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虽觉意外,倒也不至如此震惊。
因他明白——
这一战迟早要打。
没有襄阳的荆州不算完整的荆州。
他这荆州牧也名不副实。
但要在关中、长安决战......
对刘备而言实在太过天方夜谭。
首要难题便是大军如何绕过襄阳?
难道插翅飞过去?
若真能飞过去,何不直取许都解救天子?
届时......
天子尚在,曹操岂能长久猖狂?
刘备脸上的惊愕神情被诸葛川尽收眼底。
见刘备仍茫然不解,诸葛川只得再次提点:
\"侄儿听闻...\"
\"今春西凉马腾与侍郎黄奎密谋诛曹,不料事情败露。马腾父子三人皆被斩首示众,唯有其侄马岱乔装逃出。\"
\"待马岱返回西凉...\"
\"在马超帐前哭诉此事,马超听闻勃然大怒。\"
\"当即联合叔父结义兄弟韩遂,集结二十万西凉铁骑,誓要攻取长安为父 ** 。\"
\"依侄儿推算...\"
\"两军交战必在今秋,最多不过两月光景。\"
稍作停顿,诸葛川解释道:\"侄儿方才所言可与曹操抗衡之师,并非伯父麾下荆州兵马,而是西凉马家军与韩遂部众。\"
说罢。
诸葛川询问道:\"伯父可有天下舆图?侄儿愿在图上为您详解。\"
刘备这才如梦初醒,急忙撑着桌案起身,亲自去取舆图。临行前还对诸葛川叮嘱:\"伯治在此稍候,为叔去去便回。\"
行动之迅捷。
连诸葛亮、庞统都来不及代劳。
诸葛川闻言却脸色一沉。
这该死的\"买橘子\"烂梗!
后世网文都不屑用的老套桥段,没成想穿越后竟又听到。
你越不让动。
我偏要动。
趁刘备离开之际,诸葛川自斟一杯果酒润喉。
毕竟今夜献策颇多。
字字珠玑不说,更句句皆是金玉良言,这般呕心沥血,读者若不投票实在说不过去。(暗中示意)
刘备已逝。
堂中庞统与诸葛亮望向诸葛川的目光,带着微妙深意。两人皆是聪慧之人,自然明白诸葛川接下来要说的计策。
借力打力。
准确来说,是借马超之力对抗曹操。
\"今日才知小川儿在大局谋划上,远胜我庞士元啊。\"
\"可惜当年称我与孔明为'卧龙凤雏'的水镜先生司马徽已病逝三年,否则真想听听......\"
\"不知先生会给小川儿什么称号?\"
\"是翱翔九天的鹏鸟,还是......满肚子坏水的臭小子......咳咳,孔明听我解释,我可不是在骂人啊!\"
意识到失言的庞统连忙向诸葛亮辩解。
正说话间,刘备如旋风般冲回大堂。
哗啦!
