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嵩阳手费彬死得蹊跷,陆柏暗自思考,虽然自己的武功远胜于他,但面对曹命的实力,想来想去也觉得胜算不大。
于是他以五岳剑派内务为由,试图切断曹命的退路。
只要刘正风一天未能成功金盆洗手,他就一天受到江湖规矩的束缚。
陆柏一开口,大家虽未直言,但视线集中于曹命,无声的压力显露出五岳剑派的态度。
“再说刘正风与邪派勾结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清理门户,怎能容许外人干涉?”陆柏带着敌意看向刘正风。
“照你这么说,官府的话还不如你们五岳剑派管用?”曹命冷声问。
“不敢不敢。”陆柏拱手,“官府自然威严,但这毕竟是我们的家事,哪有官府插手别人家事的道理?”
“这还轮不到你来定夺。”曹命目光锐利,“若左盟主亲自到来,或许还能商量。”
“就凭你?”
五岳剑派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
左冷禅既然决定对衡山派下手,岳不群虽觉得无利可图,但还是要争取个好名声,免得白来一趟。
“曹大人。”岳不群上前一步,“不管这是不是五岳剑派的家事……”
“刘正风与邪派长老勾结一事,陆师兄方才说得清楚,确实有其事。”
“我们正道中人,怎能坐视不管?”岳不群语气激昂,神情激动。
刘正风知道自己理亏,仍试图解释:“岳师兄,这话未免太过。
我和曲洋是琴箫知己,他虽出身……但他的琴声让我感受到他品格高尚、心胸坦荡。”
“你竟敢承认?”岳不群指着刘正风,语气充满失望与愤怒。
表面上看,岳不群似在维护衡山派,最终却并未出手相助。
“曹大人,您听清楚了,刘正风已亲口承认和曲洋有来往。”
“现在又是谁在挑事?”陆柏笑着说道。
自刘正风承认与那等人交往后,无论以什么方式联系,五岳剑派再无人能救他,就连同门师兄也无能为力。
从这句话说出的那一刻起,刘正风便注定难逃一死。
曹命眉头微皱,心中暗想,嵩山派是否真的不懂人情世故?
“刘正风是我东厂保护的人。”曹命反问,“你要与我为敌?”
陆柏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东厂在江湖上威名显赫,又代表朝廷权威,很少有人愿意与其结怨。
如果东厂执意保护一人,嵩山派纵然不满,也不敢轻易说“不”。
之前曹命没有表态,陆柏还觉得事情还有转机;如今话已出口,仙鹤手陆柏只能冷哼一声,愤然拂袖而去。
嵩山派前来问罪的人陆续离开,无异于向东厂示弱。
五岳剑派内部尚未理清,若再树强敌,对嵩山派极为不利。
大嵩阳手费彬已死于此地,陆柏无力抗衡。
若他再死,嵩山派将损失惨重却一无所获。
嵩山派退去后,其余人也无颜继续留在刘府。
嵩山派以刘正风家眷为要挟,当时在场的众人大多选择缄默,从立场上看,他们甚至可被视为嵩山派的帮凶。
天门道人微微低头,默默离去。
“刘正风感谢曹大人的救命之恩。”刘正风走上前,深深鞠躬,语气中满是真诚。
曹命并未回应,只是淡淡地说:“我救你全家,并非无缘无故,不必言谢。”
刘正风心中明白,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善意。
东厂在五岳剑派的压力下出手相助,必定有所图谋。
但他实在想不出,自己有何值得曹命看重之处。
难道是看中了衡山派的绝学“百变千幻云雾十三式”?
然而这门武艺非同小可,需极高悟性,且为衡山派秘传,非亲传弟子不得其门而入。
即便曹命有意学习,刘正风也无法传授。
刘正风实在猜不透曹命的真正意图。
他索性直接问道:“请曹大人直言。”
“我想请你到京城我的茶楼里,担任说书人。”曹命缓缓说道。
追命愣住了。
刘正风也愣住了。
莫大在刘家大院暗中观察,也愣住了。
曲洋随时准备出手,一时也说不出话来。
“说书先生?”刘正风迟疑地重复了一遍。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被救,竟是因为有人想请他去做说书先生。
“您就为了请我当个说书先生,就与嵩山派为敌?”刘正风忍不住笑了出来。
不只是刘正风感到困惑,连莫大和曲洋在后面听到了,也一头雾水。
曲洋本已准备好,一旦嵩山派动手,他就出手相救,莫大也会暗中协助。
但两人不敢公然与嵩山派对抗。
没办法,如今五岳之中,嵩山派势力最强。
没人像曹命那样有底气,敢公然与嵩山派对立。
在大明武林中,日月神教是一个庞大的存在。
而五岳剑派合并后,嵩山派自认为能与日月神教平起平坐。
但嵩山派的统一只是表面,实际上是由左冷禅一人施压,迫使其他四派不得不承认嵩山为五岳之首,尊他为盟主。
