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州府街头忽然涌出大批流民,皆是精壮汉人,很快便在各处寻得活计。令人诧异的是,这些人分文不取,唯求粮米,且不挑精粗。招工者无不眉开眼笑——这年头粗粮贱如沙土,用些许谷物便能换得劳力,简直是天降横财。
于被派遣的农民而言,这般境遇亦远超预期。所得之粮竟比深山 ** 更丰,偶遇慷慨者还会多添几斗。譬如此刻,一富态老者笑呵呵推来三十斗粮食,而他们不过七人,平白多得九斗。此非特例,而是遍地可见的常景。
肉食者或许短视,但较之南蛮异族,对待同族终究多三分宽厚。这份无意之举,却让刘耕的食物储备飞速膨胀。连续三日,每日增收逾三千单位,至第三日新农民加入后,单日净收益竟突破五千。
待第四日破晓,农民总数已达八百,食物储备更攀至一万一千。
刘耕闭目长舒一气,笑意攀上眉梢。
“系统,兑两百农民。”
【宿主:刘耕】
食物:
石料:0
木材:0
黄金:0
人口:805(农民)
建筑:城镇中心(2级)
生命值:100|防御值:30
升级需千人农民
农民耗值:50食物\/人
附加效果:微量生命恢复
他果断再次兑换,这次直接全部清空。
早已计算清楚,虽然仅剩半天时间,但今天的收入即使忽略新增的两百人,预估仍有三千到账,足以覆盖支出。
这种情况下自然无需保留,尤其城镇中心即将升级时更是如此。
随着指令下达,界面接连弹出进度条。茅草屋里陆续走出青壮劳力,农民数量正式突破千人。
「叮,达到升级条件,是否立即升级城镇中心?」
「确认!」
毫不犹豫点选瞬间,柔和光晕笼罩整个建筑。木质结构在光芒中迅速扩张,与周边院落逐渐融合。
待光华散去,简朴小屋已蜕变为两百平米的精制建筑——飞檐多了雕纹,梁柱少了粗粝。但真正关键的是刷新后的数据:
【城镇中心】
等级:3
耐久:500
防御:100
升级需求:3000农民
单农产出:50食物
新增效果:生命恢复速率+1
当建筑变化尚在预期时,突然解锁的新功能让他瞳孔骤缩——兵营建造权限正式开启!
■ 刘耕 ■
食物:
石料\/木材\/黄金:0
人口:农民x805
现有建筑:城镇中心、兵营(待建)
「叮,是否消耗1000黄金建造兵营?」
机械提示音响起时,他呼吸都急促了几分。此前虽推测能建兵营,但猜测成真的意义截然不同。即便靠农民自行训练也能成军,可那需要漫长周期与优秀将领,如今这些桎梏统统消失。
能直接生产士兵,便意味着数量即是王道。什么绝世名将、无双谋士?人海碾压便是!
唯一难题只剩那千金之数——这乱世里,要凑足千两黄金谈何容易。
(一千金,指的不是普通银钱,而是货真价实的黄金。无论哪个朝代,黄金都是稀罕物,这个时代尤其如此。
若是在洛阳时,他身为大皇子筹措千金或许不算难事。可如今流落交州,想筹集这笔数目就难上加难。放眼整个交州,能拿出千金的家族屈指可数。
细数下来,恐怕只有士家有此实力。但向士燮讨要千石粗粮尚可,想借得千金就没那么容易了。至少此时的刘耕,心里并没有十足把握。
至于寻找金矿的主意......这事同样棘手。一来缺乏勘探矿脉的人手,二来即便找到矿藏,以他目前的实力也难以守住。虽说麾下已有千余名青壮农民,但金矿的 ** 实在太大。即便交州士族不多,南蛮各部却是个不小的威胁。
区区千余人根本无力守护矿脉,就算换成千名精兵也未必能成事。南蛮虽实力不强,但胜在人多势众。这么看来,发展确实受到了掣肘。
好在眼下他对兵力的需求并不迫切。兵营的建造可以徐徐图之,不必急于一时。当务之急是扩大基础人口规模——若能拥有数万甚至数十万农民,兵力反倒成了次要问题。基数越大,开采矿产就越不成问题。
这就是人口基数的妙用。因此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刘耕依旧韬光养晦,既不显山露水,也不轻举妄动。即便黄巾之乱即将爆发,他仍稳如泰山。
这半个月他只专注一件事:拼命增加农民数量。一千不够就两千,两千不够再加码。人口每天以数十人的速度增长,到后期甚至能达到日增百余。不出半月,麾下人口已突破三千大关。
城镇中心也随之升级:
等级:四级
耐久:1000
防御:200
升级需求:五千农民
农民消耗:50单位粮食
扩建后的城镇中心越发宏伟,竟将整个秦王府都囊括其中。建筑外观也更为精致,仿佛经过精心修缮。不过这次并未解锁新建筑——刘耕对此早有预料,毕竟上次升级时也是如此。显然需要更大的跨越,而眼下的进步还不够。
恐怕需要达到五级甚至十级这样的程度,才会再次诞生这种东西。
当然,现在的他也根本用不上,更建造不起。
短暂惊叹后,他很快又投入到疯狂招募农民的行动中。数量与日俱增——短短三天就突破四千,紧接着迅速跨越五千大关。此时的农民基数已然相当可观。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州府,小城不过七八万人口,大城也仅二三十万,除了洛阳长安这等超级都市,其他地区的人口基数本就不大。
五千人,即便刘耕将大多人马分散到郊野或周边县城,州府内的青壮劳力仍显着增加。作为代理太守的士燮,自然察觉到了异常。
太守府内。
士燮皱眉审阅文书,疑惑道:\"城内突然冒出大量青壮?确认是我汉人?\"交州自古蛮荒,中原流民极少能活着抵达此地——盗匪横行、水土不服、毒虫猛兽,皆是致命阻碍。即便中原灾祸连年,南下逃荒者依旧寥寥。可如今州府竟凭空出现众多青壮流民,数量远超往昔。
士武正色回应:\"兄长,已再三核实,确为汉人。\"虽平日眼高于顶,此刻也不敢怠慢。
\"此事暂缓处理。\"士燮摆手,\"你需紧盯祝融部落动向,若其正式进攻即刻禀报。另作安排:若局势恶化,便护送秦王殿下转移至广州。\"半月来祝融部落声势日盛,他必须做最坏打算——宁可自己与州府共存亡,也绝不让汉土在自己手中沦陷。
......
