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心地善良的邻居,比如一大妈、刘海忠这样的老实人,还收到了李建东额外送的鸡蛋。平时总被人欺负的老实人,现在得到了关照,一个个感激不已。
一大妈更是劝老伴易忠海别和李建东作对。可男人就是这样,越拦越来劲。
至于那些忘恩负义的人,李建东一向公事公办,要么按价卖,要么直接卖完,想占便宜?根本不可能。
这天中午,棒梗看见前院闫埠贵家的儿子闫解旷正在吃煎蛋,满脸油光,让他馋得直咽口水。那小子以前还没现在壮实,现在倒养得白白胖胖。
都是因为那个该死的李建东,死活不卖鸡蛋给贾家。
棒梗暗下决心:今晚还得再干一票。
夜深人静时,一个瘦小的身影偷偷摸摸穿过回廊,又来到后院。借着月光,他看到东边鸡舍里的母鸡已经睡了。
他正悄悄靠近,突然,一只大狗猛地窜出来。这次连叫都不叫,直接扑上来咬。
棒梗吓得魂飞魄散,撒腿就往家跑。多年的“经验”让他熟门熟路地钻进自家屋子。
大黑甩着尾巴回到窝里,心想主人肯定要赏它个鸡腿。它坚信主人什么都知道——毕竟这条忠犬的每根毛都透着机灵。
李建东早就从乌鸦叫声里知道棒梗又要偷鸡蛋,准确地说,是想偷鸡。
许大茂家的鸡之前被棒梗偷过,当时是傻柱替他顶了罪,还说偷许大茂家的鸡不算啥。
第二天早上,李建东在中院遇到了棒梗,对他说:“今天的鸡蛋又卖完了,你要想吃鸡蛋,不如自己养几只。我家的鸡特别能下蛋,一天能下一个!”
棒梗一听,惊讶极了。
他只听大人说过,养得好的母鸡一天最多下一个蛋。
可李建东家的鸡居然能下一个!
“真的假的?你不会骗我吧?”棒梗半信半疑。
“当然是真的,你买我家的母鸡回去养,以后想吃鸡蛋随时都有,早上直接去鸡窝拿,多方便。”李建东笑着说道。
棒梗动心了,立刻跑回家喊道:“奶奶,快给我钱,我要去买李建东家的母鸡!”
“买他家的鸡干嘛?咱家又不是没养鸡。”贾张氏不太情愿。
“他家的鸡下蛋多!”棒梗急得不行。
“行行行,买就买吧。”贾张氏颤抖着掏出十块钱。
那时候,一只母鸡要四五块,能下蛋的自然更贵。
一只母鸡一年能下五十到一百个蛋,连续下五六年的话,相当于白赚五六块,养到第六年就等于没花钱。
贾张氏从李建东手里买了两只最精神的母鸡,李建东还特意让她们看了刚下的蛋——又大又圆,颜色鲜亮。
“你们记住了,得多喂蚯蚓,保持通风,别惊扰它们……”李建东说了一堆注意事项。
这些条件在空间秘境里都能做到,所以母鸡在那里下蛋特别多。
但外面养就不一样了。
“知道了知道了,我养了一辈子鸡,还用你教?”贾张氏不耐烦地挥挥手,抱着母鸡回了自家鸡窝。
贾张氏满心欢喜地买回两只母鸡,想着靠它们发家致富。母鸡不仅能下蛋,还能孵小鸡,小鸡长大又能继续下蛋。
不过她突然想到,还得找李建东借只公鸡才行。
想到以后能养几十只母鸡,每天收几百个鸡蛋,贾张氏乐得合不拢嘴。她打算把鸡蛋卖两分一个,比李建东贵,非得气死他不可。
贾张氏特意给新买的母鸡搭了个单独的鸡窝,还挖来蚯蚓、捉虫子喂它们。看着母鸡吃得欢,她对秦淮如说:“这母鸡真精神,李建东这次没骗人。”
棒梗听说母鸡能下蛋,馋得睡不着。半夜等全家都睡了,他偷偷溜到鸡窝想摸鸡蛋。两只母鸡被他吓得往里躲。幸好贾张氏还没借来公鸡,否则棒梗的手非得被啄烂不可。
母鸡性子温顺,只是往角落里缩,并不反抗。
棒梗伸手去掏,母鸡还是往后躲,没有啄他。
见母鸡一直退缩,棒梗以为蛋都被藏起来了,手又往里探了探。
“咯咯哒……”母鸡突然叫出声来。
“谁在那儿?”贾张氏本就睡得不沉,心里还惦记着新买的母鸡,听到动静立刻惊醒。
棒梗折腾了大半夜,一个蛋也没找到,差点被贾张氏抓住。
他赶紧踮着脚溜走。
幸好夜色深沉,贾张氏老眼昏花看不清。
只听见门“吱呀”一声开了又关。
“是棒梗吗?”
“奶奶,我起夜。”棒梗随口撒了个谎。
他心里直骂娘,哪是尿急,分明是嘴馋。
说好的每天下三个蛋,结果连个蛋影子都没见着!
