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深处,所谓的“秘阁”并非一座富丽堂皇的殿宇,而是一处依山而凿、深入地下岩层的石室群落。入口隐蔽在一座假山之后,需通过三道由机关与符文共同守护的厚重石门。此地空气阴冷干燥,弥漫着陈年墨香与纸张、金石特有的古老气息。油灯长明,光线昏黄,勉强照亮着堆叠至穹顶的无数书架与石柜,这里收藏着历代帝王不欲人知的秘辛、失传的技艺、以及诸多被判定为“禁忌”或“无用”的古老知识。
手持皇帝特赐的玉符,苏渺在一位沉默寡言的老宦官引领下,踏入了这片被时光尘封的领域。雨水被隔绝在外,唯有她略显急促的呼吸声和脚步声在空旷的石室中回荡。
她没有浪费时间在浩如烟海的普通典籍上,而是直接开启了微弱的“规则视觉”,如同一个灵敏的探测器,扫视着这片空间。她在寻找那些与血玉、与前朝星图、与“深渊能量”产生微弱共鸣的“异常”之物。
大部分藏书在她眼中只是散发着微弱而稳定的、代表着“知识载体”的白色光晕。但当她走到最深处一间尤为狭小、几乎被遗忘的石室时,她停了下来。
石室角落,一个蒙尘的、非金非木的黑色箱子,正散发出一种极其隐晦、却与她手中血玉隐隐呼应、同时又带着一丝与前朝星图同源苍茫气息的波动!
“打开它。”苏渺对老宦官示意。
老宦官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似乎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待诏”能直接找到这里最特别的物件。他取出一串造型奇特的钥匙,费了些功夫,才将箱子上那把早已锈蚀的铜锁打开。
箱盖掀开的瞬间,一股更加清晰、带着冰冷金属质感与星辰韵律的能量波动弥漫开来。箱内并无书卷,只有几件物品:一块断裂的、刻满未知符文的龟甲;一卷以银丝编织、材质不明的残破帛书;以及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巴掌大小,结构极其精密复杂的青铜星盘。
星盘呈圆形,边缘刻有三百六十度刻度与繁复的星官图案,中央则嵌套着数层可以独立旋转的圆环,圆环上密布着细如发丝的刻度与更微小的古文字。其工艺之精湛,远超这个时代应有的水平,甚至比苏渺在观星台见到的那个浑天仪模型还要精巧无数倍!
在苏渺的“规则视觉”下,这个青铜星盘周身流淌着柔和的、如同水银般的能量光泽,其内部结构更是由无数细小的、遵循着特定规则运转的能量回路构成!它不仅仅是一个观测仪器,更像是一个……微型的、功能未知的“计算装置”或“能量调控器”!
苏渺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卷银丝帛书。帛书入手冰凉,材质坚韧异常。上面的文字同样是那种古老的秘文,但保存相对完整。她立刻召唤出星枢,结合墨规已破译的部分和血玉信息库的零星对照,开始全力解读。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帛书上的信息断断续续,却字字惊心:
【…观测日志? 乾元十七年? 秋? 星轨偏移加剧? 锚点G-42反馈能量躁动? 疑似‘低语’渗透? …】
【…尝试以‘璇玑’(指青铜星盘)建立反向屏蔽? 能量过载? 姬衍大人神魂受损? …】
【…警告? ‘深渊’非力可抗? 唯‘序’可制? 然‘序’之极? 近乎‘寂’? 危矣? …】
【…‘钥匙’散落? 七曜蒙尘? 守望之路已断? …吾等? 罪人? …】
信息至此戛然而至,带着一种深沉的绝望与无力感。
苏渺的心跳几乎停止。
“低语”?“深渊”渗透?姬衍果然是在对抗“深渊能量”时受创甚至陨落的!而这青铜星盘“璇玑”,是他们用来建立屏蔽的装置!他们甚至提到了其他“锚点”(G-42)也出现了问题!
