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驶入滇西山区的第三天,暴雨终于停歇。美式卡车的轮胎碾过泥泞的盘山公路,车轮旁就是数百米深的悬崖,崖壁上还能看到未清理的塌方痕迹。沈雨禾指着窗外的石桩:“这些木桩是去年修路时插的,滇缅公路穿越六座大山、五条大江,全靠二十万妇孺老人用锄头凿出来的。”
周明远扶着车窗探头望去,只见几个背着竹篓的妇女正冒着重雾修补路面,竹篓里装着碎石,背上还背着熟睡的孩子。“龙云当年给县长们送鸡毛信加手铐,逼他们九个月修通这条路,” 沈雨禾的声音带着敬意,“三千多人死在坠崖和瘴气里,这是条血肉铺成的输血管。”
正午时分,车队在澜沧江畔的驿站休整。萧雨凤刚把移动野战医院的帐篷搭好,就听到天空传来引擎轰鸣。“防空警报!” 汉斯猛地拽下周明远,几架日军轰炸机正从云层钻出,机翼上的太阳旗格外刺眼。“轰!” 炸弹落在江面上,水花溅起数丈高,公路旁的油桶瞬间燃起大火。
“佟毓婉,指挥火炮反击!” 周明远扯开嗓子喊。早已隐蔽在芦苇荡的两门 155 毫米榴弹炮立刻开火,炮弹在轰炸机群中炸开,一架日军飞机冒着黑烟坠入山谷。汉斯跳上潘兴坦克,高射机枪对着低空掠过的敌机扫射,子弹在机身上划出密集的弹痕。
轰炸持续了半个时辰,当最后一架敌机消失在天际,驿站已是一片狼藉。一名游击队员被弹片划伤大腿,萧雨凤用磺胺药给他包扎时,发现他怀里揣着半块烤红薯:“这是给俺娘留的,她还在山上修路。” 周明远看着那半块红薯,默默吩咐炊事班:“把今天的干粮都分给修路的乡亲们。”
入夜后,车队借着月光继续前行。公路在高黎贡山的云雾中蜿蜒,车灯只能照见前方十米的路面。突然,前方传来 “咔嚓” 声,一棵被暴雨冲断的大树横在路中央。“下车清理!” 狗剩率先跳下去,战士们和游击队员立刻拿起砍刀劈砍树枝,杨三则带着人在路边警戒 —— 这里常有散兵和野兽出没。
沈雨禾蹲在路边整理地图时,发现草丛里藏着个铁皮盒,打开一看,里面是本修路工人的日记,最后一页写着:“儿在前线打仗,娘在后方修路,娘一定把路修通,等你回家。” 字迹被雨水泡得模糊,旁边还画着个歪歪扭扭的五角星。周明远接过日记,塞进怀里:“等抗战胜利了,一定要把它还给主人。”
第七天清晨,车队终于抵达昆明。刚驶入军营,就看到一群穿着美式军装的军官在等候。为首的金发军官走上前,用生硬的中文说:“我是史迪威将军的副官史密斯,奉命前来清点贵部装备。” 他的目光扫过潘兴坦克,嘴角露出不屑,“这些坦克的保养状况,恐怕跟不上盟军的节奏。”
汉斯立刻上前一步,用英语反驳:“我们的坦克在商丘击毁过三十辆日军坦克,比你们某些部队的战绩好多了!” 史密斯脸色一变,刚要说话,就被周明远拦住:“史密斯副官,我们是来打仗的,不是来接受挑剔的。如果盟军的诚意就是这样,那滇缅战场的仗我们自己打。”
佟毓婉适时递上物资清单:“上海商会通过滇缅公路运来的两百吨弹药,还有沈女士协调的华侨物资,都在后面的车队里。” 沈雨禾补充道:“仰光港的仓库已备好,英军承诺提供的汽油也会按时送达 —— 前提是盟军能遵守合作约定。” 史密斯看着清单上的数字,脸色缓和了些:“史迪威将军在仰光等你们,即刻出发。”
车队抵达仰光时,港口已是一片繁忙。华侨游击队正帮着卸载物资,沈雨禾指着远处的军舰:“那是英军的护卫舰,但他们只肯护航到同古,说后面的航线太危险。” 周明远刚要说话,通讯兵拿着电报跑来,脸色苍白:“军长!戴安澜师长的 200 师在同古被日军围困,史迪威将军下令我们立刻驰援!”