他直接用衣袖扫过案几,将酒食尽数拂落。看着沾污的衣袖,索性脱下外袍,用它擦拭干净案面,而后将大汉疆域图铺展开来。
\"伯治,舆图在此。\"
\"请继续讲。\"
此刻的刘备宛如求知若渴的学子,几乎忘了自己身为主君的身份。
诸葛川毫不迟疑,指尖落在图中的关中位置:\"伯父请看,此处是关中。\"
\"长安及以东地区为曹操所有,镇守长安的是曹操任命的司隶校尉钟繇。\"
\"而长安以西至西凉关陇之地,原由马腾、韩遂掌控。如今马腾已死,便由马超与韩遂共治。\"
\"伯父试想......\"
秋日烽烟起,马曹战事悬。
川儿公执图问:\"孟起若败,孟德当何为?\"
玄德凝神细视舆图,忽拍案惊觉:\"若吾为操,胜后当尽取西凉,挥师南下取汉中。张鲁必溃,继而可图西川。\"
言至此,众人皆恍然。
原来军师所言\"伐蜀之安\",安在西凉屏障。陇右失则蜀道危,此乃存亡之道也。
——孔明士元虽早有预料,闻主公剖陈利害,仍不免动容。
川儿公颔首:\"叔父明鉴。张鲁鼠辈,岂能挡曹?若其望风归顺,纵得益州,北伐之路亦为所扼。\"言罢轻叹:\"虽不愿言,然曹贼确非张鲁可比。\"
“因此。”
诸葛川目光灼灼地看着刘备,语气肃然:“对伯父来说,要依托蜀地成就霸业,在入蜀大计未竟之前,西凉马超绝不能败。”
“他若败亡,就意味着……”
“您全局战略的溃败。”
“是家父为您谋划的天下三分之局就此崩塌。”
阐明马超与曹操之战的关键性后,诸葛川手指转向益州方向。
“如今西川使者张松仍在益州逗留。”
“待其返成都劝说刘璋邀您共讨张鲁,再派心腹孟达前来商议军务,往来耗时至少数月。”
“待诸事敲定,刘璋同意荆州军入蜀,今年……荆州已无入蜀可能,最快也要来年春夏。”
“既然如此。”
“从现在到明年春夏这近一年间,您与荆州众将除备战益州外,绝不能坐视马超兵败……”
“否则无异自取 ** 。”
“曹操每进一步,纵使您看似按兵不动,实则已在争霸中退让一步。”
“故此。”
“联合马超共抗曹操,方为上策。”
刘备听完这番透彻分析,深以为然地颔首,未觉诸葛川危言耸听。
“伯治所见极是。”
“成就霸业者,须纵览全局而非拘泥局部。”
“不过……”
“我与西凉马超相隔千里,如何施以援手?”
诸葛川闻言轻笑道:
“伯父既认可借关将军这等名将助刘璋讨伐张鲁之策……”
“对马超亦可用文谋相助。”
“以我之见,马超、韩遂能迅速聚集三十万大军,足证其军力强盛。”
“同时。”
夜色渐深,月光如水,倾洒在敞开的厅堂内,将地面镀上一层银辉。
堂外,星河稀疏。
一只夜鸦自远处飞来,误入民居,惊醒了昼伏夜出的猫头鹰,引得它咕咕鸣叫,宛若争执。
少年 ** 案前,任由月光映照面庞,等待昭烈帝的最终决断。他已然谏言完毕,取舍皆在刘备一念之间。
刘备沉吟良久,终是缓缓吐出一口气,道:“伯治,此议我已明了。”
【战略剖析】
“此举亦暴露西凉众将谋略之不足。”
“非小侄轻视马超、韩遂之流。细观其麾下,除韩遂稍具应变之略,余者皆可称莽夫。”
“马超尤为甚之,徒有悍勇,实乃无谋之辈。”
【双线牵制】
“然智囊援助仅为其中一环。”
“另一策,伯父可联孙权虚张声势,佯攻襄阳、豫州。纵不交战,亦足令曹操生忌,不敢倾全力于长安决战。”
“若孙权不肯协同,伯父亦可择机与襄阳曹军小规模交锋。”
兵道诡谲,虚可化实。
有限度的实战,亦可充作威慑之姿。具体临机应变耳。
至于派遣谋士潜赴马超军中之细节,诸葛川未再赘言。
此事无需多议——以曹军对荆州的掌控力度,遣人乔装经武关入关中,易如反掌。
(
刘备略作沉吟,未立即答复诸葛川的计策,但那一瞬的松快已然泄露他的心意。
\"叔父不必多虑,小侄明白。\"
