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曦约沈哲见面的地方,不是咖啡馆,而是沈哲那间藏在写字楼顶层的私人办公室。推开门时,夕阳正透过整面落地窗斜切进来,把书架上的书脊染成暖金色——书架最下层,竟摆着一个织梦早期的《镜界迷城》demo光盘,外壳已经有些磨损,显然被反复拿放过。
沈哲坐在真皮沙发上,手里捏着杯威士忌,冰块在杯壁撞出轻响。听到动静,他抬眼看向林曦,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没有意外,反而带着几分藏不住的赞赏:“我就知道,你不会选那条容易走的路。”
林曦在他对面坐下,指尖攥着刚整理好的“应对方案”草稿,纸上画满了问号。“但接下来的路,可能比我想的更难。”
“难,才说明走对了。”沈哲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眼神变得锐利而务实,“既然选了坚守,就要把‘盾’筑得够厚,把‘后路’铺得够稳。”他伸出三根手指,每说一条,就屈起一根,语气斩钉截铁。
“第一,技术要焊死在自己手里。”沈哲的目光落在窗外,却像能穿透墙壁看到秦涯的技术室,“秦涯团队必须立刻做三件事:一是给核心算法加三重加密,底层架构用物理隔离——服务器断网,关键代码写在离线硬盘里,锁进保险柜,钥匙只有秦涯和你两个人有;二是把非核心的技术模块拆分出去,就算真被要求‘监管’,也只给外围接口,绝不能碰底层逻辑;三是让核心技术人员签署竞业协议和保密协议,不是防他们走,是防有人用手段逼他们交东西——必要时,我可以介绍最靠谱的律师团队。”
林曦飞快记在草稿上,笔尖顿了顿:“如果他们强行要技术资料呢?”
“那就硬刚。”沈哲语气冷了几分,“技术是你们的核心资产,受法律保护,只要没留下任何‘违规’的把柄,他们没那么容易强取豪夺。但前提是,你们自己先把‘保护罩’拉满,不能给人可乘之机。”
“第二,把鸡蛋分去海外的篮子。”沈哲拿起桌上一份海外游戏平台的资料,推到林曦面前,“我已经帮你牵了线,Steam和Epic的亚洲区负责人,下周会来上海,你让苏瑾带着《镜界迷城》的海外版demo去谈——不用急着上线,先签‘意向合作’,把关系搭起来;另外,我联系了一家加拿大的互动叙事工作室,他们对秦涯的AI技术很感兴趣,愿意谈联合研发,你让秦涯准备一份技术白皮书,重点讲‘情感逻辑’,避开敏感的‘认知引导’——海外市场不仅能帮你们赚外汇,更重要的是,一旦国内环境收紧,海外的合作和用户,能成为你们的‘护身符’,没人会轻易动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司。”
林曦看着资料上的合作意向,心里稍稍安定——这正是苏瑾之前提过的“退路”,如今有沈哲牵线,走得会更稳。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抓牢恒星的辫子。”沈哲的声音压得更低,眼底闪过一丝深邃,“你以为恒星当年对你的打压,只是商业竞争?我查过,他们背后的资本,和现在想收编你的‘基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恒星当年做的那些脏事——阴阳合同、数据造假、甚至可能涉及用户信息泄露,这些都不是简单的商业问题。”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密封的文件袋,推给林曦:“这里面是我当年和恒星博弈时,收集的一些边角料——有他们和平台签的阴阳合同副本,还有一份匿名举报信,说他们为了冲业绩,伪造过用户数据。你让苏瑾牵头,联合陆岩,再深挖——陆岩当年和恒星的编剧打过交道,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内幕;苏瑾去联系以前恒星的老员工,许以好处,总能撬出点东西。”
“为什么要抓恒星?”林曦不解。
“因为在更高的棋局里,没有绝对的敌人,只有可以利用的棋子。”沈哲的语气带着几分过来人的冷冽,“如果有一天,那股力量真的要动你们,手里握着恒星的黑料,就等于握了一张谈判牌——你可以告诉他们,逼急了,大家鱼死网破,恒星的问题一曝光,牵扯出的,可不只是一个公司,还有他们背后的人。这叫借力打力,也是在这种局里,唯一的自保之道。”
林曦接过文件袋,指尖触到袋口的密封胶,只觉得沉甸甸的——她终于明白,和恒星的恩怨,早就不是“报复苏仇”,而是织梦能否活下去的关键筹码。
离开沈哲办公室时,夜色已经浓得化不开。城市的霓虹透过车窗映在林曦脸上,忽明忽暗,像她此刻的心情——有沈哲的指点,心里多了几分底气,却也更清楚,接下来要走的,是一条步步惊心的路。
回到织梦时,已是凌晨一点,办公楼却依旧亮着灯。秦涯的技术室里,灯光透过玻璃门照出来,隐约能看到他和几个核心工程师围着电脑,屏幕上是滚动的加密代码,桌上摆着好几个贴了“保密”标签的硬盘;隔壁的会议室,苏瑾正对着电脑,和海外平台的负责人开视频会议,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写满了英文备注;陆岩的办公室里,灯也亮着,他正翻着一叠旧文件——那是当年恒星和织梦谈合作时的合同副本,指尖在“独家授权”“违约赔偿”等条款上划着红线,旁边放着沈哲给的匿名举报信,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
林曦站在走廊尽头,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突然安定下来。风暴或许会来,但她不是一个人在扛——秦涯在守技术,苏瑾在铺后路,陆岩在找筹码,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织梦。
她走到自己的办公室,拿出沈哲给的文件袋,和桌上的“应对方案”放在一起。窗外,乌云慢慢压了下来,遮住了月亮,风拍打着落地窗,发出沉闷的声响,像暴雨来临前的预兆。
林曦翻开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坚守,不是蛮干,是带着铠甲前行。”
第三卷的最后一页,停在了这个深夜。织梦工作室的灯,亮了一整夜,像黑夜里的一点星火——它曾在商业竞争的硝烟里燎原,如今又要在更复杂的棋局里,顶着山雨欲来的风暴,守住自己的光。阶段性的成功已成过往,眼前的十字路口,一边是唾手可得的资源与被收编的命运,一边是布满荆棘却能保持独立的险途。
未来的路,注定没有坦途。但织梦的人,已经握紧了手里的“盾”与“刃”——技术是盾,初心是刃,而那些藏在暗处的筹码与海外的退路,是他们在风暴里,唯一的回旋余地。山雨欲来,风已满楼,第三卷的帷幕,就在这紧绷的氛围里缓缓落下,只留下一个悬念:织梦的星火,能否在即将到来的暴雨里,燃得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