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西西隆里想以此为筹码谈判,可刘耕压根不接招。若放任他离去,大汉帝国大军压境,奥地利帝国能否抵挡尚未可知。自骑兵与步兵一战后,奥军士气低迷,听闻要与大汉交手,无不胆寒。
“刘耕陛下,请留步!”西西隆里急忙喊道。
刘耕驻足,却未回头,只是冷冷扫视满殿**与族长,嗤笑道:“今日我来,是给你们机会——要么臣服,要么开战!”
话音落下,他目光如刀,众人羞愧低头。
奥地利联盟如今劣势尽显,连谈判的资格都没有。大汉帝国只需稍费力气,便能轻易覆灭他们。
见众人反应,刘耕嘴角微扬:“我的仁慈,不是你们讨价还价的资本。大汉帝国,不接受有条件投降!”
说罢,他再度迈步离去。
就在刘耕即将抬步离开之际,西西隆里突然再次出声挽留。
\"刘耕陛下,请稍等!\"
见刘耕停下脚步,西西隆里长叹一声,随即说道:\"您应该清楚,整个联盟并非仅由我们奥地利帝国掌控,此事关系重大,还需征询各方意见。\"
这番话无疑表明了奥地利帝国的立场,而决策权则被推给了联盟中的其他国家和部落。西西隆里此举显然是将压力转嫁于他人,引发了在场众首领的不满。
即便今日谈判无果,西西隆里恐怕也难以继续稳坐盟主之位。众首领面带怒色,彼此对视后,有几人率先向刘耕表态。
\"刘耕陛下,我们本不愿与大汉帝国为敌,只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
说完,他们不约而同地瞥向西西隆里,这一细微举动意在挑衅,但刘耕只是淡然一笑,未予计较。
见刘耕并无反应,几人略显尴尬,随即继续道:\"刘耕陛下,我们愿追随您南征北战,效犬马之劳!\"
随着第一人表态,紧接着便有第二、第三位首领纷纷附和,最终竟有二十余人表示愿意归顺大汉帝国。这些首领本就心存犹豫,如今在刘耕的威压下,很快便倒戈相向。
而剩余七八人则始终主战,即便局势已定,仍顽固不降。刘耕的目光在这几人身上稍作停留,随后重新看向西西隆里。
西西隆里见仍有人拒不投降,心中稍安,暗自松了口气。
\"西西隆里,你的态度呢?莫非也不愿归顺?\"
西西隆里得意地扫了一眼那几位主战首领,故作无奈地说道:\"刘耕陛下,您也看到了......\"
【章节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奥地利帝国作为联盟创始国,都必须对所有盟国负起责任。\"
刘耕眼中陡然迸发出凌厉的寒光。
\"既然诸位执意求死,我便成全你们!\"
话音未落,殿内温度骤降。在场众人不约而同地打了个寒战,惊惧的目光齐刷刷投向那个散发着杀意的身影。
刘耕冰冷的目光缓缓扫过每张面孔。凡是被这目光触及之人,皆如遭雷击,仿佛死神正凝视着自己灵魂。
【这场死亡凝视不过转瞬之间,但对在场众人而言,却漫长得如同几个世纪。在这位煞星面前,每分每秒都是酷刑。
\"还有人想挑战我的耐心?\"
这句话像尖刀刺进众人心脏。二十余名代表争先恐后地跪伏在地,额头紧贴地面:
\"臣等愿效忠刘耕陛下!\"
\"誓死追随陛下!\"
唯有八人仍旧倔强地站着,向投降者投去鄙夷的目光。刘耕冷笑一声,转身欲走。
\"来人!\"
安西利突然高喊。霎时间,数十名伏兵从殿外涌入,将刘耕团团围住。
刘耕缓缓转身,嘴角勾起令人毛骨悚然的弧度:
\"西西隆里阁下,这就是贵国的待客之道?\"
安西利强压着恐惧,声音发颤:\"非常时期...况且您并非使节...只要汉军撤退,您自然能平安离开。\"
金属碰撞声中,刘耕的佩剑已然出鞘,寒光映照着他森冷的面容。
安西利壮着胆子向刘耕摊牌,本以为会激起对方的悔意与震怒,谁知刘耕始终保持着波澜不惊的神情。他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从未消散,仿佛眼前这一幕早在他的计算之中。
\"怎么?你们当真觉得能留得住我?\"刘耕由内而外散发的强大气场让在场众人心头一紧。安西利此刻的莽撞行动本就是场豪赌,若不能完美制住这位大汉 ** ,必将招致帝国铁骑的雷霆报复。
整座大殿陷入诡异的寂静,持械侍卫们虽保持着作战姿态,额头却早已沁满冷汗。没有西西隆里亲口下令,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他们要面对的是被奥地利军队奉若神明的大汉君主。而那些部族首领们更是如坐针毡,他们此刻才惊觉自己正身处风暴中心。
越来越多人开始低声劝说两位主事者收手,这正中刘耕下怀。安西利恼怒地环视这群墙头草盟友,内心懊悔不已:自己怎么会选择与这群蠢货为伍?
