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命却毫不在意,随意说道:“这个嘛,得看我高兴不高兴。”
“你敢?别以为有个太监叔叔就能护着你!”宇文化及冷冷道。
曹命不在乎地掏了掏耳朵:“你们这些世家子弟真有意思,明明打不过我,还非要装硬气。”
“行吧,看你演得这么辛苦,这次就不跟你计较了。”
“你说什么?”宇文化及铠甲表面突然凝出细密水珠。
这是玄冰劲运转的征兆,显然他已经动了真怒。
吼——
一声龙吟响起。
郭靖收回手掌,神色平静地说:“两位请冷静,现在动手对谁都没好处。”
刚才为了阻止宇文化及和曹命冲突,郭靖用了半式降龙十八掌。
那龙吟正是掌风所致。
即便只是半招,也令在场众人震惊不已。
丁典最为惊讶。
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怎么接连出现这么多高手?宇文化及暂且不提,曹命武功高强虽然意外,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曹正醇身为东厂督主,自然有办法为侄子搜罗武学秘籍和珍稀药材。
但宇文化及带来的那位中年人又是谁?刚才那一掌之威,竟让他的《神照经》自动运转。
更可怕的是,他只是被余波波及,却仿佛看到滔天掌风扑面而来,气势惊人。
曹命眉头微动,暗自惊叹。
不愧是郭靖,竟然把降龙十八掌练到这种境界。
刚猛无俦的掌力竟能收放自如,就连拥有系统的人也难以企及。
宇文化及冷声道:“看在郭大侠的面上,这次就不追究了。”
他转头对狱卒喝道:“还愣着干什么?快点锁门!”
狱卒这才回过神来,慌忙上锁。
此刻他心中惊涛骇浪,和丁典一样。
六一八
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来了这么多厉害的人物。
那个姓郭的,气势似乎比曹命还要强几分。
以后得小心点,千万别得罪这位爷。
我已经中了一道生死符,如果再沾点奇毒,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
等宇文化及走后,曹命对丁典拱手道:“丁兄,刚才多谢你帮我,这份情我记下了。
日后如果需要帮忙,尽管说。”
“只要办得到,我曹命绝不推辞。”
丁典却淡然摆手:“不用这样。
我只是见宇文成都对你有恶意,才出手拦住他。”
“就当是还你刚才让我免受皮肉之苦的人情。
我们两不相欠,不用谢。”
见丁典态度坚决,曹命便不再劝。
郭靖进来后一直沉默,找了个空地盘腿坐下。
不久便进入入定状态。
郭靖性格本就沉稳,如今年过中年,又在襄阳与蒙古人多次交战,更加沉静如山。
万事不萦于心,纵使泰山崩于前也面不改色。
丁典想起刚才宇文化及称他为郭靖,不禁好奇,问曹命道:
“是那位去襄阳帮宋朝抵抗朦元的郭靖?”
丁典被关押多年,那时的郭靖名声远不如现在显赫,所以他对他的身份只是有些好奇。
“正是他。”
丁典客气地向郭靖抱拳:“原来是郭大侠,久仰。”
郭靖察觉到丁典行礼,立刻收功回礼:“不敢当,都是江湖朋友抬爱。”
“不知阁下高姓大名,为何会在此地?”
丁典不想多谈身世,只勉强一笑:“在下丁典,不过是个无名小卒,郭大侠想必没听说过。”
没想到的是,郭靖竟然认得他。
“原来是荆门菊花剑客丁典,失敬失敬!听说你早年行走江湖时忽然消失,没想到竟会在隋朝刑部的牢里。”
不仅丁典,连曹命也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是郭靖?
难道是黄蓉假扮成郭靖来坐牢?
这种事,黄帮主还真做得出来。
但想到刚才那掌力,曹命又否定了自己的猜测。
别的可以伪装,武功却无法装出来。
可还是觉得难以置信。
郭靖这个人虽然看似愚钝,但他的智慧是一种大智慧。
在许多事情上显得笨拙。
比如当年在桃花岛,周伯通让他背《九阴真经》,他常常背错,还被周伯通嫌弃。
而如今,他却对一个并不太出名的武林人士了解得如此清楚。
“郭大侠,你是怎么知道丁兄来历的?我都没听过他的名字。”
郭靖不会说谎,听曹命这么问,便老老实实回答:
“天下的正道武林人士,都可能是襄阳的助力。
如果有人来帮忙,我却叫不出他的名字,未免太过失礼。”
“虽然我夫人常在我身边协助,但难免她不在的时候。”
“所以我请她整理了一份天下正道武林人士的名录。”
“我这人愚钝,要记住这些人,只能每天死记硬背。”
“我夫人对丁典丁大侠评价很高,认为他义薄云天。
只可惜失踪得太早,否则江湖上必有他的侠名。”
丁典却毫不在意:“什么侠名,我从未放在心上。”
曹命嘿嘿笑道:“丁兄,不是我说,如今整个江湖,真正配得上‘大侠’二字的,其实没几个。”
“但你面前这位郭靖郭大侠,绝对算得上一个。”
丁典知道曹命在调侃自己,不生气,反而问道:“还请曹兄为丁某解惑。”
虽然认识不久,交谈不多,丁典已摸清曹命的性子——此人眼光极高。
连宇文化及那样的高手,他都不放在眼里。
能让他如此推崇的郭靖,绝不仅靠武功高强。
曹命之所以极力称赞郭靖,最重要的还是想借郭靖的好名声。
若有一天,曹正醇送给谁几百两银子,或是武功秘籍,知道曹正醇名号的人,定会先仔细思量:是不是哪里得罪了曹公公?或是自己有什么被曹正醇觊觎的东西?
