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点半的时候,校园里传来了早上第二次铃声,这次铃声的响起,是提醒同学们该去食堂吃早点了。
张宇和李娟几乎同时停下了背诵,他们都感觉到喉咙有些干涩,后背也因为长时间坐着而有些僵硬。
张宇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脖子,发出轻微的“咔嚓”声。
李娟则揉了揉眼睛,把笔记本和小册子放进书包里,对张宇说:“走吧,去食堂吃早点,今天得吃点饱的,不然上午考两门科目,肯定会饿。”
张宇和李娟两人收拾好东西,并肩朝着新食堂的方向走去。
操场上的其他同学,听到铃声后,也都收拾了书本,三三两两的朝着食堂方向走去,有朝新食堂方向走去的,也有朝着旧食堂方向走去的。
路上遇到了不少同学,大家都背着书包,手里拿着书本,一边走一边讨论着今天的考试,脸上带着些许紧张和期待。
有些同学看到张宇和李娟,还会主动打招呼:“张宇,李娟,你们也去食堂啊?今天语文考试,你们有没有复习好古诗文默写?”张宇笑着说:“差不多了,你们也别太紧张,正常发挥就行。”
食堂里已经挤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包子、馒头、豆浆和油条的香气。窗口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同学们拿着饭卡,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今天要吃什么。
张宇和李娟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张宇去排队买早点,李娟则拿出纸巾擦了擦桌子。不一会儿,张宇端着两盘早点回来了——一盘里有两个肉包、一个鸡蛋和一杯豆浆,另一盘里是一个菜包、一个馒头和一杯牛奶。“知道你喜欢吃肉包,给你买了两个肉包子,还加了个鸡蛋,你早上背书费脑子,得多吃点。”张宇把肉包那盘推到李娟面前,自己拿起一个菜包啃了起来。李娟笑着说:“你也一样,上午考语文和生物,都是费时间的科目,你也得多吃点。”两人一边吃着早点,一边小声讨论着语文考试可能会出的作文题目。“我觉得可能会出关于‘青春’或者‘成长’的题目,”张宇喝了一口牛奶,“上次模拟考就考了‘青春的选择’,这次说不定会换个角度,比如‘青春的奋斗’。”李娟点点头:“我也觉得,我昨天还看了几篇关于‘青春奋斗’的范文,准备了几个素材,比如袁隆平年轻时研究杂交水稻的故事,还有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经历。”
吃完早点,已经快八点了,两人赶紧收拾好东西,朝着教室走去。路上的同学越来越多,大家都加快了脚步,生怕迟到。教学楼里传来了上课铃声,不过今天不是上课,而是考试的预备铃声。张宇和李娟走到教室门口时,看到班主任已经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摞准考证,正在给同学们分发。“张宇,李娟,你们来了,赶紧把准考证拿好,进教室找自己的位置坐下,把书包放在讲台旁边,只带笔和橡皮进去。”班主任笑着递给他们两张准考证,上面贴着他们的照片,写着考场和座位号。两人接过准考证,对班主任说了声“谢谢老师”,然后走进教室,按照准考证上的座位号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张宇的座位在第三排靠窗户的位置,李娟的座位在第四排靠过道的位置,刚好在他的斜后方。两人放下书包,拿出笔和橡皮,坐在座位上,等待着老师发试卷。
就这样,考试的时间很紧迫,从早上八点开始,一直到晚上九点结束,中间除了吃饭和短暂的休息时间,几乎都在考试。而且按照学生选择的文理科分开考试,文科班的学生考历史、地理、政治,理科班的学生考物理、化学、生物,即使是同一个班的同学,也很可能因为所选择的不同而被分开。
张宇班的王浩,也是同一个宿舍的同学,平时两人关系很好,但王浩选择了文科,这次考试就被分到了另一个教室去考试,早上在食堂遇到时,王浩还开玩笑说:“张宇,咱们这算是‘文理殊途’了,等分班后,说不定就不在一个班了,以后要多关照啊。”张宇当时笑着说:“放心吧,不管在不在一个班,咱们还是好朋友,有空还可以一起去打篮球。”教室里的同学们都在小声地交谈着,有些同学在翻看自己的笔记,有些同学在闭目养神,还有些同学在互相打气,整个教室弥漫着一种既紧张又期待的氛围。
张宇和李娟被安排在同一个考场,他们俩都在一班教室——也就是他们这高二一整学年要上课的教室,这让他们感到很亲切,也稍微缓解了一些紧张情绪。
在开始答题前,张宇回头看了一眼李娟,正好对上她的目光。李娟朝着他笑了笑,做了个“加油”的手势,张宇也笑着点了点头,回了她一个“没问题”的手势。两人相互还鼓劲打气,虽然没有说话,但彼此的眼神里都充满了鼓励和信任。
张宇知道,李娟平时考试容易紧张,尤其是遇到重要考试,手心总会出汗,有时候甚至会因为紧张而发挥失常。所以这次考试前,他特意找李娟聊了好几次,给她讲自己的考试经验,告诉她不要太在意结果,只要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行。李娟也很听他的话,这几天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心态,早上见面时,张宇就发现她的状态好了很多,脸上没有了往日的紧张,取而代之的是从容和自信。
八点一到,监考老师拿着一摞试卷走进了教室。老师是从其他班过来的,张宇认识但并不熟悉,但看起来很和蔼。他走到讲台上,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考试规则:“请同学们认真对待这次考试,不要交头接耳,遵守考场纪律,其他的话我不说了,因为你们都考过很多次试了。把电子学生证关机了,要不中途发出声音影响考试。考试过程中,不许说话,不许偷看别人的答案,不许传递纸条……”老师强调着。
