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进了村,驴车上堆满的野味立刻引起了轰动。
特别是听说这些都是李放这个城里来的知青打回来的后,所有人都震惊不已,不禁想起之前的一个传言。
拳打野猪、脚踢大树!
原来这传言一点都不夸张,甚至还有点含蓄!
震惊之余,村里的年轻姑娘们看李放的眼神顿时变了。
李放本来长相不错,身材高大,符合东边姑娘的审美。
没想到还是个厉害的猎手,立刻成了香饽饽。
还没到供销社,就有人开始给李放说媒。
葛二炮不生气也不着急,默默抽着烟袋,看着李放应付这些女人。
到了供销社后,负责人刘大姐非常高兴!
虽然她平时事情不多,但每年都有采购任务。
从飞禽走兽到山珍野味,都在她的清单里。
可这两年气候反常,村里收成一直不好。再加上两次进山赶冬荒,收获也不多,连村里人都吃不饱,又能有多少东西卖给供销社呢?
这次不同,全是好货!
路上要不是李放帮忙扛了两件大东西,车板爷的驴车能不能到供销社都难说。
刘大姐知道不可能全收走,但只要能收一半,今年她的业绩就不会太难看。
“贰大爷,这些货都能收吗?”刘大姐问葛二炮。
“你问什么?这些都是李放打的,你问他就行。”葛二炮笑了笑。
“李知青,你真厉害!”刘大姐盯着李放,眼神都亮了,“这么多猎物都是你打的,你不是从四九城来的吗?怎么这么厉害?”
“以前学过一点打猎的本事。”李放谦虚地笑了笑,“不过这次确实运气好。”
“运气好也打不了黑熊!”刘大姐拍了拍那只黑熊,“放心,我一定按高标准给你定价。”
她可不是随便说说,作为供销社驻岗岗营子的负责人,她确实有定价权。
虽然上面有详细的定价标准,但怎么说呢,总能找到一些门道。
比如同样是狍子,也有特等、一等、次等之分,但具体怎么定级,还得看刘大姐。
这一级之差,差的钱可不少。
要是连这点权力都没有,刘大姐天天嗑瓜子、剥花生、吃零食的钱从哪来?
有些不重要的东西,遇到熟人就往高定,遇到生人就往低定,这中间的差价,够她吃好久的零嘴。
“刘大姐,说好了,熊皮我不卖。”李放想起要给爹和姐姐带礼物,“这皮子二大爷会帮我处理,我要送给爸爸当礼物。”
“对了,还有鹿皮,做成手套、皮靴我要送给姐姐。剩下的都给你,我刚搬了新家,家里缺的东西不少,到时候直接抵钱吧。”
“没问题,来两个人,先把货清点一下。”刘大姐笑得合不拢嘴。
虽然少了一张熊皮和鹿皮,但剩下的货已经不错了,再加上李放还要在供销社买东西。
就算价格高一点,进进出出还是能赚点钱,反正只要账面上过得去,上面也不会管太多。
毕竟这些都算是明面上的潜规则,要是连这点好处都没有,谁还愿意来岗岗营子这种偏僻的地方上班?让领导自己来?
笑话!
没忙活多久,老支书也端着烟袋过来了。
虽然早有葛二炮提前打过招呼,但看到一堆堆大货被放在地上清点、分级,还是感到惊讶不已。
“行啊,李放,看来二炮没有看错你。以后林场那边,就交给你了。”
“老支书放心,有我在,不会出事的。”李放笑着掏出从四九城带来的香烟分给大家。不是什么好烟,但也不差,是黄金叶,一包一毛五,一提一块五,不用烟票。
游戏世界里其实还有更好的大前门,三毛五一包,一提三块五,还有传说中的大干部烟——牡丹。
不过这两种烟都需要烟票,李放买得不多,留着以后用来打通关系或者特殊场合用。
“行啊,李知青,一毛五一包的好烟都请人抽?”刘大姐不愧是供销社的,一眼就看出了这烟的价格。
李放发烟当然不只是给老支书一个人,一包烟二十支,发了一圈都不够,干脆又掏出一包。
大家一听,这烟居然要一毛五一包,白面一斤才一毛八分五,玉米面都能买两斤多,蒸成窝头,够一家人吃一天。
这么好的烟,有些人舍不得抽,直接夹在耳朵上,留着慢慢享受。
“大姐,您抽吗?”李放笑着问了一句。
“抽,为什么不抽!”刘大姐毫不客气,东北女人一般也不爱假客气。
“这些都给您,一会儿买东西的时候记得多照顾点。”李放把剩下的半包烟直接递了过去。
“成,一定照顾!”刘大姐接过烟,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塞进了口袋。
趁着供销社这边清点猎物的空档,李放跟老支书提起了象牙屯的事。
“支书,象牙屯救回来的那个知青,是不是姓贾,叫贾梗?”
