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三人都提不起劲,多少带着点抵触情绪。
大约一刻钟后,三人来到垦荒队的大院门口。
正要进门时,里面传来一阵议论声。
开荒团的大院里,大家吃过早饭后聚在一起开晨会。
赵江站在院子 ** 大声说道:“同志们,东北的庄稼和南方不一样。这里冬天太冷,庄稼会被冻死,一年只能种一季,都是春种秋收。”
“也就是说,我们要等到明年这个时候才有收成。”
“可是上级只发了三个月的玉米面,还得省着吃。”
“所以必须想办法,练好本领帮老乡干活,这样才能安稳过冬。”
“报告!”李大牛举手喊道,“团长,我们可以打猎啊!天天吃肉多好。您看我这身力气,打猎肯定没问题!”
宋高远笑着问:“现在能打猎,等大雪封山怎么办?”
李大牛满不在乎地回答:“那就砸冰窟窿抓鱼呗!”
赵江气得直摇头:“你给我闭嘴!鱼是那么好抓的?就算能抓到,光吃鱼能顶饿吗?我们需要的是填饱肚子的粮食,不是解馋的肉食。”
李大牛挠了挠头,傻笑了一下:“嘿嘿,说得也是。”
众人:“……”
真想一拳打飞这个傻瓜。
李大牛又问:“那怎么办?”
赵江说:“我有个主意,大家听听。要是有更好的办法,随时提出来。”
李大牛又举手:“团长……”
赵江瞪眼:“又怎么了?是不是皮痒了?信不信我把你打晕!”
李大牛缩着脖子往后退,一屁股坐进洗碗的大盆里,满脸委屈。
众人:“……”
赵江握紧拳头正要冲过去。
“别别别!我错了我错了!我是想说门口有个漂亮姑娘在偷看你!”
李大牛急忙摆手求饶:“误会误会!门口有位姑娘正在看着你呢!”
他一边说一边缩着脖子护住脑袋。
原本挥向他的拳头突然停在半空。
瞬间,二十多双眼睛齐刷刷转向门口。
有姑娘偷看?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众人集体回头的气势,把站在门口的周家三兄妹吓退了好几步。
特别是周蓉,被这群炽热的目光包围着,像只误入狼群的小羊。
赵江立刻认出了他们——周秉义、周蓉和周秉坤。毕竟前世那部电视剧不是白看的。
但让他哭笑不得的是,周家两兄弟不但没有保护妹妹,反而躲在她后面。这种胆小的模样肯定是亲兄妹——老大秉义虽然仁义聪明却胆小,老三秉坤虽憨厚老实却懦弱。好在周秉坤总算反应过来,颤巍巍地挡在了姐姐前面。
“你……你们想干什么?”周秉坤声音发紧。
开荒团众人集体沉默。
我们还没说话,你倒先质问了。再说我们是正规的开荒队,又不是什么 ** 窝。
不就是多看了几眼漂亮姑娘,至于吓成这样?
“没事的话就请回吧。”赵江摆摆手,正准备继续开会,周蓉已经冷静下来。
她轻轻抚了抚胸口,上前说道:“我是周蓉,这是我弟弟秉坤和大哥秉义。昨晚父亲说和贵村村长谈过,今天特地来协助开荒……”
说完,她静静等待回应。此刻她心里隐隐有些抗拒。
一方面,父亲的话让她心里不舒服。
另一方面,刚才那些人的态度实在粗鲁无礼。
听完周蓉的介绍。
吴大茂激动地说:“团长,村长给我们找了帮手,赶紧答应吧。”
啪!
李广发狠狠给了他一记耳光。
“清醒点吧,别看到漂亮姑娘就走不动路。再说了,还没赵颖好看呢,有什么可稀罕的。”
赵江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开荒团的众人。
“你们怎么看?”
大伙儿第一次见到团长这样的眼神。
明显是不太满意。
除了长相还行,其他方面确实不怎么样。
两个畏畏缩缩的,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
一个满脸傲气,活像别人欠她钱似的。
这三人别说帮忙了,能不能好好相处都是问题。
宋高远见大多数人都不太愿意。
他扶了扶眼镜,率先开口:
“团长,村长已经同意了,您看……”
赵江眉头微皱。
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
刚到这里,不好直接驳村长的面子。
估计村长一会儿会来解释,现在先应承下来,找个机会打发走也行。
无论如何,他可不想要这种来体验生活的公子哥。
如果真心帮忙,留下也无妨。
但带着怨气来的,早点走最好。
现在开荒初期,大家干劲都很足,要是被几颗老鼠屎坏了整锅汤,到时候收拾起来更麻烦。
再说,来了就是三张嘴。
帮忙?
