苛杂,定额征收,严禁摊派;”
“改漕运:疏通河道,平抑运费,惠及商民;”
“改匠籍:广纳流散,以工代赈,授艺谋生;”
“保口粮:常平仓廪,灾年赈济,绝无饥馑!”
台下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议论声。一个胆大的老农颤巍巍举手:“萧……萧总管,这‘保口粮’,当真能做到?”
萧何神色郑重:“老人家,联邦仓廪之粮,本就取自于民,用之于民。我萧何在此立誓,只要联邦尚存一粟,绝不使一民饥馑!”
第一日,就在这混合着希望与疑虑的气氛中过去。
第二日,关中平原,夏麦抢收关键期。
籍田令任敖与司农丞赵衍,正站在一片试验田边。这片田地采用了“垄沟深翻”法和新型星纹水车灌溉,麦穗明显比邻田饱满沉甸。
“看这长势,亩产至少能增两成!”赵衍兴奋地记录着数据。
任敖却眉头不展,望向远处:“长势虽好,却缺人手抢收。连日阴雨预报在后,若烂在地里,一切皆空。”
就在这时,仓廪署令周昌带着车队赶到,他跳下马车,声音洪亮:“任令勿忧!首席已批‘以工代赈’令!流民登记造册,参与抢收,日给粟米一升半,当日结算!”
消息如同春风,迅速传开。无数因战乱、灾荒流离失所的民众,从四面八方的临时安置点涌向麦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妪,带着儿子和年幼的孙子,领到第一日工钱——实实在在的黄澄澄粟米时,激动得就要下跪,被周昌一把扶住。
“老人家,使不得!”周昌语气温和却坚定,“这仓廪里的粮食,本就是你们的。出力干活,拿应得的报酬,天经地义!”
老妪眼眶湿润,喃喃道:“这……这才是咱老百姓的联邦啊……”
当日,三万石新麦顺利入库。
第三日,夜,东海郡某偏僻港口。
盐铁监田肯隐在暗处,目光锐利地盯着几艘正在悄悄卸货的货船。他身边,市舶司使傅宽和副使钱逊已布置好人手。
“确认了,是私盐,数量不小。”钱逊低声道。
田肯点头,做了个手势。
瞬间,火把通明!市舶司的巡船如同离弦之箭,直扑目标。
“官府查私!停船受检!”傅宽的声音在夜空中炸响。
私枭试图反抗,钩拒纷飞,甚至动用了改装过的强弩。一道星纹弩箭精准射出,直接将主犯船只的桅杆射断,引起一片惊呼和落水声。
战斗很快结束,首魁被擒。连夜审讯,撬开了紧咬的牙关,供出的名字却让田肯心头一沉——“东海郡库吏,王焕。”
消息传回启明城,都察院左副宪、法家学者程邈毫不犹豫,当场签发逮捕令。当王焕在郡府衙内被黑冰台秘探带走时,整个东海郡官场为之震肃。程邈只冷冷说了一句:“联邦律法之下,无特权之地。”
第四日,云梦泽畔,围堰工地。
营造司郎中单父鸾调集了大量匠作队和招募来的流民,利用卷五〈沙量〉的星纹加固技术,开始修筑一段临时围堰,旨在抽干小片湖面,向民众展示浮空城基座的初步模样,也彰显联邦“筑城先筑人”的决心。
物资调配主事韩玥设立的招募点前排起了长龙。“凡参与搬运沙袋者,日给粟二升、布半匹!”这条件对于挣扎在温饱线的流民而言,极具吸引力。曾经流亡的织女阮娘,也带着弟妹报了名,她看着不远处织造署的招工点,眼中燃起希望。
然而,傍晚时分,意外发生。一段新筑的围堰因水下压力突然出现管涌,浑浊的水流急速喷涌!
“快!堵住缺口!”单父鸾嘶吼着,亲自跳入水中指挥。
驿传司司马娄敬翻身上马,冲向最近的驿站,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将求援信和急需物资清单送往度支司。
度支司丞丙吉接到消息,立刻启动应急程序,紧急调拨款项和物资。五千名正在吃饭休息的壮夫,闻讯丢下碗筷,扛起沙袋,冲向险情处。火把连成一片长龙,号子声震天动地。
经过一夜不眠不休的奋战,天亮时分,管涌被成功堵住,围堰转危为安,无一人伤亡。精疲力尽的工人们瘫坐在泥泞中,脸上却带着胜利的笑容。阮娘擦着汗,对身边的弟妹说:“看,只要我们肯干,联邦就不会抛弃我们。”
第五日,辰时三刻,云梦泽,潮位最低点。
浮空城奠基典礼正式举行。湖风带着水汽和淡淡的泥土腥味,吹拂着现场每一个人的衣角。
首先进行的,是百名民众代表共同将装满五谷的布袋投入预定基座区域的仪式。种子沉入水底,象征着对丰收与未来的祈愿。
随后,萧何、少年轮值次席公子嚣、百越联盟大酋长越姮姬,三人共同握住一柄象征性的、连接着星纹能量的巨大“夯锤”虚影,在无数目光注视下,将第一枚闪烁着幽光的陨铁铆钉,稳稳地“打入”水下基座的核心位置。
就在这时,嬴政的远程投影出现在半空中,他目光沉静,声音透过星纹网络传遍四方:
“浮城根基,取自万民;浮城未来,归于万民!”
话音刚落,早已准备好的孩童们,放开了手中的星纹纸鸢。无数纸鸢升空,在预设程序的控制下,于蔚蓝的天幕上排列成四个光芒流转的大字——“民为邦本”。
人群中,那位曾质疑萧何的老农,看着天空的光字,又看了看身边领到粮食和工钱、脸上有了血色的乡邻,浑浊的老泪终于滑过深深的皱纹,他喃喃道:“看见了……老汉我,看见真正的‘秦’了……”
典礼在温馨与希望中达到高潮。
夜色再次笼罩云梦泽,工地上依旧灯火点点,但喧嚣已渐渐平息。萧何独自站在指挥高台边缘,手中摩挲着白日在田埂上,一位名叫阿荞的农妇硬塞给他的一小把饱满的新麦穗。麦穗粗糙的触感,却带着土地最真实的温度。
“根基稳,城才能永远悬于天际……”他低声重复着自己白天的话语,眼中是深沉的疲惫,亦是无比坚定的光芒。
然而,在看似一切顺利的表象下,暗流已然涌动。
国资核查官魏霖在清点运抵的陨铁时,眉头紧锁,账目上赫然出现了三千斤的短额。
同时,一艘夜归的漕船底舱,负责检修的工匠发现了一块从未见过的、闪烁着诡异紫色光泽的星纹金属残片,其结构与联邦已知的九卷星纹截然不同。
而在那“民为邦本”的纸鸢光阵彻底消散的瞬间,太史监灵台令郢璇玑的观星仪器,清晰地捕捉到了天幕之上,一闪而逝的、违背常理运行的逆星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