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城的夜色,因备战而显得格外肃杀。寒风呼啸,吹得营火明灭不定,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在寂静中显得异常清晰。
帅帐内,烛火通明。谢翎、姜玖璃、朱路以及几位核心将领正对着沙盘凝神推演,气氛凝重。连续数日的准备,依旧让人感觉面对铄国大军,如同以卵击石,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
帐帘被猛地掀开,一股冷风灌入,随之闯入的是一个几乎被夜色和风沙融为一体的身影——小黑。他浑身布满尘土,衣甲上带着几处明显的撕裂和暗沉的血迹,脸上写满了疲惫,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带着一种刚从生死边缘挣扎回来的锐利与急切。
“将军!老大!”小黑甚至来不及行礼,声音沙哑急促,带着喘息,“查到了!这次铄军的主将查清了!”
帐内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谢翎抬起冰封般的眼眸:“说。”
小黑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气息,语速极快却清晰:“是铁骊!铄国太子凛萧溯风麾下头号大将,铁骊!”
这个名字如同重锤,狠狠敲在在场许多知晓其名号的将领心头。就连朱路都倒吸了一口冷气,脸色变得无比凝重。
“铁骊……”元宝喃喃道,“那个号称‘铄国铁壁’的男人?他竟然亲自来了!”
小黑用力点头,补充道:“此人治军极严,麾下‘铁壁营’悍不畏死,攻势如山崩,守势如……如铁铸一般,毫无破绽!我们的人为了靠近探查,折了三个好手……我才勉强摸到一点外围信息。”他声音里带着沉痛和后怕。
姜玖璃在听到“铁骊”这个名字的瞬间,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她的目光从沙盘上移开,仿佛穿透了帐壁,看向了遥远而血腥的过去。
重生前,在铄国东宫那些看似繁华却冰冷的岁月里,她见过这个男人。
那时她还是太子妃姜玖璃,在一次凛萧溯风招待心腹将领的宫宴上,那个如同铁塔般、沉默寡言、眼神却锐利如鹰的男人就坐在下首。他与其他阿谀奉承的将领不同,只是沉默地饮酒,周身散发着一种经历过无数血战的、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席间,凛萧溯风曾带着几分得意的口吻向她介绍:“爱妃,这便是孤的肱股之臣,铁骊将军。有他在,可抵十万雄兵。”
她还记得,东宫的侍女们私下闲聊时,也曾带着敬畏又恐惧的语气提起过这位将军的传说——如何为凛萧溯风平定内乱,如何踏平周边小国,如何用极其残酷的手段镇压一切反抗,是凛萧溯风手中最锋利、最无情的一把刀。
那些模糊的记忆碎片瞬间变得清晰无比。这不是一个靠小聪明、小计谋就能对付的对手。他经验丰富,意志坚定,统帅的是一支真正的虎狼之师。
姜玖璃缓缓闭上眼,再睁开时,眸中已是一片沉静到极致的冰冷,仿佛所有的情绪都被冻结了起来。她轻轻吐出一口气,声音不大,却让帐内瞬间安静下来。
“小黑你辛苦了,消息至关重要。”她先肯定了小黑用命换来的情报,然后看向谢翎和众人,语气沉重却无比清晰,“铁骊此人,我……略有耳闻。正如小黑所言,他是凛萧溯风的绝对心腹,勇猛善战只是其一,更可怕的是其治军之严、用兵之稳。他打仗,不求奇险,善用阳谋,以绝对实力碾压。想要用对付部落联军那些离间、诱敌的策略对付他,恐怕难如登天。”
她的话,像一块巨石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原本就凝重的气氛,此刻几乎令人窒息。
谢翎的眉头紧紧锁死,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沙盘边缘,发出沉闷的嗒嗒声。他自然听过铁骊的凶名,此刻得到确认,心情更是沉重。面对这样的对手,再加上一个拖后腿的袁璩……
沉默良久,谢翎冰冷的声音打破沉寂:“是场硬仗。”
简简单单四个字,却道尽了所有的严峻。
姜玖璃点了点头,目光扫过沙盘上代表袁璩那八万大军的标记,那双沉静的眸子里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有无奈,有嘲弄,但也有一丝最后的、微弱的期望。
“如今,”她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别无选择的冷静,“只希望……袁璩带来的那八万‘精兵’,关键时刻……能稍微发挥点作用,哪怕……只是能吸引铁骊的一部分注意力,或者……能多抵挡一阵子。”
她的语气里没有多少信心,更像是一种基于现实的最底线期望。指望袁璩主动出击、创造奇迹无异于痴人说梦,但哪怕他们像一块石头一样摆在后面,或许也能让铁骊在全力进攻朝城时,稍微有那么一丝顾忌。
帐内再次陷入沉默。所有人都明白,这将是一场实力悬殊、极其残酷的消耗战。所有的计谋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显得苍白,最终能依靠的,或许只有谢家军自身的意志,以及那一点点不可预测的……运气了。
谢翎猛地抬起头,眼中所有的犹豫和沉重都被压下,只剩下冰冷的决绝:“传令下去,按第二套方案,加固城防!所有储备箭矢、滚木礌石,全部就位!告诉谢家军,准备死战!”
“是!”众将领轰然应诺,带着悲壮的气势,迅速散去执行命令。
帅帐内,只剩下谢翎和姜玖璃。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以及一丝绝不后退的坚定。
真正的考验,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