表面上恭敬服从,关键时刻却无人响应,左冷禅对此十分头疼。
对付刘正风,正是为了让其他四派认清形势。
因此,曹命出手救刘正风,实际上是站在战略层面与左冷禅对抗。
曲洋和莫大都不敢轻举妄动,各自有自己的考虑。
曲洋其实也想像刘正风一样退出江湖。
他是日月神教的长老,但只是闲职,根本调动不了人手。
以他的武功,最多只能救下刘正风一人,保全刘家老小却力不从心。
莫大若要出手,更是谨慎。
曲洋尚且能在危急时相助,莫大却只能暗中行动。
莫大作为衡山派的掌门,心中充满了忧虑。
他若公然支持刘正风,就会失去道德高地。
刘正风与曲洋的交情,已经让衡山派处于不利地位。
作为门派的代表,莫大不能因一人之私而损害衡山派的根本。
然而,刘正风毕竟是他的师弟,莫大也不忍心看着他遭遇不幸。
在刘正风金盆洗手之际,莫大不远千里而来,内心期盼着仪式能够顺利进行。
当有人救下了刘正风,莫大不愿久留,便拉起胡琴,示意之后便悄然离去。
刘正风这时才意识到师兄也来到了刘家大院:“我与师兄在音律上常有不同意见,不喜欢他的性格。
但在我遇到危险时,师兄还是来了。”
刘正风没有责怪莫大没有及时出手。
他明白,自己的家是他的家,而衡山派对莫大来说也同样是家。
如果他因为刘正风而出手,嵩山派可能会借机对衡山派发难,造成更大的危机。
刘正风向曹命表示感谢:“多亏曹大人相助,我刘正风绝不会忘记这份恩情。”他决定跟随曹命前往京城。
曲洋出现并询问曹命:“曹大人,您为何要找一个说书先生?”曹命回答说:“我在京城开了一家茶楼,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想来想去,是缺少一个说书唱曲的人。”曲洋感到惊讶:“随便找个说书的不是更简单吗?为何要自找麻烦?”曹命反问:“普通的说书人,有刘师叔这样的武艺吗?”
刘正风听到曹命评价自己的武功,并不生气。
毕竟曹命的实力明显在他之上。
曲洋却觉得有些好笑:“你请刘贤弟去说书,是因为看中他的武艺?”曹命点头:“也可以这么说。
前几天我在京城遭遇刺杀,原本请来的说书人都吓跑了,不敢再来了。”
追命在一旁听着,感到哭笑不得。
他远道而来,竟然是为了给曹命找一个会武功的说书人。
曹命甚至动用了东厂的力量,与嵩山派闹翻。
曹命再次邀请刘正风:“刘师叔既然打算洗手不干,不如来我的茶楼说书,我会给你满意的报酬。”刘正风苦笑:“曹大人救了我全家的命,既然如此,我去你的茶楼说书又有何不可?”他心里清楚,衡山派已经无法保护他了。
虽然他不认为自己与曲洋的交往是背叛,但在他人眼中,他就是理亏的一方。
能够保护他的,只有朝廷和官府的人,而曹命正是这样的人。
刘正风对曲洋提议:“曲兄,何不与我同赴京城?”曲洋则询问曹命:“曹大人,可愿接纳我这样的江湖人士?”曹命稍显意外,但考虑到自己曾收留东方不败,再多一个江湖长老也无妨,何况曲洋自有其价值,遂点头同意。
追命质疑曹命的行为,曹命则以东厂身份回应,强调自己的行动无需六扇门操心。
曹命的决心坚定不移,追命对此感到愤怒,认为曹命的立场变化无常。
曹正醇对曹命的行为感到极度愤怒,原本以为曹命离开京城是为了处理要事,却发现他只是请了衡山派的刘老三到茶楼讲故事。
曹正醇对曹命的不满情绪高涨。
曹命在京城遭遇不明身份的刺客袭击,却未告知曹正醇便逃离,这让曹正醇深感忧虑。
京城是曹正醇和东厂的根基,竟有人敢在此地行刺,曹正醇怎能不慌?他无法在京城之外采取行动,东厂的势力尚未扩展至此。
尽管得知正德皇帝派六扇门四大名捕保护曹命,曹正醇仍认为他们不足以保护曹命。
曹正醇焦虑不安,甚至考虑动用东厂力量寻找曹命。
曹命归来后,带回的消息让曹正醇更加愤怒,他恨不得立即严厉惩戒这个不争气的侄儿。
曹命最终还是抑制了自己的怒气,毕竟曹命是他的亲侄子。
此时,曹命递给刘正风两份手稿,计划让刘正风在茶楼里讲述这些故事。
虽然江湖中人大多不看重说书,但衡山派并无此成见。
衡山派的“百变千幻云雾十三式”是门派的三大绝技之一,由一位早年卖艺的前辈所创,将戏法融入武学,使得招式变化无穷。
刘正风本人口才了得,也懂得说书的技巧,能够将许多故事讲得引人入胜。
他没想到曹命会亲自准备故事让他来讲。
这两篇故事分别名为《斗穹传》和《悍刀行》。
刘正风先读了《斗穹传》,初读时点头称赞,但随后轻轻摇头,认为故事虽新奇有趣,但有些部分不足,角色过于善良,形象单薄,配角难以让人记住。
他认为,如果讲给普通人听,或许还算是个好故事。
这只是他个人的看法。
曹命准备的这两本说书故事,是他根据多年阅读小说的记忆删改后的精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