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梗,这是我最后提醒你一次。”
“明天是除夕,你傻爸打算趁过年找领导谈你工作调动的事。”
“要是你故意捣乱,不想早点调回城里,尽管闹!闹得越凶越好!”
“妈,真能解决工作问题?”听到要调回城里,棒梗顿时火气全消。
别的都是小事,调回四九城才是最重要的。他死活不愿意再回那个穷地方象牙屯。
至于张翠花?哼!只要有正式工作,还怕找不到媳妇?
“成不成还得托人打点。”秦淮如没把话说死,“不是早说好了吗?让你先顶你傻爸的岗位,然后再让厂里返聘他,这样两全其美。”
“我可说定了,过年期间再闹腾,你就滚回象牙屯当知青去!”
“别啊!我保证不闹了还不行?”棒梗被抓住要害,顿时蔫了。
“那还不给你傻爸赔礼!”秦淮如顺势给何雨柱台阶。
“凭啥?你看他把我打了!”棒梗指着自己受伤的脸,咬牙切齿。
“是你先动手的!再说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秦淮如狠狠瞪了他一眼,“怎么,我刚才说的话当耳边风?行,过完年直接回你的象牙屯!”
“我……”棒梗憋得难受,但只能低头认怂。
他暗自发誓,早晚要在别的事上找回场子。
“对……对不起。”棒梗不情不愿地对何雨柱小声说。
“大声点!没吃饭啊?”秦淮如仍板着脸。倒是何雨柱见好就收,赶紧打圆场:“行了行了,翻篇吧。大过年的,家和万事兴。”
“总算说句人话了!”秦淮如冲他眨了眨眼,“走吧,回家拿换洗衣物。你们俩待会儿澡堂门口集合,互相搓背去晦气。”
秦淮如说完,不经意地看了易忠海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
午后阳光正好,李家一行人没有直接回胡同,而是带着初来乍到的瑛子逛起了王府井百货大楼。从未见过如此繁华景象的瑛子,此刻就像个初入大观园的刘姥姥,眼睛不停地扫视着眼前的新奇世界。
李念对瑛子简直比亲闺女还亲。刚进百货大楼,就直奔服装区,把手足无措的瑛子当作试衣娃娃,试了七八套衣服。从贴身棉毛衫到厚实棉袄,从针织帽到棉布鞋,里里外外都买了两套新衣服。若不是李放劝阻“自家人不必见外”,羞涩的瑛子差点就要逃走了。
李念返程时特意绕路买了年货。家里虽已备好各类点心,但她想让瑛子体验一下四九城的年味,于是买了不少什锦糖和动物饼干。瑛子紧绷的肩膀慢慢放松下来。
路过照相馆时,李念停下脚步。先是给瑛子拍了一张单人照,接着全家轮流合影。当第四次闪光灯亮起时,瑛子嘴角露出的笑容,比刚含化的麦芽糖还要甜。
四人提着年货回到四合院,前院的叁大妈和邻居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一般人家过年,能吃到肉饺子和红烧鱼就不错了——这还得靠四九城的收入。若在西北农村,除夕能吃上白面饺子就算福气。
李家却不一样。春节还有半个月,各种稀罕年货就不断送回家。更让人惊讶的是前几天,老郑家借一千块钱应急,李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街坊们知道这笔钱是正当来源,只能干瞪眼。
李家祖辈都是烈士,每年都有抚恤金和慰问金。李放母亲工作稳定,双职工家庭积蓄自然更多。李景江在轧钢厂开大卡车,收入不错,家里也没老人拖累,经济条件很宽裕。在这种情况下,谁会怀疑他拿不出一千块?
但郑家那房子根本不值这个价,邻居们觉得这笔钱大概收不回来。果然,听说郑家用一间房换了千把块钱,闫埠贵立刻动了心思,跑去试探李景江。
李景江直接说,借给郑家的钱已经掏空家底,连儿女婚事的积蓄都用光了,实在拿不出。闫埠贵不信,但估计李家确实没剩下多少。这些年李放生活不差,花销不小。他权衡后,只好放弃抵押房子借钱的念头。
再说,他也不打算搬走。郑家另找了住处,但他一个小学老师,上哪儿找地方住?
