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能吃饱就不错了,白面是稀罕物,只有过年过节或者过生日时才能吃上饺子或长寿面。平时大家都是啃玉米面窝头度日。
就算能进山打猎,普通人家也不舍得吃野味,大都拿去供销社换粮油盐这些必需品。镇上虽有鸽子市场,但路远又麻烦,不如直接和供销社交易稳妥,还能换些票证。
“放心吧,李放哥说了,大家干的都是力气活,吃不好哪有力气干活。”瑛子一边解释一边催促,“葛大妈、白大妈,咱们赶紧蒸馒头,待会儿还要炖肉呢。”
两位妇人对视一笑,看来馒头管够、肉管饱的承诺不是空话。当下不再推辞,撸起袖子热火朝天地忙起来。
做二合面馒头其实不难,按比例把玉米面和白面混合,加开水和老面揉成团。用开水烫面能让馒头更松软,而老面则是土法子——每次留一块发酵好的面团作为下次的引子。
不过老面发酵时间长,还会发酸,需要加碱面中和。这就看手艺了:技术好的蒸出来麦香浓郁,火候差一点的要么发酸要么发苦。好在老支书请来的这两位都是做饭的好手,揉出的面团光看着就让人喜欢。
趁着面团醒发的空档,正好处理猪肉。李放收拾好的猪杂碎里,猪肺喂了家里的大花小花,猪肝送给了供销社的刘静,剩下的心肝肠都收拾得干干净净。配上十多斤上等五花肉,切块下锅慢慢炖。
考虑到这个年代调料不如后来丰富,李放特意从游戏世界带了些香料。
为了不引起注意,他把香料磨成粉,又混了花椒、八角、桂皮等传统调料,调制了一款山寨版的十三香。
不得不说,游戏世界的香料确实厉害,肉刚下锅,浓郁的香气就随着水汽飘出来。
不仅完全盖住了猪下水的腥味,还让肉香更加诱人。加上香料本身的独特气息,别说站在灶边的瑛子和两位大妈子,就连外面干活的大壮他们闻到香味,都忍不住直咽口水。
这炖肉真是香得离谱!
“瑛子,这肉炖得太香了!”白大妈忍不住夸赞。
她被选来帮忙,厨艺自然不错,尤其擅长处理野味。一开始她还以为只是加点香料,没什么特别,可香味一出来,她才意识到自己低估了这配方。
“这是李放哥特制的秘方。”瑛子一脸自豪,“为了配这香料,他还专门进了趟深山,顺便打回三头大野猪,两头卖给了供销社,剩下一头够咱们吃个痛快!”
“野猪有多大?”另一位姓葛的大妈子连忙问。
“最小的那只,清理完内脏还有五百多斤。”瑛子伸出巴掌比划,“再加上猪心、猪肝和肠子,够吃一星期了吧?”
“够够够!”白大妈连连点头,“别说一星期,一个月都够了。”
这话并不夸张。光是五百多斤的猪肉和骨头,平均每天也有近十八斤。
在岗岗营子这个地方,普通人家一年都不一定吃到这么多肉。
虽然这十八斤不全是净肉,但按瑛子的说法,能撑一星期就足够了。
五百斤的野猪肉,足够吃整整一周,每天七十多斤,还嫌不够?
“活了一辈子,头一回这么痛快吃肉,实在太多了!”葛大妈连连咂嘴。
“李放哥说,肉吃完他再去林子里打,管够!”瑛子语气里满是自豪。
“整然哥长李放哥短的,瑛子该不会是想嫁人了吧?”白大妈突然笑着打趣。
“可不是嘛,都住一块儿了,你爷爷肯定有这个意思。”葛大妈也跟着起哄。
“听不懂你们说什么!”瑛子立刻脸红,转身往外跑,“不理你们了,我去看看别的事。”
一直安静的小迷糊立刻起身跟上。大雪小雪也摇着尾巴,围着两人离开了堂屋。
“丫头还害羞呢!”葛大妈笑着说。
“不小啦。”白大妈一边照看灶火一边说,“瑛子今年实岁十一,过了年就十二,按虚岁算都十四了。再过两年,十六岁就能出嫁了。”
“话是这么说,就不知道城里来的李知青能不能看上咱们乡下姑娘。”葛大妈有些担心。
“别乱说,我们是在给人家干活。”白大妈赶紧提醒,“老支书说过,多干活少说话。要是得罪了主家,这好差事就轮不到我们了。”
“对对对,是我多嘴。”葛大妈作势要打自己的嘴,“不过李知青确实大方,说好二合面馒头就用了一大半白面。”
“还有这锅炖肉,虽说掺了些下水,但那块五花肉我瞧见了,肥膘足足三指半厚。再加上这秘制香料,光闻着味道就让人垂涎。”
“谁说不是呢,城里来的小伙子竟有这般本事。”白大妈感叹道,“打猎是一把好手,做饭也讲究。为人处世更是没得挑,老支书没少夸他。”
瑛子脸颊泛红,从堂屋跑向热火朝天的工地。
她欲言又止,看到李放正专注干活,最终没有上前打扰。
“想嫁人怎么了?反正早晚要嫁。”瑛子暗自鼓励自己,“李放哥这么好的人,我喜欢他天经地义!”