沉吟片刻,他又道:\"夜已深,小侄就不叨扰叔父歇息了。\"
话方出口,却见诸葛川忽地转向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迟疑——他这才发觉自己竟替父亲作了主张。
幸而诸葛亮会意,顺势向刘备拱手:
\"主公,川儿说得是。\"转头又对庞统道:\"我们这便告退吧。\"
刘备也不强留,只叮嘱道:\"路上多带些护从,我也好安心。\"
月华如水,三人默然前行。府卫十人,持戟相随。青石板上,三道人影愈拉愈长。
静默中忽闻诸葛亮开口:
\"川儿,今夜之事...\"他顿了顿,\"你做得很好。只是今日之言,切记不可再传。\"
话音落,长街复归寂静。
或许可以说,这位卧龙还未真正掌握父亲的职责。
未等诸葛川回应,同行的庞统先忍不住摇头叹气。
\"孔明啊,你就是这性子。\"
\"连称赞别人都要拐弯抹角。\"
\"最后总不忘说教,活得这般不洒脱。\"
说着突然揽住诸葛川的肩膀:\"小川儿...不对,我最看重的伯治贤侄啊!\"
这般热络的称呼让诸葛川浑身不自在。
他苦笑应对:\"庞叔父有话直说便是。\"
\"何必如此。\"
\"另有一言。\"
\"侄儿乃寻常男子,不似古人龙阳君...对断袖之癖毫无兴趣!\"
庞统闻言气结:\"胡言乱语!\"
\"小家伙竟敢污蔑长辈!你不喜此道,难道我就喜欢?\"
\"这张利嘴到底随了谁?子瑜兄可不是这般性子。\"
发完牢骚后终于正色道:\"贤侄,叔父私下问你。\"
\"若需派谋士相助马超对抗曹操,依你之见...\"
话未说完,诸葛川已斜睨着接话:\"叔父莫非想自荐?\"
庞统顿时眉开眼笑:\"不愧是庞士元的好侄儿,果然懂我。\"
\"那你觉得如何?\"
面对灼灼目光,诸葛川驻足端详片刻,一字一顿答道:
\"无\"
\"可\"
\"奉\"
\"告\"
一百
“此事您该去问刘皇叔,侄儿岂能知晓。”
言罢,诸葛川不等庞统回应……
捉弄完凤雏的他,转身就跑。
“好小子,连长辈都敢戏弄,看我如何教训你。”
庞统故作恼怒,快步追赶。
后方。
诸葛亮望着嬉闹的至交与新认的聪慧儿子,轻轻叹息。
顽皮!
然而他的步伐却在不自觉间加快了。
一番玩闹过后,庞统领着五名侍卫,前往刘备为其准备的府邸。
寂静的街道上,仅余五名侍卫与诸葛亮父子同行。
片刻后。
诸葛亮在一座距庞统府邸约三百步的宅院前驻足。
“诸位辛苦。”
他转身向一路护送的郡守府侍卫致谢。
侍卫们惶恐回应。
“军师折煞我等。”
“既已送达,属下告退。”
铠甲声响中,侍卫们离去。
此刻。
诸葛川方得空细观眼前宅邸。
门庭简朴,并不宽敞。
不似后世影视中那般华美,反倒似寻常殷实人家。
配以高悬的“诸葛”匾额,飘川儿字迹透出隐士般的清雅。
“此宅原是襄阳黄氏在江陵的别院。”
“随主公来此,与你母亲见此处清幽,便婉拒了主公赐府,搬来居住。”
诸葛川:“……”
未料卧龙父亲能将此事说得如此坦然。
这曾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前最大的愿望。
可惜那些富有女性毫无眼光,完全没给他展示\"专长\"的余地。
\"川儿,随我进来。\"
\"你娘应当还未就寝,一起去见见她。\"
孔明言罢,率先跨过门槛。
\"月英姐...啊不,母亲她还没休息?\"
诸葛川匆忙改口,将到嘴边的\"月英姐\"换成\"母亲\",表情略显尴尬。
这自然事出有因。
他与黄月英本是旧识。
只不过
那时他还是个五岁稚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