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一看到信,她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没经历过大事的她也能猜到丈夫遇到了麻烦,慌慌张张跑到前院找父亲商量。
刚下班的娄景祥看完信,狠狠骂了女儿一顿,
然后说出自己的猜测:
一是有人针对李适。
二是对方显然是想通过他们来威胁李适,否则他不会留下这样的话。
三是李适是担心他们的安全,怕连累他们无法回家。
娄小娥听完后突然明白。
“我终于知道他为什么故意和我吵架,还躲着不回家,原来是为保护我和这个家。”
娄小娥陷入深深的自责。
“我早说过别整天疑神疑鬼,真有事你能发现吗?傻丫头,现在李适没事还好,就算将来有什么事,你也得学会忍耐。过日子有时候就得装糊涂。”
娄母在一旁安慰女儿。
“爸,我们该怎么办?我想帮他也帮不上,不知道该怎么做。”娄小娥急得直掉眼泪。
“报警!”娄景祥坚决地说。
“报警?”娄母和娄小娥都有些犹豫。
“要相信国家和警方的能力。现在就跟我去找张所长,越快越好,别出岔子。”
在吴妈和钟万海的陪同下,娄景祥带着妻女去了派出所。
张所长立刻迎出来,这是那位新贵的家属。
听完来意后,张所长表示案件已经处理,嫌疑人已经被抓住,正在审讯中。
听到嫌疑人已被关押,五人终于松了口气。
张所长说午饭后就会对两名嫌疑人进行突击审讯,最快今晚,最迟明天就能 ** 大白。
娄小娥想到自己和李适被人陷害,气愤不已,非要看看幕后 ** 是谁。
可当她看到牢房里的壹大妈和贾张氏时,整个人愣住了。
她忍不住叫道:“你不是瘫痪在床上吗?原来你这个老东西一直在装病!”
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让所有人都被蒙在鼓里。
每个人只能靠猜测去推测 ** 。
娄小娥也不例外,所有的误会无论是否合理,此刻都显得情有可原。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对丈夫太不了解了。
张所长出于好意,将录音播放给五人听,所有误会顿时烟消云散。
五人回到家中,聚在中院等李适回来一起吃饭。
此时,李适已经来到协和医院,在午休时全院去食堂的空档。
他提前进入礼堂,把准备好的药品和药材整齐地放在讲台后面,堆得满满当当。
不料张晓雯突然推门而入。
虽然心里不愿意,但她想起李适那张狰狞的脸和过去的经历,还是鼓起勇气开口。
“李顾问,我们以后别再联系了。”
她原本以为会遭到责骂或威胁。
但李适神色平静,依旧从容不迫。
反倒是张晓雯脸色不断变化。
从她走进礼堂的那一刻起,李适就已看穿她的心思。
“好,我不会纠缠你。”
李适说完微微一笑,继续整理药品。
刚好有几个提早回来的护士,听到了两人的对话。
课程还没开始,分手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医院。
“听说了吗?李顾问和张晓雯分手了。”
“真的假的?才在一起不到三天。”
“那我们不是更有机会了?”
“谁要是能拿下李顾问,得请大家吃饭。”
坐在最后一排的张晓雯把这些话全都听进耳朵里。
她暗自冷笑:既然你们这么喜欢,那就去招惹他吧,到时候有你们哭的时候。
张晓雯渐渐感到一丝后悔,自己已经是他的女人了。那些亲密举动是不是太冲动了?之前的坚持和痛苦难道都白费了吗?
想到这里,李适除了那个怪癖,其他方面都十分优秀——年轻有为、医术高明、富有慷慨、英俊浪漫。自己是不是太娇气,连一点苦都不能吃?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讲台上突然传来李适的声音。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大家都回味着这句话。张晓雯心里乱成一团:他是在暗示我吗?