史迪威的命令随后送达,措辞强硬:“限新 38 师 1 团 48 小时内抵达同古,配合英军反攻,若延误战机,军法处置。” 周明远看着电报,眉头紧锁 —— 从仰光到同古的公路被日军炸得千疮百孔,还要穿越热带丛林,48 小时根本不可能抵达。
“用华侨的橡胶园小道!” 沈雨禾突然说,“我父亲当年修了条运输橡胶的秘密通道,直通同古北郊的丛林,比公路近五十公里。” 她铺开地图,指着一条红线,“但这条路要穿过瘴气林,还有日军的潜伏哨,非常危险。”
周明远立刻下令:“汉斯带坦克营走公路,用炮火吸引日军注意力;我带步兵旅和游击队员走秘密通道,直插同古;佟毓婉留在仰光协调物资,萧医生准备好医疗设备,随时接应伤员。” 他看向史密斯,“请你转告史迪威将军,我们会按时抵达,但盟军的空中支援必须到位。”
出发前,沈雨禾递给周明远一个布标,上面写着 “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这是飞虎队的救护布标,陈纳德将军说会派战机掩护你们的行踪。” 她又拿出瓶药油,“这是华侨秘制的防瘴药,涂在身上能防蚊虫和瘴气。”
丛林里的道路比想象中更难走。藤蔓缠绕着树干,积水里藏着蚂蟥,战士们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狗剩拿着缅语翻译手册,对着路边的村民问路,村民却连连摇头,用缅语说着 “日军太多,危险”。杨三从背包里掏出个银镯子 —— 这是在商丘缴获的日军物品,递给村民:“我们是来打日军的,救中国,也救缅甸。”
村民终于点头,带着他们穿过一片竹林。刚走出竹林,就听到前方传来枪声。“是日军的潜伏哨!” 杨三立刻示意大家隐蔽。只见五个日军正用望远镜观察公路方向,旁边还架着机枪。周明远做了个手势,战士们立刻分散开来,用丛林作战指南里的战术包抄过去 —— 这是系统奖励的手册,详细记录了丛林伏击的技巧。
“动手!” 狗剩扑上去捂住一个日军的嘴,匕首瞬间刺入他的喉咙。杨三则用树枝缠住机枪手的腿,战士们趁机冲上去,几分钟就解决了潜伏哨。清理战场时,发现他们的电台正在发报,内容是 “发现盟军坦克部队,请求空袭”。
周明远立刻对着电台喊:“汉斯,快隐蔽!日军要空袭了!” 刚说完,天空就传来战机轰鸣。飞虎队的 p-40 战斗机突然出现,机翼上的鲨鱼嘴图案格外醒目,对着日军的空袭机群发起攻击。“是飞虎队!” 战士们欢呼起来,看着战机在空中缠斗,子弹如雨点般落下。
次日傍晚,部队终于抵达同古北郊。远远就能看到城内的火光,日军的炮火正对着 200 师的阵地轰击。戴安澜的副官带着几名战士跑来,气喘吁吁地说:“周军长,日军有两个联队,还有坦克和重炮,我们快撑不住了!”
周明远登上高地,用望远镜观察战场。日军的坦克正疯狂冲锋,200 师的战士们用手榴弹和炸药包反击,伤亡惨重。“炮兵连准备!” 周明远下令,“瞄准日军的坦克集群,自由射击!”155 毫米榴弹炮立刻轰鸣,炮弹在坦克群中炸开,履带断裂的坦克歪在路边。
“冲锋!” 周明远拔出佩刀,战士们和游击队员如潮水般冲向日军阵地。m1 伽兰德步枪的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和喊杀声交织在一起,日军没想到会有援军从后方突袭,阵型瞬间大乱。戴安澜也趁机下令反攻,200 师的战士们从阵地里冲出,与周明远的部队汇合。
激战至深夜,日军终于撤退。戴安澜握着周明远的手,眼里满是感激:“多谢周军长驰援,不然同古就丢了!” 周明远摇头:“都是中国军队,理应互相支援。” 他看向远处的丛林,飞虎队的战机已经返航,夜空中只留下引擎的余音。
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检测到宿主成功驰援同古,重创日军进攻部队,完成 “险路驰援” 主线任务,奖励:飞虎队战机护航权限 x1 次、丛林作战装备 x1000 套、军功值 + ,解锁 “中缅军民联络站” 权限!】
沈雨禾带着华侨物资赶到时,战士们正在清理战场。她递给周明远一份电报:“史迪威将军来电,说你们创造了奇迹。但日军的援军正在逼近,下一场硬仗,就在曼德勒。” 周明远接过电报,看着同古城内燃起的篝火 —— 那是军民们在庆祝胜利,也是在为下一场战斗积蓄力量。
汉斯检查完坦克,走过来拍着周明远的肩膀:“下次再遇到史密斯,我一定要让他看看,我们的坦克有多厉害!” 狗剩和杨三则在给村民分发物资,孩子们拿着弹壳做的小玩意儿,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周明远站在高地上,望着热带丛林的夜空。滇缅公路的艰险、盟军的傲慢、军民的支持,都在他心里交织。他知道,同古的胜利只是开始,曼德勒的战场更残酷,但只要有这些并肩作战的战友,有滇缅公路上那股坚韧的精神,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休整三小时,向曼德勒进发!” 周明远的命令在夜空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远处的星光下,滇缅公路如一条巨龙蜿蜒在群山间,承载着希望,也承载着无数人的牺牲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