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寺卿的声音继续响起:“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名次依序而下。
虞兴安的心随着一个个名字的报出而跳动。
当“虞兴安”的唱名声清晰传来,巨大的喜悦与自豪瞬间盈满他的胸膛。
他同样沉稳出列,按照指引,跪拜在第二甲所属的位置。
二甲第九,这足以光耀门楣。
唱名持续进行着,鸿胪寺卿的声音沉稳有力,将每一位新科进士的名字,庄重地宣告于这高高的殿堂之上。
每一个名字的响起,都代表着一个苦读的学子的付出有了回报。
阳光透过高大的殿门洒入,照亮了丹陛下跪拜的身影。
他们低垂着头,姿态恭谨,然而那挺直的脊梁和微微颤抖的肩膀,却无声地诉说着内心的澎湃。
从此刻起,“天子门生”的烙印,将伴随他们一生。
庄严的唱名仪式结束后,集英殿内庄严肃穆的气氛并未散去,反而因接下来的环节而更添期许,为新科鼎甲授官。
鸿胪寺卿退至一旁,礼部尚书手持圣旨,神色端凝,步至丹陛中央,展开明黄的卷轴。
他的声音沉稳而极具穿透力,清晰地宣告着天子对最顶尖人才的擢拔与恩典。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今科一甲进士,才学卓着,深孚朕望。着即授官,以彰皇恩,以励贤才!”
“一甲第一名状元关文山,授翰林院修撰,正六品!”
“一甲第二名榜眼赵惊弦,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一甲第三名探花谢弘义,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每一个官职的宣告,都如同金石掷地,在寂静的大殿中激起回响。
翰林院!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地,储相之阶!
非才学卓绝、深得信任者不可轻授!
赵惊弦强压下心头的澎湃巨浪,与状元、探花一同,再次深深叩首,齐声高呼:“臣等叩谢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礼毕,三人保持着恭谨的姿态起身。
这时,数名内侍手捧朱漆托盘,步履轻盈而庄重地行至丹陛之下。
托盘之上,整齐叠放着崭新的官服、官帽,以及象征品级的腰带、牙牌。
第二个内侍行至赵惊弦面前。
托盘中,那身代表着翰林清贵的青袍官服,泛着光泽。
旁边是乌纱帽,以及犀角腰带和一方代表身份的象牙腰牌。
“赵编修,请受冠服。” 内侍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可闻。
赵惊弦伸出双手,动作沉稳,郑重地接过了这象征着开启仕途新篇的托付。
他捧着这身崭新的官服,如同捧着十年寒窗淬炼出的结晶,也捧着家人的寄托,更捧着天子与朝廷交付的重任。
站在二甲队列中的虞兴安,遥遥望着赵惊弦手捧官服、卓然而立的身影,眼中充满了由衷的喜悦与钦佩。
他知道,以宁绪兄的才学品性,这翰林院编修之位,只是一个辉煌的开端。
而他自己,二甲第九的出身,也足以为他铺就一条同样广阔的仕途通衢。
此刻,殿内所有新科进士的心中,都激荡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豪情。
授官仪式在庄重有序中进行完毕。
景和帝说了几句鼓舞新科进士的话语后,就是给进士们赐进士袍服。
传胪大典结束。
东华门外,不少人早早就等候在附近,待礼部官员将金榜庄重张挂。
无论是焦急等待的进士亲眷,还是纯粹为了一睹盛况的京城百姓,都将目光紧紧锁在那面即将张挂金榜的高墙之下。终于,在礼部官员肃穆的宣告声中,万众瞩目的金榜被庄重地悬挂起来。
一群人蜂拥而上,有进士的亲眷家属来看名次的,也有不少人为的是看热闹,想要看看今科状元花落谁家。
虞家的马车缓缓驶离这片喧嚣。
车厢内,虞兴安再也按捺不住,猛地侧过身,用力地、重重地拍着赵惊弦的肩膀,那力道饱含着由衷的激动:“宁绪兄!高中榜眼!太好了!我就知道!真真是实至名归!恭喜!恭喜啊!”
他眼中光芒闪烁,是纯粹的欣赏与为同窗好友成就的狂喜,不见半分阴霾,“更了不得的是,直接授了翰林院编修!多少人梦寐以求啊!”
喜悦也一遍一遍冲刷着赵惊弦,他稳住激荡的心神,脸上是明亮笑容,回握住虞兴安的手臂:“同喜!同喜!承平兄!二甲第九,亦是翘楚!恭喜承平兄!”
“二甲前列也很大可能留在翰林院!”
虞兴安朗声大笑,带着几分豁达与满足:“哈哈,借宁绪兄吉言!翰林院自然好,但只要能留在京中,无论何处,于我而言都是极好的!”
马车抵达虞府,府门早已敞开。
下人们远远瞧见两位主子的马车,再看到两人怀中捧着的东西,以及两人脸上那压也压不住的喜色。
个个脸上都堆满了笑,大管事更是小跑着迎上来,笑容满面,壮着胆子急切问道:“大少爷!赵公子!如何?可是天大的喜事?”
虞府虽也派人去看了金榜,但人还未回来。
虞兴安神采飞扬,声音洪亮地宣告:“天大的喜事!本少爷二甲第九名!宁绪兄更是一甲第二名,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哎哟!” 大管事激动得猛一拍大腿,老脸笑成了一朵花,“大少爷和赵公子真是文曲星下凡!”
周围的下人们也连声道贺说着好话。
“赏!重重有赏!”虞兴安豪气挥手,吩咐管事,朗声道,“传我的话,阖府上下,每人赏二两喜钱,同沾今日喜气!”
话音未落,府中已是欢声雷动,下人们行礼叩谢虞兴安。
惊喜过后,虞兴安只觉胸中意气纵横,立刻吩咐:“快!让厨房备一桌上好的席面,烫几壶最好的陈年花雕!今日,我定要与宁绪兄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赵惊弦亦是心潮澎湃,欣喜万分,但想到明日的琼林宴,忙提醒:“承平兄,饮酒自然要尽兴,但切莫过量!明日琼林盛宴,圣上亲临,百官在侧,莫误了时辰或是失了仪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