下午发放药品时,张晓雯一直心不在焉。等她回过神来,礼堂已经空无一人,早上还围着她的姐妹们也都不见了。
水木胡同的严家院落里,穆婉秋一直在门口等着。看到李适慢悠悠走来,她眼中露出欣喜。院子里人很多,李适费力地穿过人群来到严佩清身边,大大咧咧地坐了下来。
穆婉秋抿嘴轻笑,递给他一个苹果。李适毫不客气地咬了一口,模样洒脱不羁。“小师妹,师父跟他们说什么这么热闹?”“都在夸你的诗呢。”穆婉秋低声回答。
“李适,有没有新作品?”严佩清问道。李适起身拱手:“各位师长好,**李适。回师父,刚才偶得一首。”
《诗酬》
青石案前墨痕新,严师捋须笑着点头:“没写‘夏’字却尽得**,李生此作甚妙。”
四座赞叹声还未停,严佩清已从袖中取出几封名帖:“各位朋友都希望你去家中做客。”
李适轻轻一挥衣袖,向满堂师长团团作揖:“等忙完手头事,一定登门拜访。”
忽然,一阵浑厚笑声响起,只见朱门钱掌柜捧着诗册道歉:“没有经过许可就刊印了贤侄的好诗,实在抱歉。”
“叔父抬爱,小侄愧领。”少年深深鞠躬。
邻座书肆的张老板趁机请求:“可否让我多印些售卖?”话音未落,却听李适挑眉问道:“不知稿酬多少?”满堂顿时哄笑起来。
看到张老板额头冒汗,李适忽然正色道:“稿费暂存在叔父那里,如果周转困难,随时可以取用。”
“真是义士!”钱掌柜拍手称赞。张老板眼眶微红,握着少年的手说:“等生意好转,一定连本带利……”
“是否需要应急银两?”李适已经从荷包中掏出银票。
“使不得!”张老板连连摆手,檐外蝉鸣穿过盛夏的阳光。
瘦高个急忙摆手拒绝,已经欠着稿费未付,再收晚辈的钱实在说不过去。
他今天开口求助,其实是受了圆滚滚的启发。圆滚滚印完书后免费赠送给同行,分文不取。作为半个文化人,他看得出李适的诗集一旦发行必定风靡全国。这或许能帮他渡过难关,但此举已让在场众人不齿。
没想到李适主动问道:“这位叔叔,您的书店需要赞助吗?”
李适要经商?在座都是文人,连开书店的瘦高个都备受排挤。文人重名轻利,一向看不起商人。文坛新星还没成名就投身商海,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贤侄,我不能连累你,合作的事千万不能做。”瘦高个明白其中利害,不想拖累刚刚帮过他的李适。
李适神色严肃地说:“合作不是为了赚钱,我不拿分红。第一,是帮您,因为您做事有原则;第二,是帮我自己,书店卖我的作品能提高知名度;第三,是为国民,如今文盲很多,我们文化人若再不推广教育,文坛必将衰落。”
这话引发了热烈讨论:
“我们是不是太保守了?”
“李适说得对,就冲这份公益心,我支持他!”
“终于有人为我们说话了,我们一直在默默为扫盲事业努力。”
在场的书商们被深深打动,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崇高,对李适心生感激。
“谢谢你为我们发声,不知你打算怎么合作?我一定全力配合。”瘦高男子拱手作揖,郑重承诺。
“我想创办一家免费图书馆,让更多人能无偿获取知识,沐浴文化之光。资金由我独自承担,麻烦叔父负责日常运营,多担些事。”李适坦诚地说出计划。
“你是想买下我的书店?”瘦高男子眉头微皱,猜不透李适的真实想法。
“不是收购,是合作。我会给予合理补偿,毕竟生活不易。此外,我会拨专款用于图书馆运营,包括您和其他员工的薪资。馆藏书籍必须严格筛选,杜绝低俗读物。我们只传播文化,不取悦大众!阅读完全免费,不接受任何捐赠或赞助。坚持文人风骨,共筑强国之梦!少年强则国强,文化兴国!”
李适这番话落下后,会场短暂沉默,三秒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少年强则国强!文化兴国!”的呼声此起彼伏,文人士子无不热血沸腾,齐声高呼。这是龙国文脉的传承,是文人风骨的体现!
“恭请恩师赐名!”李适躬身行礼。
“恭请严公赐名!”全场肃立,深深行礼。
“龙文书馆”四个字铿锵落地。
办完千叟宴后,李适带着穆婉秋去接即将下班的冉秋叶。
穆婉秋打趣说,自己和冉秋叶是待遇最好的员工,下班还有专车接送。
说笑间,他们来到轧钢附小门前。
正是放学时间,校门口空无一人,完全没有后世家长接孩子的热闹景象。
趁穆婉秋去方便时,李适叼着烟蹲在校门口,悠闲地开启了系统盲盒。
他先开了4个黑铁补偿包和17个普通暴击包,获得8500元现金、8500积分、份套餐,以及各类生活物资各85吨。
接下来的四个黑铁包接连开启,爆出了2000万元现金、2000万积分、4000万份套餐以及各类物资各20万吨。
李适将之前积攒的2000万份套餐和这次获得的4000万份套餐全部兑换成了6000余万积分。有了系统商城,他随时都能兑换更高级的餐食,便不再囤积普通套餐。
一支烟的工夫转瞬即逝。
穆婉秋竟和冉秋叶一同归来,原来这丫头半路去接了冉秋叶。见两人相处融洽,李适也就放下了心。
三人正说笑间,在中院被拦住了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