总之,曹正醇绝不会安什么好心。
但若送东西的是郭靖,就不会让人多想——这便是名声的差距。
曹命还未开口,郭靖已不紧不慢地说道:
“我辈习武,本为行侠仗义、锄强扶弱,此乃分内之事。
郭某在襄阳征战多年,略有所悟。
扶危济困固然是侠义,却终究只是小侠,一生所救不过百人千人。”
“江湖朋友称我一声郭大侠,是因我固守襄阳,阻挡朦元铁骑南下,此举所救百姓,何止千万?”
“郭某才能有限,未能击退朦元,解民于倒悬,实在当不起大侠二字。
但我明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真意,并身体力行去实践。”
“好!”丁典猛地喝彩,声如雷霆,体内真气震荡。
曹命与郭靖只觉波的一声——丁典的《神照经》竟就此突破。
此刻,丁典竟丝毫不在意自己武功的进境。
他击掌赞叹:“好一个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丁典一生为情所困,直至今日方悟何为真正侠义,纵然身死,此生亦无憾。”
曹命心头惊涛骇浪。
这算什么事?
本想自己显摆一番,风头却被郭靖抢了去。
郭大侠,你这样自夸难道不脸红吗?
呃……
好像原着里,郭靖确实亲口说过这话。
虽看似自夸,但郭靖句句属实。
既未自贬,也未浮夸。
因他本就如此性情,有话直说。
丁典也是,你跟着发什么痴?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竟让你顿悟突破,未免太夸张了吧。
“可惜此处无酒,否则定与郭大侠一醉方休。
能用这八字下酒,实为我辈幸事。”
丁典边说边斜眼瞥向曹命。
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曹命狠狠瞪了丁典一眼:刚才对我可不是这态度。
他完全忘了,自己之前为不引起丁典警觉,态度比丁典还要狂傲。
曹大爷如今在刑部大牢,简直如神仙一般。
中了生死符的囚犯与两名狱卒,恨不得将他当祖宗供着。
没中生死符的,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毕竟,谁也不想尝那生死符的滋味。
不久后,狱卒送来京城最好的酒——醉仙酿。
丁典恭敬地向郭靖敬酒:“郭大侠,今日一席话让我豁然开朗。
一字之师不过如此,我敬你一杯。”
郭靖礼貌回礼:“丁大侠太谦虚了,我只是说出自己的看法。
以你的才智,若非遭遇变故,成就一定在我之上。”
丁典脸上略显羞涩。
相比心系天下的郭靖,自己的事确实显得格局小了些。
曹命也举杯道:“郭大侠,此次我们能合作,多亏你大义灭亲,避免了几国百姓遭难,我敬你一杯。”
可他刚举起酒杯,便发现郭靖迟疑了一下才与他碰杯,且全程未与他交谈。
“怎么回事?难道被郭靖看不起?”
郭大侠,你有点不对劲,曹命心里暗想。
虽然这次是他设计让郭靖中计,但并非私人恩怨,以郭靖的为人,不该记恨才是。
现在这又是怎么回事?
连一向忠厚的郭大侠,也开始表面客气、暗地疏远了吗?
曹命端着酒杯,直视郭靖。
郭靖不敢对视,慌乱地移开目光。
曹命更加确定,郭靖一定有什么瞒着他。
“郭大侠,我们不是第一次并肩作战了。
若有误会,还是说清楚比较好,否则影响大局,前功尽弃就太可惜了。”
“杨广那昏君的脾气,你也清楚。
他若真被激怒,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这些年,隋朝一边强征民夫开凿大运河,一边三征高丽,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
“万一杨广真的动怒,未必会顾全大局,执意开战也不是不可能。”
郭靖神色一凝,随即笑道:“你说的话,和蓉儿之前提醒我的一模一样。”
“宇文化及来之前,蓉儿就说过,你这个人很机灵。
我若和你多说话,恐怕又要被你绕进去。”
“所以我不能随便和你搭话。”
曹命呼吸一滞。
他差点忘了,郭靖身边还有黄蓉这个智谋过人的女子。
郭靖或许好对付,但黄蓉却不好糊弄。
他当即朗声一笑,装作不屑道:“堂堂郭大侠,莫非是个只听女人吩咐的怕老婆之人?”
一般男子听到这话,无论是否真的惧内,都会立刻反驳。
但郭靖不同,他神色坦然:“谁说得有理,我就听谁的。”
“这次蓉儿分析得对,你这个人太机敏,稍不留神就会落入你的圈套。”
“我原以为你只是单纯去救人,才出手相助,没想到转眼就中了你的计。”
被郭靖当面揭穿,曹命竟毫无羞愧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