当劝降声浪逐渐形成规模,西西隆里与安西利的表情终于出现裂痕。压抑的氛围持续整整一个时辰后,二人终于崩溃。西西隆里深深凝视刘耕片刻,颓然挥手撤下侍卫。如蒙大赦的卫兵们逃也似地离开大殿,仿佛这里不是金碧辉煌的皇宫,而是噬人的修罗场。
与败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刘耕愈发明亮的笑容。这场交锋的结果正如他所料——从始至终,对方根本不敢真正动手。
\"刘耕陛下,我们...愿向您臣服。\"
奥地利帝国的西西隆里终于表态了,这让奥地利联盟的其他成员国如释重负。
这场旷日持久的闹剧终于落下帷幕。西西隆里说完那句话后,整个人仿佛被抽干了力气,似乎这句话耗尽了他全部的生命力。
对西西隆里而言,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未能与刘耕达成理想的条件。
\"刘耕陛下,明日我们将率领全军开城投降,迎接大汉帝 ** 队入城。从今往后,世上再不会有奥地利帝国及其联盟成员国!\"
先前那几个宁死不降的权贵和族长,此刻脸色铁青。刘耕余光扫过他们,突然心生一计。
\"西西隆里,想要投降还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西西隆里看着刘耕脸上意味深长的笑容,顿时涌起不祥的预感。但最终,他还是躬身应允。
\"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刘耕的视线转向那八位权贵和族长:\"既然有些人如此有骨气,我们大汉帝国岂能辜负他们的'美意'?杀了他们八个,我就接受你的投降!\"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谁也没想到这位 ** 竟如此杀伐决断。
即便知晓又能如何?那些顽固派始终拒绝投降,此刻默不作声也不过是形势所迫。刘耕要算这笔账,倒也合情合理。
更无人敢为其求情。大汉帝国的铁骑随时可以踏平这些国家,谁敢触怒这位君主?
西西隆里与安西利短暂震惊后交换眼神,转向那八位权贵族长。这些人之所以宁死不降,本就是在二人怂恿之下。
如今局势分明:要么这八人赴死,要么西西隆里与安西利陪葬。
二人毫不犹豫选择了前者。
当八位族长发觉两人目光聚焦过来时,心底顿时警铃大作。
此刻才惊觉自己沦为替世,然而为时已晚。
八 ** 逃,却被西西隆里与安西利指挥侍卫团团围困,押至大殿刘耕阶下。
西西隆里冷眼扫过八人,缓缓抽出腰间佩剑,寒光闪过——
\"叛徒!\"
\"化为厉鬼也必索你性命!\"
凄厉的诅咒反而坚定了西西隆里的杀意。能将奥地利帝国经营至此,他深谙\"斩草除根\"之道。
利刃破空声与头颅坠地声交织,八具 ** 轰然倒地。
拭净剑锋,西西隆里单膝跪地:\"逆贼已诛,请陛下明鉴。\"
刘耕眉梢微挑。这出借刀 ** 的把戏,他心知肚明却毫不在意——屠城狂魔的恶名,又岂会在乎多这几条亡魂?
\"起来吧。\"刘耕笑挽其臂,\"日后与安西利共治大汉,功成之日,必不吝封赏。\"
西西隆里瞳孔剧震。作为战争元凶,能保全性命已是万幸,岂敢奢望重用?
\"陛下...莫非戏言?\"
回应他的,是刘耕响彻大殿的朗笑。
哈哈!
刘耕笑着拍了拍西西隆里和安西利的肩膀,语气真挚:\"本王向来一言九鼎,只要你们管好大汉帝国,必有厚报!\"
西西隆里和安西利眼眶微红。两人相识于西西隆里夺位之时,数十年来都在尔虞我诈中度过。即便后来建立奥地利联盟,仍在与各国首领明争暗斗。他们不仅想对抗大汉帝国,更谋划吞并联盟各国,让奥地利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久经世故的两人早已不轻信他人,但当刘耕的信任真切到来时,心中仍泛起酸楚。两人强忍泪水,多年的历练让他们最终没让眼泪落下。
刘耕轻笑着搭住西西隆里的肩膀:\"去准备吧,其他事明天再说。\"说完转身离去,无人敢拦。殿内众人望着他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
与大汉帝国交战多年,恐惧已深入众人骨髓。他们原本只为自保而降,但看到刘耕对降将委以重任,又对其改观——这需要何等胆识!
\"终有一日,天下尽归大汉。\"西西隆里良久才说出这句话。
安西利点头附和:\"这一天不会太远。\"
翌日清晨,刘耕已率军列阵在奥地利都城外。
得知此讯后,西西隆里率领奥地利帝国千万雄师,高举兵器列队出降。他与安西利等重臣走在阵前,神色复杂地望向刘耕——投降的屈辱令这些帝国权贵如鲠在喉。
当众人来到刘耕面前时,西西隆里带领朝臣郑重行礼:\"拜见刘耕陛下!\"见众人恭敬模样,刘耕展露满意笑容,亲手扶起西西隆里道:\"尔等助朕治理大汉,必有厚赐!\"
这番承诺令西西隆里与安西利震惊不已。两人热泪盈眶地肃然顿首,刘耕又重重拍了拍他们肩膀,目光扫过投降的浩荡军队。此前征战已耗尽系统资源,如今这千万降卒恰能缓解兵力之困——西方诸国盘根错节,各帝国皆附庸众多,若无充足军力实难征伐。
此刻在维也纳皇宫大殿内,刘耕正与曹操、西西隆里等人铺开地图,商议下一个征伐目标。这座哈布斯堡王朝的宫殿,已然成为大汉帝国的临时军机处。
“陛下,奥地利帝国已被我大汉收入囊中,欧洲大陆已有近半疆土尽归我大汉版图!”
曹操等人禀报时,脸上难掩兴奋之色。短短时日,大汉铁骑已接连征服数个西方强国,刘耕的威名令整个欧陆震颤。
刘耕闻言淡然一笑。奥地利一役的胜利,标志着大汉帝国真正在西方世界站稳脚跟。捷报传开后,最令欧罗巴诸国震惊的,莫过于奥地利举全国之力与大汉决战,却在短短数日内屈膝投降的消息。
罗马皇宫内,塞维鲁大帝正与亚历山大议事。二人方才带着百余残兵败将历经数月逃回都城,龙椅尚未坐热,便接连收到大汉横扫西方的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