“对,他叫贾梗,怎么,你们认识?”老支书没舍得点烟,还在吧嗒着他的烟袋锅。
“哪里只是认识,我们住在同一个院子。”李放神情沉重,“没想到来几天就出了这事。对了,象牙屯那边给家里打过电话吗?”
“据我所知还没有,打长途得去镇上,挺麻烦的。”老支书摇头,“我猜只要人没事,应该会写信吧,虽然慢点,但内容多,而且便宜。”
李放明白最后那句“便宜”才是重点,听葛二炮的意思,象牙屯还不如岗岗营子这边,反正死的已经死了,没死的也没大事,写信多划算。
“支书,让我代表咱们屯的知青去看看贾梗吧。”李放顺势提出想法,“我现在骑马很在行,再说这件事多少也和我有关,我去更合适。”
老支书想了想,确实如此。
李放和贾梗是邻居也就算了,关键是对方还会骑马、会打猎,路上肯定安全。
虽然象牙屯和岗岗营子直线距离不远,但绕路的话就不好说。
再加上这两天连下大雪,普通知青可没这个本事,万一没把人看望成,反而把自己搭进去,老支书不敢这么安排,会被上面批评的。
显然李放解决了所有问题,再加上师出有名,绝对是最佳人选。
“好,你就去一趟吧。”老支书点头,又抽了几口烟,“对了,一会儿这边忙完了,记得去大院领林场的枪,路上要是真有事,也方便应对。”
大院就是屯子里的村委会院子,平时村里开会、传达上级精神都在那里。
“支书,我也能配枪?”李放笑了。
“你现在是咱们屯的护林员,不配枪怎么行?”老支书也笑了,“我知道你身手不错,但再厉害也不能赤手空拳跟野兽干吧?更何况,山里事情多,不只是野兽。”
“好,那我一会儿就去领。”李放一点也不嫌弃,能合法持枪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事实证明,刘大姐没白收李放的烟,在清点完猎物后,她尽量按最高标准来计算。
当然,说她没得到好处那是假的。只能说双方互惠互利,没什么不好。
“李放,这是收购清单,你看看有没有问题,我给你解释。”刘大妈把写好的清单递过去,清单下方的总数连她这个在公家做事的人都很羡慕。
她有这样的反应很正常,李放这一趟卖的野味,足够村里一年的收入。
至于这次没有分村一半,原因很简单。
村民自己上山打猎不用和村里分,只有村里组织打冬荒时才会分走一半,而且不是白拿,是算工分的。
工分平时看不到钱,但年底一算账,分多的自然拿得多。
可惜这几年天气反常,收成不好,工分也变得不值钱了。
李放没有推辞,接过清单大致看了下,就还了回去。
“没问题。”
“痛快!”刘大姐竖起大拇指,她就喜欢跟这种干脆利落的人打交道,也难怪她定价时都给得高一些,“来吧,我这儿的东西都在屋里,你想拿什么尽管挑。”
“有些东西现在没有,没关系,你要什么跟我说107,我记下来,这次送货的时候让人给你带回来。”
“那太好了。”李放笑着点头,然后走进供销社开始疯狂采购。
其实游戏世界里已经囤了不少东西,连热水壶都有,只是有些不方便拿出来罢了。
正好借这次机会,把一些储备物品合理地混进去。
有了卖猎物换来的大量钱款,李放买东西相当大方。
从烟、酒、茶、糖、瓜子、花生这些吃喝,到粮食、油、盐、酱、醋、调料这些日常用品,再到锅碗瓢盆、菜刀锅铲、水壶暖瓶等,李放差点把供销社搬空了。
好吧,说搬空有点夸张,但确实有些积压很久的旧货,比如锅碗瓢盆之类的,都被李放直接清空了。以后家里来人,总不能连吃饭的碗都没有,那多没面子。
看着李放这边买点那边买点,干脆用刚才那些野味抵账,刘大姐心里特别高兴。
临走前,又拿了两斤瓜子、花生和糖果,反正不用自己掏钱。
这次的任务,准确来说是收购,完成得非常不错,不仅能向上级有个交代,还能处理掉一些难缠的欠账,自己还能赚不少好处。这样的大客户当然要好好维护。
其实要不是知道自己年纪大了,刘大姐对李放还真有点想法。毕竟这么能干又英俊结实的年轻人,谁不心动?
可惜她也明白,像李放这样的本事,屯里所有待嫁的姑娘都会盯着。
再说葛二炮在外面那么积极地帮忙剥黑瞎子和獐子的皮,是为什么?
真当刘大姐看不出来吗?那是看上了李放,想让他当孙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