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工作室的新办公区刚启用半年,开放式楼层里原本象征协作的玻璃隔断,如今却成了部门间的隐形壁垒。周三下午的管理层会议,气氛比窗外的梅雨季还要沉闷——长条形会议桌两端,摊着散落的项目文件,投影屏上正显示着上周的部门协作数据:设计部与技术部的需求对接延迟率高达35%,市场部提交的用户反馈,在研发部的待处理列表里躺了整整五天。
陆岩是第一个打破沉默的,他把手里的《镜界迷城》续作方案往桌上一摔,纸页边缘被攥得发皱。原本总是带着温和笑意的脸上,此刻眉头拧成了疙瘩,下巴上冒出的青色胡茬没来得及刮,显得有些焦躁:“上周市场部说玩家想要‘快节奏剧情’,这周又要加‘慢镜头情感戏’,改来改去,我们创作组快成了数据的傀儡!”他指着方案里被红笔圈掉的“古镇雨巷”情节,声音拔高了几分,“这个场景我磨了三个月,就因为数据说‘年轻玩家停留时长短’,就要砍掉?创作不是算数学题!”
坐在对面的苏瑾立刻接话,她穿着剪裁利落的职业套装,指尖在平板上快速划动,调出一组市场落地数据,屏幕光映在她精致的妆容上,语气带着职业经理人的冷静:“陆岩,我理解你的坚持,但去年我们推的‘文化向dLc’,就是因为太理想化,在海外市场的下载量连预期的一半都不到。技术部做的‘实时天气系统’确实惊艳,但玩家反馈‘加载太慢’,最后还不是要回炉重造?”她顿了顿,目光转向秦涯,“还有研发预算,每次申请都要走三四个部门签字,等批下来,竞品的新技术都已经上线了。”
秦涯推了推滑到鼻尖的黑框眼镜,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上的“方舟”平台研发预算表,表格上密密麻麻的审批签字栏空了一大半。他平时话不多,此刻却难得皱起了眉:“‘多语言文化适配’需要专门的算法团队,预算申请交上去两周了,还在‘跨部门评估’。现在硅谷那边的实验室都在抢时间,我们再这么拖下去,别说领先,能跟上都难。”他把预算表往桌中央推了推,纸张摩擦声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我需要更独立的研发决策权,至少核心技术方向,不能因为‘市场不确定’就搁置。”
林曦坐在主位上,指尖轻轻按着太阳穴,目光扫过争执的几人,又落在会议室墙上挂着的老照片——那是织梦刚成立时,十几个人挤在小办公室里,围着一台电脑欢呼的场景。那时没有复杂的流程,没有部门壁垒,一个想法说干就干。可现在,公司从15人扩到了300人,业务从单一游戏延伸到“方舟”平台、海外发行,早期扁平的管理模式,像一件不合身的旧衣服,裹得人行动维艰。
她抬手打断了争执,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不是创作太理想,也不是市场太现实,是我们的管理跟不上公司的脚步了。”她起身走到投影屏前,在“工作室”三个字上画了个叉,旁边写下“现代化集团企业”,“从今天起,我们要做三件事:第一,成立‘创作委员会’,陆岩牵头,市场、技术派代表参与,既要听数据,更要保创意;第二,给研发部设立‘核心技术专项预算’,秦涯直接对我负责,不用再走多层审批;第三,苏瑾牵头搭建‘跨部门协作平台’,所有需求对接线上留痕,延迟超过24小时自动预警。”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陆岩捏着方案的手慢慢松开,秦涯眼底闪过一丝亮光,苏瑾也收起了平板上的争执数据。林曦看着他们,又望向窗外——雨不知何时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办公区的玻璃幕墙上,映出一片明亮。她知道,这场从“工作室”到“集团企业”的变革,不会一帆风顺,但织梦要走得更远,就必须先打破眼前的管理瓶颈,让灵活的创意,在规范的框架里,长出更有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