正出神时,大雪小雪突然朝院门张望——原来是爷爷赶着马车回来了。
“燕子姐!媛媛姐!”瑛子惊喜地带着狗群迎上去,小迷糊也摇着尾巴跟上。
“瑛子。”燕子扶着高瑗瑗下车,两人脸上都挂着笑容。
“还以为你们不来了呢。”瑛子兴奋地拉住她们的手。
燕子有些拘谨:“我们来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其实老支书一开始就想找她们。但燕子因为胡巴一和王胖子的事,对男知青一直有抵触情绪,当时拒绝了邀请。因此老支书才另找了别人。
后来葛二炮听说高瑗瑗家有烧窑经验,专门上门邀请。燕子放心不下闺蜜,这才跟着过来。
张鹏程他们也想帮忙,不是为了混口饭吃。只是他们既要给村里孩子上课,又怕临时加入太突兀,便托高瑗瑗先来探探情况。如果真需要人手,他们再赶过来也不迟。
葛二炮拴好马车,看了眼说笑的三个姑娘,直接去工地叫李放。
“李放,过来一下。”
“好嘞!”
刚铺完最后一块屋顶板的李放从房梁上跳下来。大壮他们本以为葛二炮会惊讶,结果老人神情平静——也是,全屯就数他和李放最熟,早就知道底细。
大壮他们心里有点不爽,这么大的事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漏,可转念一想,这也符合葛二炮一贯的作风。
“二叔,原料有消息了吗?”李放笑着问。
“还真找到了。”葛二炮咧嘴一笑,“你要的煤、铁料和黏土,我都知道在哪了。”
“在哪儿?价钱怎么算?”李放立刻眼睛一亮。
虽然游戏世界里物资丰富,但少量拿还可以,要是大批量往外运就麻烦了。
“不要钱。”葛二炮摆了摆手。
“白送?”李放皱眉,“那我可不敢要,这年头,免费的东西往往最贵。”
葛二炮愣了一下,随即拍腿大笑:“这话有道理!不过不是人家白送,这些东西现在没人管。我这两天跑遍了附近村子,听说林子里有露天煤矿。”
“露天矿?那可是宝贝!”李放来了劲,“可镇上怎么没动静?”
“不是不想动,是动不了。”葛二炮叹了口气,“那矿藏在林子深处,地势很险。现在这光景……谁还顾得上搞建设?”
李放马上明白过来。距离那场运动结束还有三年,风声却越来越紧。这时候,大家都是“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的心态。
“黏土呢?”
“也找到了,情况跟煤矿差不多。改天我带你去看看。”
“那就趁早,明天进山看看吧,早点取样回来试验。”李放盘算着,“对了二叔,铁料呢?”
山里有一座铁矿,但矿石质量一般。葛二炮接着说:“好在咱们规模小,总比收废铁强。现在废铁回收归国家管,咱们不好插手。”
这几天,葛二炮为了李放的事情跑遍了附近村子。他原本想直接买原材料,可走了一圈发现行不通。不管是煤、钢铁还是红砖,都由国家统一管理,没有门路的话,有钱也买不到,硬来还可能惹上麻烦。
“这样吧……”李放想了想说,“贰大爷,咱们双管齐下。明天先上山看看矿,后天我去镇上找周局长,看能不能通过正规渠道弄些原料。不用多,够启动就行。”
“好,听你的!”葛二炮爽快地答应,对李放的安排很满意,“对了,我打听到那个女知青高瑗瑗家会烧窑,就把她请来了。”
“高瑗瑗?”李放有些意外,没想到她还有这手艺。
“就是这姑娘。”葛二炮点头,“她说自己也懂点,我想着多个人帮忙总归是好事。”
“贰大爷您是好意。”李放笑了笑,“不过这事……算了,我回头跟她谈吧。”
“我办错了?”葛二炮听出话里有话。
“您知道我这边的情况。”李放解释,“不想让外人插手,人多了容易惹麻烦。”
“我想过了,可以让她白天来帮忙,晚上回去。”葛二炮早有考虑。
“这法子不错。”李放点点头,但没说其实他根本不想留外人,“不过您也看见了,咱们的炉窑还没影呢,先看着吧。”
三百六十五
听到这里,葛二炮才意识到自己做错了。李放明显另有打算,根本没想让外人参与,心里顿时不是滋味。
“李放,是叔考虑不周。”
“二大爷,您这话可说错了!”李放赶紧接话,“您忙前忙后图什么?不就是为了帮衬我、帮衬咱们村吗?您从头到尾都没为自己打算过,这怎么能怪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