(第二更,待续)
城镇中心
但在目前,他的重心依旧放在招募农民上,毕竟只有足够的劳动力,才能支撑起后续的大规模发展。
此刻,刘耕凝视着系统面板,目光在那组数字上流连。
**农民数量:5985**
距离下一级升级所需的一万农民,还差四千余人。按照当前的进度,再过十来天便能达成。
他嘴角微微扬起,心中盘算着下一步计划。
虽然农田的解锁为他提供了新的食物来源,但在初期,野外资源的采集效率仍远高于耕种。山林中的野果、河里的鱼群,以及 ** 所得的肉类,都能快速转化为食物单位。
更何况,系统农民的消耗仅仅体现在“食物数值”上,而非实体食材。哪怕他们吃的是粗劣的树皮草根,经过系统转化后,一样能提供充足的能量。这就避免了这个时代常见的营养不良问题。
想到这儿,刘耕的目光又落到了另一项数据上——
**建筑:农田**
**产量:500\/周期**
**周期时长:4个月**
**所需农民:1人**
虽然单块农田的产量看起来不算惊人,但胜在稳定。等到食物采集效率下降时,他完全可以批量建造农田,确保后勤供应不会断档。
而现在,他仍需专注积累人口。
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不仅仅是这次升级所需的一万农民,甚至可能在黄巾之乱爆发前,将农民数量推至五万、十万!
毕竟,这个乱世尚未真正到来,野外资源依旧丰富。河流尚未干涸,山林也未荒芜,只要他行动够快,就能在乱世降临前储备足够的资本。
刘耕收回了思绪,目光变得坚定。
“继续招募!”
刘耕眼下只开垦出一块农田,原因很简单:每块农田需消耗一百单位食物和一名农民,这对目前的他来说并不划算。
首先,农作物生长周期长达四个月,而眼下局势变化莫测,这份投资回报太过缓慢。即便成熟后,农田每日仅能产出四个单位的食物,远不如直接派遣农民采集——一个农民平均每日能收获五个单位,效率更高。
「叮!获得食物,食物+1020!」
「叮!获得食物,食物+3120!」
……
夕阳渐沉,系统面板上的数字不断跳动。原本因新增农民而即将耗尽的食物储备再次飙升,尽管农民消耗瞬间扣除了十万多单位,但总量很快突破十万大关。这意味着,刘耕随时能再招募两千名农民。
但他并未急于行动。夜幕降临,新召唤的农民已无实际作用。按照惯例,他通常选择在清晨召唤,这样能确保当日食物消耗与结算同步,数据更易掌控。更重要的是,刘耕习惯留存部分储备,以应对突发状况。
事实证明,这一策略颇为明智。
就在他准备就寝时,一名农民快步上前禀报:
“主公,太守府派人请您前去一叙。”
说话的是王一,最初留下的三十人之一,如今担任侍卫长一职。刘耕为他们配备了长矛,勉强算是一支民兵队伍。虽无法与正规军抗衡,但对付流寇或纪律涣散的南蛮人尚有一战之力。
“太守府?”刘耕略显诧异。
他与士燮向来井水不犯河水。对方对他敬而远之,他也未曾主动接触。上次见面还是二十日前讨要粗粮,此后双方再无交集。此刻突然相邀,难免令人起疑。
尽管疑惑,刘耕仍迅速动身。毕竟大汉气数未尽,他这无爵无职的宗室子弟若公然拂太守颜面,绝非明智之举。此行正好一探究竟。
————————————
(第三更)
刘耕跨出秦王府大门,随行数人直奔太守府。此刻太守府内依旧灯火通明。
\"啪嚓!\"
清脆的碎裂声响起,士燮手中名贵的瓷杯被硬生生捏得粉碎。
这个年代,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并非虚言。武将少有不通文墨者,文人亦多精通武艺,士燮自然不例外。自幼习武,虽无项羽扛鼎之力,但以一敌众不在话下,捏碎茶杯这等小事更是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