最关键的是那句——“‘序’之极,近乎‘寂’”。这似乎是在警告,用来对抗深渊的极致“秩序”力量,本身也蕴含着巨大的危险,可能导向某种万物归寂的可怕状态。
而“钥匙散落,七曜蒙尘”,无疑指向了七星密文与稳定锚节点的失落。
前朝观测者们,并非无能,他们洞察了危机,并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最终失败了。这卷帛书,是失败者留下的血泪教训。
苏渺将目光投向那青铜星盘“璇玑”。她尝试着,像激活血玉那样,将一丝蕴含着“秩序”特质的精神力注入其中。
“嗡……”
星盘中央最细微的一层圆环,极其缓慢地转动了一丝,发出几不可闻的机括声。一道微弱的、如同星辉般的光线自星盘中心投射而出,在空气中勾勒出一幅残缺的、不断变幻的能量流线图。
这星盘,还能运转!虽然可能受损,但它依然是一件强大的、与“稳定锚”系统相关的工具!
苏渺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与震撼,将龟甲、帛书和青铜星盘小心收起。她知道,她找到了对抗当前危机的关键线索,也背负起了前朝观测者未竟的、沉重无比的使命。
离开秘阁时,外面的雨势稍减,但天色依旧阴沉得如同黄昏。老宦官在她身后缓缓关上沉重的石门,将那片古老的秘密再次封存。
返回格物苑的路上,苏渺思绪万千。姬衍的失败,在于力量不足,也在于对“秩序”力量的危险性认知不够。她不能重蹈覆辙。
她需要力量,更需要……驾驭力量的智慧。
回到理堂,她立刻将所得告知墨规等人。当听到“姬衍”、“深渊渗透”、“秩序之危”这些信息时,所有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小姐,这‘璇玑’星盘,或可助我们稳定局势!”墨规仔细观察着星盘的结构,激动得手指微微颤抖,“若能修复并完全激活它,或许能建立起一个更强力的屏障,暂时隔绝深渊能量的扩散和影响!”
“修复它需要什么?”苏渺问到了关键。
墨规沉吟片刻,指着星盘内部几个极其细微的、似乎有能量阻滞的节点:“需要精纯的、高序度的能量进行温养和疏通,最好是与它同源的力量。另外……可能需要参照前朝星图,找到对应的能量节点进行‘校准’。”
同源的力量……苏渺看向了手中的血玉。血玉与这星盘,同属于“稳定锚”系统,能量同源。
而校准……则需要那幅指向其他节点的前朝星图!
“也就是说,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就是结合星图和血玉的力量,尝试修复并激活‘璇玑’星盘,在京城范围内,建立起一道‘秩序屏障’?”苏渺总结道。
“正是!”墨规重重点头。
“好!”苏渺眼中闪过一丝决然,“那就以此为目标,集中所有力量!墨老,你负责主导修复星盘,我会用血玉配合你。赵砚,加大筛查和安抚力度,尽量控制住现实层面的混乱。李伯,继续优化防御器具。我们必须抢在下一波更大的规则紊乱爆发之前,完成屏障!”
命令下达,格物苑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苏渺将血玉置于“璇玑”星盘旁,引导着其中精纯的秩序能量,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注入星盘那些干涸阻滞的能量回路。墨规则对照着前朝星图与星盘自身投射出的能量流线图,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星盘内部那些肉眼难辨的细微结构。
这是一个缓慢而精细的过程,容不得半点差错。
窗外,夜色再次降临。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但空气中的压抑感却有增无减。
苏渺能感觉到,宗人府方向传来的规则涟漪并未完全平息,反而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在酝酿着更强烈的冲击。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能否在风暴彻底降临前,撑起这把来自前朝的、残破的“保护伞”,关乎着无数人的命运,也关乎着她能否在这条布满荆棘的观察者之路上,继续走下去。
她凝神静气,将全部的心力,都投入到了与手中星盘、与血玉、与那无形规则的沟通与引导之中。
寂静的理堂内,只有星盘机括偶尔传来的、如同星辰运转般的细微声响,以及血玉散发出的、稳定而柔和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