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磐石营地笼罩在星光与阵法光晕交织的清辉之下。
林风并未留在静室,而是悄然来到了营地东侧一处僻静的山崖。此地视野开阔,远离喧嚣,是观星的绝佳位置。山崖上有一块平整的巨石,正是他选定的实践场所。
他盘膝坐于巨石之上,并未立刻开始行功。而是先仰头望天,【衍瞳】在夜色中微微闪烁,结合《星辉录残篇》中的记载,观察着天穹之上的星象。
今夜天气晴朗,银河横亘,繁星璀璨。东方,青龙七宿的角宿隐隐泛着青光,主生机与萌发;西方,白虎七宿的奎宿星光略显肃杀;而中天之上,北斗七星勺柄所指,正缓缓偏移,预示着季节与地气的流转。
“星移斗转,地气随之……果然玄妙。”林风心中有所感悟。他选择此地,正是因为根据星象推断,今夜子时,此处地脉之气会与东方角宿星力产生一丝微弱的交感,虽极其淡薄,但正适合他进行初步尝试。
子时将至,林风收敛心神,双手掐诀,缓缓运转《蕴衍诀》。他没有直接去刺激厄印,而是先以自身精纯的筑基灵力,在周身构筑起一个更加凝实、范围更小的“衍灵场”。
这一次,他尝试将一丝对星象运转的感悟融入其中。意念观想东方角宿的生机星力,引导“衍灵场”的频率与之隐隐契合。
整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需要对自身灵力有入微的掌控,以及对星象气机有敏锐的感应。若非他筑基后神识大涨,又初步研读了星象典籍,绝难做到。
渐渐地,他周身尺许范围内的“衍灵场”不再是无形的灵力波动,而是泛起了一层极其淡薄、几乎肉眼难见的微光,与天上角宿的星光遥相呼应,产生了一种玄妙的共鸣。
时机到了!
林风心念一动,小心翼翼地引导这层经过“星力”调和的“衍灵场”,缓缓靠近胸口的变异厄印。
与上次单纯的灵力包裹不同,这一次,当“星辉衍灵场”触碰到厄印的瞬间——
嗡!
厄印的反应不再是单纯的排斥或躁动,而是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悸动!那暗金色的龙煞纹路似乎对那丝生机星力有所感应,微微亮起;而天劫银纹则依旧保持着它的刚正,对星力来者不拒;唯有那本源魔煞,对星力隐隐排斥,但也被龙煞与银纹的微妙变化所牵制。
三种能量在厄印内部,因为这一丝外部引入的“星机”,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更加活跃且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
“有效!而且效果比预想的更好!”林风心中振奋。他感觉到,厄印不仅没有反噬,反而像是一个久旱逢甘霖的复杂机器,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润滑”和“调和”!虽然远未到被控制的程度,但那种无时无刻不在侵蚀心神的隐晦压力,似乎减轻了微不可察的一丝!
他不敢大意,维持着这种微妙的状态,细细体会着气机变化,并尝试以神识为笔,以“衍灵场”为墨,极其轻柔地在厄印边缘勾勒,引导着那一丝平衡之力缓缓流转。
这不再是简单的包裹,而是初步的“理气”尝试!
时间一点点流逝,月上中天,又缓缓西斜。
林风全身心沉浸在这种奇妙的“星夜衍灵”状态中,物我两忘。他周身那层微光与天上星光交相辉映,仿佛与这片天地融为了一体。
他并未察觉,在远处营地的一座阁楼顶端,两道身影正静静地注视着他所在的山崖。
正是守阁长老墨渊与宗主玄矶真人。
“此子……果然不凡。”墨渊长老抚须轻叹,眼中闪烁着惊叹的光芒,“竟能引动星机,调和己身。观其气韵,似在尝试一种老夫都未曾见过的……平衡内息之法?”
玄矶真人目光深邃,缓缓道:“他身上的秘密,恐怕比我们想象的更深。不过,此子心性坚毅,知恩图报,于我宗有功无过。他越强,对我地衍宗而言,未必是坏事。”
“宗主所言极是。”墨渊点头,“只是,他这般动静,虽极其微弱,但恐怕瞒不过一些有心人……”
玄矶真人淡淡道:“无妨。磐石营地,还轮不到外人撒野。况且,也该让宗内某些人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天才,免得终日坐井观天。”
两人的对话,暗示着营地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而林风的出色,正在无形中搅动着一些潜流。
山崖上,林风缓缓收功。持续数个时辰的“星夜衍灵”,让他神识消耗巨大,脸色微微发白,但精神却异常振奋。
这一次尝试,成功验证了结合星象进行“衍灵”的可行性,并且效果显着。他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能够主动影响甚至有益于厄印的道路!
“这条路,走得通!”林风仰望星空,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坚定。
他并不知道,今夜这次小小的成功,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其涟漪,正开始向更远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