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
接着传来一阵笑声。
然后的对话让郝冬梅惊讶得说不出话。
郝今龙:“你凭什么觉得我会让冬梅留在你们团?你以为我在求你?”
赵江:“需要我再介绍一次吗?”
郝今龙:“你……真有胆量。”
赵江:“谢谢夸奖。那您决定让她留下了吗?我们这儿条件差,不是兵团。”
郝今龙:“留下吧。”
赵江:“那就定了。天冷记得添衣,摔跤会很疼的。”
郝今龙:“果然名不虚传!郝向阳说得没错,你确实不一样。期待见到你,哈哈。”
赵江:“我替基层群众感谢您的关心。”
郝今龙:“还记得这事,放心,忘不了。再见!”
赵江:“再见!”
挂上电话。
赵江转身露出疑惑的表情:“怎么了?我脸上有东西吗?还是你们刚才都听见了?”
“没有没有,电话声音太小。”
“团长您知道的,我从小耳朵就不好。”
周大宝和宋高远赶紧摆手。
赵江对郝冬梅笑着说:“别愣着了,你爸说干活多少就吃多少,赶紧回去干活吧。”
说完大步走出了门。
郝冬梅付完电话费,跟在后面小声说:“我爸根本没说过这话。”
“说什么呢?”
“没什么!”
“哟,给自己加油呢?行啊,我看好你,郝冬梅同志!”
“……”
这个人怎么这样!
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
郝冬梅气得脸都鼓起来了,想反驳又不敢。
毕竟眼前这个人连她爸都敢耍,她知道自己不是对手。
但她实在想不通。
她爸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输给赵江?
回到开荒团驻地。
郝向阳虽然不清楚具体情况,但觉得郝冬梅神情不对劲。
“赵团长,既然郝冬梅同志留下了,那我先走了。”
“我送送你……”
“不用麻烦团长,我来送就可以了,您还是赶紧去忙发电机的事吧。”
郝向阳刚走,赵江正准备送他,就被郝冬梅拉进了工具间。
赵江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郝冬梅独自将郝向阳送到门口,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郝向阳听完愣住了。
他虽然猜不透郝省长的具体计划,但赵江似乎什么都知道。
这脑子,他根本比不上。
不管怎样,郝省长这次是彻底被拿捏住了,一点翻盘的机会都没有。
“向阳哥,你爸从来没见过赵江,怎么就结下梁子了?”
“……”
“换个角度看,如果你是赵江,明明可以光明正大地搞发电机,却迟迟没动静,开荒团会怎么想?赵江又会怎么想?”
“可……可我爸也帮了点忙啊?”
“你觉得这点帮忙对赵江来说,算不算雪中送炭?”
“……”
郝冬梅终于明白了。
原来父亲在这件事上没有充分考虑赵江和开荒团的实际状况,想法有些脱离现实。
不过——
“就算这样,赵江也不敢跟父亲对着干吧?为什么父亲还要让着他?”
她一直想不通这一点。
郝向阳笑了笑:“这个我也说不清楚。”
“所以说有些人就是聪明,不得不佩服。我想郝省长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放心让你留下来。”
“周蓉的傲气你是知道的,现在变得这么温顺你也看到了。周秉义……我觉得他不太适合这里。就连胆小的周秉坤都能主动学习,开荒团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包括周大宝在内。”
“你可不能只看表面,要学会发现更多内在的东西。”
郝向阳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郝冬梅撇了撇嘴:“我才没那么肤浅!”
郝向阳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
“有些事时间会给出答案,问太多反而会让人烦。就这样吧,我先走了。”
“嗯,谢谢向阳哥。麻烦你转告父亲,我一定会努力的,再见。”
“好,再见。”
【6接下来的日子里,
生活一切照常进行。
郝冬梅渐渐适应了这里的节奏,不再像刚来时那样每天都累得走不动路。
厨艺也有明显提升。
因为她知书达理,和大家的关系也越来越好,还主动教郑娟读书识字。
周蓉也是这样。
但她依然坚持每天写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这里的一切。
五天后,
房子装修完毕,墙面粉刷和配套设施都已完工。
外墙也重新粉刷过,整体看起来漂亮多了。
终于可以搬进去了。
垃圾处理场已完工,沼气设备全部安装完成,随时可以使用。
水塔今日落成,高高耸立在开荒团驻地旁边,成为全村最高的建筑物。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赵江下令。
中午时分。
赵江走出营地。
发电机最后调试完毕,运行正常。
“立刻搬迁!今晚全村人要在电灯下共进盛宴!”