棒梗越想越气,这事没完。
第二天夜里,他又偷偷摸到鸡窝。
可母鸡依然毫无动静。
他压根没想到,母鸡换了新环境需要适应,情绪稳定了才会下蛋。
没错,就连鸡鸭这些禽类也得心情好才肯干活。
它们可比人娇气多了。
要是真把它们当畜生使唤,保准当场**给你看。
贾张氏也纳闷,自己精心照料,母鸡看着精神抖擞,怎么就不下蛋呢?
一大早她就跑到李建东家,正巧看见他在门口卖鸡蛋。
那鸡蛋像是掏不完似的,一摸就是三五个,鸡窝里仿佛有个无底洞。
贾张氏看得心痒难耐。她一辈子养鸡鸭,从没见过这么能下蛋的母鸡!
这哪是家禽,分明是个下蛋机器!
当李建东又一次从鸡窝里掏出一大把鸡蛋时,贾张氏终于忍不住喊道:
李建东正忙着整理摊位,忽然被人拽住袖子。
“李建东!你卖给我家的母鸡是假的!明明是公鸡,两天了连个蛋都没有!”
李建东甩开对方的手,大声反驳:“胡说!我家的鸡一天能下三个蛋,街坊谁不知道?买给你时大伙儿都看见了,就是从下蛋的窝里抱出来的!我李建东做生意讲信誉,怎么会拿公鸡骗人?你看二大爷家,同样的鸡,一天两三个蛋稳得很!”
周围的邻居纷纷点头。那天他们确实亲眼看到母鸡是从窝里被抱出来的,此刻自然站在李建东这边——毕竟整个院子就数他家的鸡蛋最金贵。
那时候鸡蛋可是稀罕物。八十年代还有人吃不起茶叶蛋,更别说现在才六十年代。要不是李建东,大家哪有机会经常吃上鸡蛋?
“是不是你不会养?”有人问。
另一个人突然拍腿:“对了!昨儿半夜我起来撒尿,看见有个孩子在你家鸡窝那边鬼鬼祟祟的,该不会是偷了蛋吧?”
“该死的小贼!敢偷我家鸡蛋!”贾张氏顿时火冒三丈,从后院骂到中院,“生儿子没良心的缺德玩意儿!六个蛋!够枪毙八百回的缺德货!”
那会儿丢根葱都能骂半天,更别说金贵的鸡蛋了。贾张氏的骂声夹杂着听不懂的方言“咯扎”,应该是她老家的土话。李建东听得直皱眉——这些外乡人祖祖辈辈都是外地农民,偏偏装什么老北京。
骂声一直持续到半夜,吓得棒梗整晚都不敢动。结果第二天早上,贾张氏发现鸡窝空空如也,两只母鸡蔫头耷脑,心疼得直跺脚——这可是花十块钱买的宝贝母鸡!
秦淮如每月工资不到20元,可见当时肉价之高,普通百姓一年到头吃不上肉是常事。
半个月的工资只能买两只鸡,相当于现在月薪2000元买两只鸡,实在让人惊讶。
贾张氏咬牙切齿,当天的玉米面窝头少做了半个,省下面粉来喂那两只母鸡。
用粮食喂鸡,这可是下了血本。
可过了两天,母鸡依然不下蛋。
更糟的是,那两只鸡翻了白眼,直接死了。
贾张氏气得直跳脚,立刻跑去找李建东算账:“丧良心的李建东,你坑我们!卖给我的母鸡不下蛋就算了,现在全死了!你就是故意看我们孤儿寡母的笑话!今天不赔20块钱,这事没完!”
李建东早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有棒梗这个祸害在,哪只鸡能经得住折腾?
“真是笑话!我家的鸡养得好好的,怎么到了你手里就出事了?实话告诉你,你家鸡不下蛋、翻白眼,是因为家里有个偷鸡摸狗的贼!那小子馋鸡蛋又馋鸡肉,半夜把鸡折腾死了!”
这时,旁边有人恍然大悟:“我说呢!昨晚看见有人影从鸡窝溜出来,又钻进你家去了,原来是棒梗!”
“没错!这小子之前还偷过许大茂家的鸡,最后是傻柱替他顶了罪!”
“傻柱这个糊涂蛋,教出这么个败家的孙子,连自家鸡都糟蹋,真是不知好歹!”
众人纷纷议论着。
李建东暗自冷笑——这就是利益捆绑的好处。只要不触及根本,院子里这些墙头草自然会站在他这边。毕竟没有他,这些人有钱也买不到便宜的鸡蛋。
在这个黑白颠倒的年代,想补充点营养真不容易。
从送礼就能看出门道:后世流行送烟酒茶,现在却时兴送粮油糖糕,全是高热量的东西。
贾张氏被说得无言以对,因为她心里清楚,街坊们说的是对的。
难怪抓不到偷鸡贼,骂了半天也没人认错,大伙儿都像看戏一样乐呵。
也难怪这只母鸡精神这么好,才两三天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