等同学们都按照要求做好后,老师开始分发试卷。试卷从第一排开始,依次往后传,张宇拿到试卷时,感觉试卷还带着印刷厂的油墨味,纸张很厚实,印刷得很清晰。他先看了一眼试卷的页数,确认没有缺页,然后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因为语文的题量大,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五个部分,所以考两个半小时,这对同学们的体力和耐力都是一种考验。
他们都认真的审题,做的很仔细。张宇先从选择题开始做起,每一道题都读得很慢,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生怕因为看错题目而丢分。第一题是考查字音字形,题目里给的几个选项都是平时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比如“绯闻”的“绯”容易读成“fěi”,“迫不及待”的“及”容易写成“急”。张宇在心里把每个字的读音和写法都过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在答题卡上涂上正确的选项。填空题考查的是古诗文默写,一共六道题,都是课本上要求背诵的重点句子,比如《登高》里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赤壁赋》里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张宇一边默写,一边在心里检查有没有错别字,比如“萧萧”容易写成“潇潇”,“沧海”容易写成“苍海”,他都仔细核对了一遍,确保每个字都写正确。
古诗词填写部分,有一道题是理解性默写,题目是“《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张宇记得这句话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他还是在心里想了想这句话的上下文,确认没有记错,才工工整整地写在答题卡上。
古文阅读考的是《史记》里的一段节选,讲的是项羽的故事。张宇先把原文通读了一遍,理解了大致的意思,然后开始做后面的题目。题目考查的是实词解释、虚词用法、句子翻译和内容理解,每一道题他都仔细分析,结合平时积累的知识点,逐一解答。
现代文阅读是一篇关于“故乡”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故乡的风景和人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张宇一边读,一边在文中划出关键的句子和段落,分析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手法,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组织语言进行回答。
作文题目是“那一刻,我长大了”,张宇看到题目时,心里暗暗高兴——他昨天刚好复习了类似的作文素材。他先在草稿纸上列出了作文的提纲,开头用环境描写引出事件,中间详细描写自己第一次独自照顾生病的妈妈的经历,结尾点明自己从这件事里学会了责任和担当,从而感受到自己长大了。整个写作过程很顺利,他一气呵成,写完后还仔细检查了一遍,修改了几个不通顺的句子和错别字。
就这样,两个半小时结束了,监考老师宣布停止答题,同学们都停下了手中的笔,开始整理自己的答题卡和试卷。有些同学还在恋恋不舍地修改着答案,直到老师走到身边,才不情愿地把试卷交上去。大家上交了答题卡和试卷后,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疲惫但轻松的笑容。
老师把试卷收齐后,放在讲台上整理好,然后宣布:“中途休息十分钟,十分钟后开始下一门生物考试,请同学们抓紧时间去厕所或者喝水,不要走远。”
说完,老师拿着答题卡走出了教室,到办公室交差去了。
“咋样,这些题是不是感觉很简单,百分之九十五的都是假期咱俩在家里做过的。”张宇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走到李娟跟前,笑呵呵的说道。他看到李娟正在收拾自己的文具,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知道她这次考得不错。
李娟抬起头,眼睛弯成了月牙,笑着说道:“嗯嗯,是啊,还得感谢你,你的学习计划很重要。假期你给我们制定的语文复习计划,每天背多少古诗文,做多少阅读题,写一篇作文素材,我都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了,这次考试的很多题,都是计划里涉及到的。”这时丝毫看不到她的紧张,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自信。她从书包里拿出一瓶矿泉水,拧开盖子喝了一口,继续说:“尤其是作文,我写的是第一次自己去菜市场买菜的经历,你上次说作文要写真实的事情,这样才能打动人,我就按照你说的,把当时的场景和自己的心情都写进去了,感觉写得还不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咱们平时还得多读,语文的学习就是整个的积累过程。”张宇说道,他靠在李娟的桌子上,拿起她的语文试卷看了一眼,上面的字迹依旧工整,“你看你这试卷写的,比我的还清楚,阅卷老师肯定喜欢。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下午还有数学和化学,晚上还有英语,都得认真对待。”
李娟点点头,把矿泉水瓶放在桌子上,说:“嗯嗯,等会生物考完,咱们就赶紧去吃饭,重点把晚上的英语复习一下。英语的听力和完形填空是我的弱项,中午吃完饭,我想再听一套听力,做几篇完形填空,你也一起吧?”
“好的,那就咱俩考完走快点,争取早点吃完饭,早点回教室复习。”张宇说道,他看了看时间,休息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分钟,“我回到座位去了,老师快要来发生物试卷了。”
李娟点点头,把书包放在地上,也坐回自己的座位上,拿起生物课本,开始翻看里面的重点知识点,嘴里小声念叨着“细胞的结构”“遗传的基本规律”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