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时砚提供的“非对称谐振阻尼材料”信息,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困扰“启明星”原型机许久的耦合干扰难题。伊莎贝尔团队迅速调整设计方案,引入了这种新型材料作为关键隔离层。重新测试的结果令人振奋——场均匀度稳定达标,温控系统运行平稳,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扰被抑制到了可忽略的水平。
“深度专注舱”原型机的核心障碍被清除,团队士气大振。顾知行立刻跟进,协调供应链团队寻找该材料的可靠供应商,并着手优化生产工艺,为后续的小批量试产做准备。“启明星”计划,终于驶入了快车道。
然而,就在团队刚刚喘了口气的时候,一股来自更深、更暗水域的潜流,悄然袭来。
这次的问题,并非直接针对“普罗米修斯”业务本身,而是指向了它的源头——林微光。
周景明在一个清晨,带着一份加密简报,面色凝重地走进了林微光的办公室。
“林小姐,情况有些棘手。”他将平板电脑递给林微光,“欧洲一家颇有影响力的建筑评论周刊,刊登了一篇关于您的‘调查报道’。”
林微光接过平板,快速浏览起来。文章的标题看似客观——《“星芒”与“普罗米修斯”背后的天才:林微光博士的崛起之路》,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精心编织的暗示与引导。文章详细追溯了她从接手“星芒”项目开始的职业生涯,刻意突出了陆时砚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从沙漠基地的特殊庇护,到迪拜总部的资源倾斜,再到“普罗米修斯”项目近乎无限的授权与支持。
笔锋巧妙地将陆时砚的支持,描绘成了一种超越常规商业逻辑的、近乎个人化的“偏爱”与“扶持”。文章引用了数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前陆氏员工”的言论,暗示林微光的成功,更多是得益于“背后那座不可撼动的冰山”,而非其纯粹的个人能力。甚至隐晦地提及了早期沙漠项目中,陆时砚为她应对苏曼妮威胁所采取的“非常规手段”,试图将她的形象与某种灰色地带联系起来。
这篇报道,杀人诛心。它不去质疑技术本身,而是试图从根本上瓦解林微光作为技术领袖和商业掌舵人的独立性与公信力,将她定位成一个依赖于男人庇护和资源哺育的“幸运儿”。
“文章发布不到十二小时,已经被多家国际媒体转载,评论区的风向……不太友好。”周景明补充道,语气带着担忧,“这对您个人的声誉,以及‘普罗米修斯’的品牌形象,都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尤其会影响我们接触那些看重创始人独立精神和企业治理结构的机构投资者。”
林微光放下平板,脸上看不出喜怒,但紧抿的唇角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她不怕技术争论,也不怕商业竞争,但这种针对个人的、阴险的抹黑,让她感到一阵恶心。这无疑是苏氏的手笔,他们无法在技术和商业上正面击败她,便转而攻击她这个人。
“公关部的建议是什么?”她问,声音有些沙哑。
“常规的辟谣和律师函效果可能有限,对方用的是‘暗示’而非‘断言’。”周景明回答,“我们建议,您需要在一个合适的场合,以更强势的姿态,重新确立您的专业权威和独立形象。”
就在这时,林微光的加密通讯器响了。是顾知行。
「林总,看到了那篇报道。拙劣的伎俩,但毒性不小。我建议,将原定下个月在东京举行的‘未来城市科技峰会’的主题演讲,作为我们的回应窗口。那是亚太地区最高规格的行业舞台。」
几乎是同时,另一条信息抵达,来自陆时砚,内容依旧简短得近乎冷酷:
「噪音。无需理会。专注‘启明星’。」
两条信息,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策略。
顾知行主张主动、强势反击,在高端舞台上正名。
陆时砚则示意彻底无视,认为这是分散精力的干扰。
林微光看着这两条信息,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她理解陆时砚的逻辑,专注于自身发展,用实打实的成果让谣言不攻自破,这是最根本也最有力的回应。但她也明白顾知行的考量,在舆论场上,有时候沉默会被视为默认,尤其是在“普罗米修斯”即将进行更大规模融资和市场拓展的关键节点,创始人形象至关重要。
几分钟后,她做出了决定。
她先回复了顾知行:
「同意。立刻准备东京峰会的演讲方案,主题围绕‘硬科技创业的独立路径与长期主义’。我需要一份详细的内容策划。」
然后,她回复了陆时砚:
「明白。‘启明星’进度正常。东京峰会是一个展示技术进展的机会,我会把握好分寸。」
她没有完全采纳陆时砚“无视”的建议,也没有完全按照顾知行“强势反击”的路径。她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利用重要的行业舞台,不直接回应那篇报道,而是用更宏大的叙事、更坚实的技术进展和更自信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一个真正的、独立的林微光和“普罗米修斯”。
这是一种更高级的回应,源于对自身价值的绝对自信。
收到回复的顾知行,立刻行动了起来。而陆时砚那边,则再无音讯,似乎是默许了她的决定。
林微光站起身,走到办公室那面巨大的落地窗前。阳光洒在她身上,也照在那篇充满恶意的报道平板上。
她想起陆时砚曾经说过,苏氏不会罢休,会用更卑劣的手段。
她现在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片商业的深海,不仅有明处的风浪,更有藏在暗处、随时准备释放毒液的生物。
但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被时刻庇护的潜水者。
她正在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渔夫,不仅要适应深海的压强,更要学会识别暗流,避开毒刺,甚至……有朝一日,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猎手,反制于股掌之间。
东京峰会,将是她的下一片战场。
而这一次,她将独自站在聚光灯下,用光芒驱散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