以前或许有人背后说闲话,甚至举报。但现在李念在街道办工作,是个干部。百姓心里都有“民不与官斗”的想法,看看何雨柱找茬的下场就知道了——还没等李念动手,他就被打又赔钱,丢尽了脸。
同样是知青回城探亲,李放穿着军大衣、皮靴、狼皮帽,精神抖擞,风光得很。再看棒梗,连家都不敢直接回,听说路上出事了,先去澡堂洗晦气才敢露面。一身旧衣服,满脸倒霉样,活像逃荒回来的,根本没法比。
如今李家懒得理会院子里的人,在他们看来,这些人早晚得搬出去,只是主动离开还是被赶走的问题罢了。
李放回到屋里,特意看了老郑家腾出来的房间。
“嚯,搬得可真干净。”看着只剩几件简单家具的空屋,李放撇了撇嘴,“我就知道老郑一家精明得很,半点亏都不肯吃。”
“这年头谁愿意吃亏?”李念白了弟弟一眼,略带惋惜地望着空荡荡的房间,“可惜老郑家卡着最后期限才交房,要是早些腾出来,我们还能添置新家具。”
“姐,让您高兴就是我的头等大事!”李放装模作样地把右手按在左胸,做出夸张的动作,“家具包在我身上,趁还有时间,明天就给您办妥。”
“明天可是年三十了,你上哪儿弄家具去?”李念半信半疑。
她最了解弟弟的性格,从不随便许诺,既然敢拍胸脯,肯定有办法。
“这您就别操心了。”李放神秘地眨眨眼,“对了姐,要是有人问起,就说这是岗岗营子乡亲们感谢我帮忙,特意用旧木料做的礼物。”
“可我接你回来时没看见啊。”李念一时没反应过来。
“这种大件哪能说送就送,明天才能送到。”李放说得一本正经。
若不是对她了解,李念差点就信了。
“瑛子,你们屯真给李放哥送家具了吗?”李念转头问瑛子。
“没有。”瑛子老实摇头。
“哈哈……当时没有不代表现在没有。”李放依然卖关子,“姐您别太较真。反正来源正当,后面我都会处理好,不会出事。”
“好好,你这小子现在主意多了。”李念无奈地瞪了弟弟一眼,“其实家具也不是非要不可,要不是时间紧,我找些二手的也不难。”
“真想办也行,但爸说了,咱们刚跟老郑家借了钱,这个时候还是低调点好。”
“我明白,所以我才说这些家具是岗岗营子奖励我的。”李放笑着点头,“姐,您想要什么样的家具……算了,还是我画出来让您挑吧。”
说完,李放回家拿来了纸笔和皮尺。
李景江听说这事,也带着女儿李念来到新房,按照李放的指示测量了房子的尺寸。
其实那时候的房子没什么可量的,四四方方一间屋子,只有门和窗,不像后来还讲究什么户型。
“李放,你姐应该跟你说过了,真的没问题?”李景江收起皮尺问道。
“能有什么问题?难道院子里这些人真会跑去岗岗营子查?”李放冷笑一声,“别忘了,你女儿现在是街道办的,还有你儿子我,好歹也算个名人。一套家具而已,怕什么?”
“话是这么说,但毕竟是一套家具。”李景江点头,“你看着办,小心点就行。真有人找麻烦,让他们直接找我!”
最近,李景江表面上只是从司机调到了厂调度室,看似失去了外快,其实用儿子送的黄金铺了不少路。
有件事他没告诉两个孩子——不用等到过年,明天年三十,轧钢厂最后一天上班时,他就会辞去调度员职务,直接升任戈委会副主任。
到那时,别说一套家具,就是再过分的事也不用怕。
想想许大茂当副主任的时候,从同事到普通员工,谁都不敢得罪。举报信多得能堆成山,结果呢?什么事都没有!
李主任连打过他的何雨柱都能调回食堂,对李景江这种有能力、有人脉还能带来好处的人,自然愿意重用。再说,一个副主任而已,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
“好。”李放应声,心里一阵温暖。父亲和姐姐毫无保留的信任,让他怎能不感动?
四合院里,二十多户人家一百多人,能做到这一步的,啧……一家都找不到!
反而为了房子、为了钱互相算计甚至翻脸的,到处都是。
接着,李放又问姐姐对家具有什么想法,结合刚量好的尺寸开始画设计图。
他原本想把后世那些精致豪华的家具直接给姐姐用,但想了想,还是低调些比较好。
四合院的房子本来算是古典建筑,但因为年久失修,准确地说,应该是破旧的古典建筑。
李放回忆了下前世见过的复古家具,随手画了几张橱柜、桌椅、案台、茶几之类的,没多久就完成了房间布置方案。
“姐,你看这效果图怎么样。”李放把画好的图纸递给姐姐,“如果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我再改,保证你年前能用上新家具。”
“好,太好了!”李念接过不同角度的布局效果图,越看越喜欢,“不用改,就这样,我特别满意。”
“确实不错。”李景江一张张看完效果图,点点头,“回头再弄一套,我还有别的用处。”
“爸,你要送人?”李放好奇地看着父亲。
“对,送人。”李景江点头,“前段时间我托人活动了一下,应该明天就能升任戈委会副主任了。”
“什么?!”第一次听说这事的李放瞪大了眼睛,“爸,这么大的事怎么不早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