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赵母穿着玉娘做的衣裳出门炫耀一番后,不过三两日的功夫,几乎整条巷子都知道了赵家的儿媳妇,有一手惊人的好绣活,做的衣裳又体面又时新。
玉娘为家人准备的秋装,确实件件都蕴藏着巧思。
先前在成衣店的观摩给了她不少启发,此番设计愈发显得别出心裁,配色亦比往日更为大胆典雅。
她给自己做的是缃色绫锦丁香衣,配翡翠烟罗倚云裙,温暖柔和的缃色上衣绣着疏落的丁香暗纹,下配的裙子则如烟似雾,衬得她愈发温婉清丽。
给赵惊弦做的是一袭雨过天青色直裰,色泽清润,仅在领口与袖缘处用同色丝线精绣了松枝暗纹,低调中透着读书人特有的清朗风骨。
虎子的是一件深青色对襟长褂,玉娘心细,选了耐磨的料子,衣襟处用墨线绣了几丛劲瘦的竹叶,显得人格外精神利落。
团团的则是鹅黄小袄配樱草罗裤,绣着憨态可掬的虎头,更显孩童活泼。
等到赵攸也穿着新做好的衣裳出门,那才真叫惊艳四方。
她的是一身鹅黄彩绣蝴蝶比甲配霜色挑花千水裙,比甲上彩蝶翩跹欲飞,霜色裙摆上用深浅不一的丝线绣出层层叠叠、渐次绽放的花团,走起路来,仿佛步步生花。
十四五岁的姑娘,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纪,穿上这身,明媚娇俏。
几个小娘子见了,围上来,又是羡慕又是好奇地问:“赵小娘子,你这身衣裳真真是好看极了!是在哪家铺子买的?快告诉我们!还是,也是你那位巧手嫂子给你做的?”
赵攸笑着说:“是我嫂子亲手给我做的!”
这话一出,更是坐实了玉娘的好手艺。
于是,赵家的小院渐渐热闹起来,不少人来向玉娘讨教绣技。
上门来的多是爱俏的年轻小媳妇和待字闺中的姑娘家,也有少数像万大娘那样上了年纪、却仍想穿得精神体面些的妇人。
说起这万大娘,心里可是憋着老大一股气。
那日见了赵母的新衣,回家就越看自家儿媳越不顺眼,忍不住念叨:“你看看人家赵家媳妇,那手巧得跟什么似的!给婆婆做的那衣裳,多体面!你也学着点,给我也做一身那样的!”
她儿媳正被哭闹的孩子缠得脱不开身,闻言头也不抬,没好气地回了一句:“我哪儿有那闲工夫!没看见带着孩子呢!您想要新的,找您儿子拿钱,去成衣铺子买一件现成的去!”
可把万大娘气得心口疼,成衣铺子的哪有赵母身上的好看?
不少人,包括万大娘,都来找玉娘,都想请她帮忙做身衣裳。
不料玉娘却都温言婉拒了。
她心中自有考量。
都是街坊邻居,若按市价收钱,难免会有人背后嚼舌根,说她不顾情分、钻钱眼里了。
若是只收个料子钱或象征性地收一点,那便是劳心费神地做亏本买卖,她虽不指着这个发财,却也不能如此作践自己的手艺。
更何况,给自家人做衣裳、操持家务已占去大半精力,实在分身乏术。
大家虽失望,却也能理解。
毕竟人家也不是专给人做衣裳的。
有人叹气道:“唉,咱们自己那点针线,也就是个‘能穿’,跟玉娘你这手艺一比,真是没眼看。”
见玉娘不愿接活,有些不愿放弃的,便退而求其次,上门来讨教绣工技巧。
玉娘性子好,也不藏私,有人来问,便会放下手中的活计,耐心地指点一二。
这日午后,秋阳暖融。
玉娘正坐在廊下,就着明亮通透的天光,全神贯注地缝制一件正红色的缎面大氅。
入了冬,便是赵母的四十寿辰。
玉娘早早就开始准备这份贺礼,好让婆婆能在寿辰当日穿上。
三四个妇人带着针线笸箩又来赵家串门讨教。
进了院门,一位姓钱的小媳妇眼尖,忍不住惊呼出声:“哎呀!玉娘,你这绣的牡丹和蝙蝠!活灵活现的!”
玉娘抬起头来,见是几个近来熟络的街坊,便放下针线,笑着和几人打招呼。
“你们来了,快坐!”
阳光映照着她娟秀的侧脸,她手中捻着细如发丝的金线,针尖在阳光下偶尔闪烁。
几人立刻好奇地围了上去,只见那正红色富贵团花纹的上好缎料上,一件华贵的大氅已初见雏形。
衣领和门襟处,用灿烂的金线盘出繁复精致的云蝠纹样,蝙蝠形态生动。
大氅的后身和两袖,则以各色五彩丝线绣着盛放的牡丹,花朵饱满艳丽。
众人看得眼花缭乱,纷纷由衷夸赞:“这大氅可真华贵!看这款式是给赵家婶子做的吧?”
“赵家婶子好福气啊!”
“这牡丹就跟真的一样!我瞧着都快飞出来了!”
玉娘听着,唇边的笑意渐渐加深,骄傲在心底油然而生。
她很快便察觉了这丝自得,心下不由莞尔,觉得自己这般心境,倒有几分像得了夸赞便翘起小尾巴的小鲤。
她微微敛眸,将那份小小的得意妥善收起,依旧是温婉谦和的模样。
“你们过誉了,不过是随手做的罢了!”
她本意是谦虚,可其他几人听了,再看看那巧夺天工的绣样,都觉得她这谦虚得太过实在。
李娘子凑近了细看那蝙蝠的绣工,又是羡慕又是好奇地问:“玉娘,这蝙蝠的小眼睛怎么就能绣得这般活灵活现?我绣的总是呆板板的,毫无生气。”
玉娘听了,正巧手边这只蝙蝠只绣了一只眼睛,还缺一只。
复又拿起绣绷,拈起一根极细的丝线,耐心地演示讲解起来:“这绣眼睛最忌直接用黑线绣个死板的圆点。需得先用深褐色的线细细铺底,在瞳孔靠上的地方,再用最细的黑丝线,精准地绣上这么小小一针,”
她的手指灵巧地翻飞,动作娴熟而优美,“最关键的是,要在一旁留出一丝极小的空白,权当作是光点,这般一来,神采便自然不同了。线一定要劈得极细,下针需准,手更要稳,心也要静。”
她一边说,一边操作,那小小的蝙蝠眼睛在她指尖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瞬间变得炯炯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