命令下达后,众人齐声喊着团长的名字。
搬迁的热潮迅速蔓延整个营地。
周大宝四处奔走,把好消息传遍村庄。
整个下午,赵江都在山里忙碌。
暮色降临之际。
野猪、山羊、狍子、山兔、雉鸡……各种野味堆成了山。
赵江察觉山中猎物越来越少。
幼小的动物都被放归山林,遵循自然规律。
严冬将至!
兽群早已躲入深山。
积雪封山之后,捕获将会大幅减少。
但今天有酒今天喝。
“点灯!”
引擎轰鸣,开始运转。
新建的院子顿时明亮如昼。
人们的目光中映照着璀璨的光亮。
欢呼声响彻云霄。
郝冬梅和周蓉虽然见过电灯,此刻却激动不已。
他们亲眼见证了从无到有的奇迹!
每一块砖瓦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
参与其中的人无不感到自豪。
“他真的做到了!”
周蓉望着灯火,思绪万千。
那个男人竟然靠自己创造了这一切。
从初遇时的擦肩而过,到再次相见时被他不客气地借走了自行车,再到他登门道歉时的意外,直到被他的才华所折服,为他担心……如今种种回忆浮现心头。
虽然只是短短几十天。
周蓉却觉得这段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真实、鲜活。
她感谢赵江让她重新感受到曾被忽略的情感,也重新认识了父亲的伟大。
更感谢他教会了她谦逊与务实,让她追梦的脚步更加坚定,前路更加清晰。
“他确实帅气无比,但也是一位精打细算的现实主义者,计较得一丝不苟,甚至不懂体贴温柔。”
周蓉轻笑着摇头。
郝冬梅点头赞同。
那人确实仪表堂堂,但吝啬起来连她父亲都要让三分。
可这种计较并非出于私心,反而像是为了大家着想。
此刻灯火辉煌处,郝冬梅看得清楚。
人群中不少人眼中泛着泪光。
从一穷二白到如今的景象,过程艰辛难以想象,但那种满足感却是无可替代的。
“都说赵江与众不同,若亲眼见到,恐怕更要惊得说不出话来。”
另一边。
郑娟搀扶着郑母,郑光明在一旁笑容满面。
小男孩伸出手,对着天空说:“姐,我觉得灯光更亮了。团长哥哥一定很开心吧?”
郑娟温柔地回答:“是啊,所有人都很高兴。”
“他说到做到,是个真正的硬汉。答应让大家天天吃肉,餐桌上就没断过荤菜;说要盖新房子,现在我们住上了方圆百里最敞亮的屋子;说通电就真的有了灯火……”
郑光明接过话:“姐姐是想说,他答应让我重见光明,一定能做到,对吧?我信他,也信我自己。”
“好,好,都是菩萨心肠啊。”
郑母笑得眼角都皱了。
这是不是真神下凡了?
院外传来急促的喊声:“团长!乡亲们都来了,带了好多东西,我拦都拦不住!”
周秉坤三步并作两步冲进院子。他原本是去迎接客人的,却看见村民们提着大包小包往这边走,急得直搓手。明明说好请大家吃饭,怎么反而让人家带了礼物?上次送的慰问品都被原封退回了。
赵江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这都是乡亲们的心意。要是推辞,反倒显得生分了。只要不过分,就收下,往后咱们多帮衬人家就是。”
“人情往来就是这样,有来有往才能长久。”
“再说,这也是大伙对咱们的认可。”
经历过苦日子的老百姓最明白开荒团的重要性。砖窑、水塔、沼气发电、抽水马桶……这些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新玩意儿,正在一点点改变每个人的生活。
村民们很精明。
他们早就算明白了——让开荒团欠下人情,以后才有更多依靠。如果不收这些土特产,怕是有人真的会急得跳脚。
赵江心里清楚。他本来就是来为百姓谋福的,自然懂得顺势而为。
周秉坤虽然不懂其中道理,但注意到团长眼中那种自己还没有的沉稳。他暗自下定决心,要学这份气度,把这里面的门道弄明白。
“行!”
周秉坤用力点头的时候,村民们已经热热闹闹地走进了院子。
【6全村人商量着派了代表,每个人都提着竹篮、拎着布袋,喜气洋洋地朝这边走来。
村民们看着眼前这座粉刷一新的三层公寓楼,眼里满是惊讶和羡慕。
“赵团长,恭喜你们搬新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