还不如蹭饭。
“我是赵江,承蒙大家信任,担任开荒团团长。有事随时找我,先进来开个早会吧。”
赵江点头让三兄妹进屋。
“好。”
周蓉走在前面,挺直腰板。周秉义和周秉坤随后跟上,还算有礼貌。
三人坐下后,赵江抬手示意安静,继续说道:“刚才说到怎么解决当前的主要困难,我有几个想法,说完大家可以讨论。”
“第一,十月快到了,天气要变凉,我们要提前准备。”
“我会每天上山打猎,剩下的可以分给村民……”
话还没说完,周蓉就打断道:“山上野兽那么难打,你们这么多人怎么可能吃不完?”
众人纷纷皱眉。赵江没想到她反应这么大,严肃地说:“这位同志,请到墙角反省一下,怎么尊重别人。如果不愿意,可以离开,我会向村长说明。”
周蓉不满地回应:“一个大男人至于这么计较吗?我只是问了一句。”
赵颖立刻站起来,冷冷地说:“道歉!否则马上离开。”
赵江拦住赵颖:“别激动。”回头对周蓉说:“不用道歉,先去冷静一下,会后再谈。”
以大局为重,先开会。
“对不起!”周蓉不情愿地鞠了一躬,走到墙角。
众人一愣,随即觉得有趣。
这姑娘脾气是冲了点,但为人实在。
脑子也挺灵光。
要是赵江说不用道歉她就真当回事,那事情可就闹大了。
眼下看来,还有转机?
赵江环视众人,接着说道:
“首先,十月份天气很快就要变冷,咱们得提前准备。”
“我会每天上山打猎,多余的猎物可以和村民换些过冬物资,能换多少是多少。”
“其次,从现在到明年三月,我们有五个多月的时间。”
“这段时间要抓紧建设,为村里谋福利,这样能争取更多支持。”
“比如建学校、修路、架桥、打水井这些。”
“附近很多孩子上不起学,许多妇女也不识字。我们虽然能力有限,但大多数都是高中毕业,可以轮流教她们。办个夜校,让村民晚上来学习,不指望能写信,至少能认字。”
“其他事情慢慢来。”
“当务之急是先建学校。”
“第三,我们要建立自己的保障体系。”
“今天开会最重要的事就是大棚蔬菜!”
“东北冬天只能靠大棚种菜,既能保证吃粮,还能用蔬菜换其他东西。”
“另外,我会抓些小动物回来养,大棚里的菜叶正好做饲料。”
“现在最缺的是菜种和种植技术!”
“这和建学校有关。我们办学不收钱,只要用种子或种植技术当学费,没人会拒绝。”
“以上就是到明年开春的大致计划,大家有什么问题?”
赵江说完后,众人陷入沉思。
周家三兄妹眉头紧锁。
问题?
问题太多了!
建学校哪有那么简单?
大棚种植真那么容易?
野外打猎连自身安全都难保,还想抓幼崽来养?
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2宋高远第一个提问:“团长,我们现在最先要做什么?”
众人闻言纷纷抬头。
团长说了那么多,大多数人还是糊里糊涂。
他们不想多想,只等团长下命令。
执行命令就够了。
赵江点头赞许:“问得好!”
“首要任务是建学校,这是利国利民也利己的事。”
“建学校得先盖房子。”
“盖房子最重要的是材料。”
“我要建的是红砖房,不是木屋或土坯。”
“那边的空地正好用上。”
“规划建三层宿舍楼,每人一间房,配有卫浴。”
“一层用来教学和开会,二三层住人。”
“现有的旧屋暂时住,新楼建好后改作仓库和养殖场。”
赵江稍作停顿,继续说道:“造砖房得先烧砖。”
“烧砖首先要取黏土。”
“昨天打猎时勘察过,周家屯东边的小山丘全是优质红黏土。”
“种庄稼不行,但制砖是上好材料。”
“所以……”
“先取土,再建窑,后盖房,最后办学。”
为什么先建学校?早上签到跑步时,他发现废弃的砖瓦窑,意外激活了烧窑技能。
权衡之后,赵江决定从建房开始。
同时,他还把烧窑技术替换掉了八极拳,设为自动离线升级项目。
制砖取土需要几天时间。
等土坯晾干又得等几天。
到那时,烧窑技艺应该已经熟练掌握。
“都听明白了吗?”
众人纷纷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