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发、宋高远几个人相视而笑。
“丢不丢人?快起来!”赵江头疼地说。
李大牛哪肯听,咚咚磕头:“大哥教我!”
赵江:“……”
众人:“……”
得!
这倔脾气又上来了!
赵江叹了口气:“以后有机会再教你们,现在先起来吧,别在这儿出洋相了。”
“这有什么丢人的。”李大牛挠着头傻笑两声,总算安静下来。
众人眼睛一亮——竟然真能学?
赵江严肃地说:“现在还不是时候。练武既要天赋,也要有营养,你们现在的基础太差,硬练会伤身体。山里有很多野味,河里也有不少鱼,这些我来想办法。”
“从明天开始,都给我好好锻炼!刚开始肯定会吃力,等练出力气就好了。”他说完扫视一圈,见大家都认真点头才作罢。
李广发忽然笑道:“团长真舍得,那招铁山靠是八极拳的绝活吧?能让咱们学这个,真是祖上有德了。”
宋高远听了也一愣,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先别高兴,”赵江摆手打断,“你们年纪大了很难成为高手,但强身健体对付地痞绰绰有余。”说完拍了拍手:“开饭!”
这话让大伙儿心里踏实了——本来也没指望成为武林高手,能防身就知足了。
“吃肉喽!”
“刚才站错队的自觉点。”
“知道知道!肉归你们,蘑菇汤可得给我们留着。”
“放心,骨头都给你们啃!”
“我没那么多讲究,要是你们乐意喊声副团长,赏你们个鸡屁股也不是不行。”
“去去去,少来这套。”
有人美滋滋地啃着肉。
有人闷头喝着汤嚼蘑菇。
可到最后,吃肉的人还是分了些给喝汤的。
都是一个团的兄弟,站错队不算什么大事。
“记着,这可是你欠我的,下次见面得喊哥。”
“哥!”
“瞅啥?叫声爷也赏你两块!”
“爷!”
“来来,喊声叔听听?”
“叔!”
有肉吃还计较这些?
再说,这点委屈睡一觉谁还记得?
这叫啥来着?
大丈夫能屈能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闹腾间,大家也都吃上了肉。
赵江开饭前特意给周大宝留了一份带回去。
临走时把饭盒塞给他。
周大宝乐呵呵地收下,推辞反倒显得生分,往后行个方便就行。
两下里都安心。
这才是相处之道。
“周老哥,邮局在哪儿?明天想给家里寄信报平安。”
“镇上才有。这样吧,明天我有空就带你们去,没空的话也让人来带路,再借辆自行车方便点。”
“好,那就麻烦你了。”
“嗨,客气什么。走了,再见。”
“再见,路上小心。”
周大宝走后。
赵江想着,虽说大家不常出门,但备几辆自行车总归是方便的。
垦荒团买几辆,谁想骑都能骑。
不过这事不急。
刚来,光靠每天签到的一百块钱实在不够用。
“这事以后再说,先给家里写封信报个平安要紧。”
赵江回到垦荒团大院时,大家正在打扫院子。
赵中泽对大家说:“忙完后都记得给家里写信。缺信纸、信封或者邮票的来找我,之前在镇上换物资时准备了一些。”
“另外需要肥皂或者其他日用品的也可以找我,我都准备了一些。”
系统提供的日常用品,赵江根本用不完。
与其放在系统里,不如分给大家用。
听到这话,大家都很惊讶。
不愧是团长!
早就准备好了!
想到这里,大家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我们都是一个团的兄弟,不用计较这些小事。真觉得过意不去,以后多出力就是了。”
这句话让大伙儿心里舒服了不少。
赵江也回屋取出系统里的日用品。
提笔写信时,耳边响起提示音:
【叮,触发书法技能,是否激活?】
“激活。”
【叮,书法技能+【叮,书法技能+【叮,书法技能+技多不压身,赵江欣然接受后继续奋笔疾书。
写完信,他找到正在烧水的赵颖。
只见赵颖脸色苍白,额头渗着汗。
习武之人多少懂些医理,赵江立刻明白过来。
“先去洗个澡吧,洗完记得给家里报平安。”
“这几天注意休息,别干重活。特别要注意个人卫生。”
“洗澡时别着凉。”
“要是疼就用热毛巾敷一敷,待会我给你送壶热水过去。”
“快去吧。”
赵江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
赵颖顿时脸红了。
心事被看穿了。
“没……没事的。”
“什么叫没事?听话,不然我真的生气了。”
“好吧。那你别说出去。”
“嗯,去吧。”
【2“系统,锻炼能增强力量,那精神力怎么提升?”洗完澡的赵江坐在床边,一边做木工活刷经验,一边问系统。
当前属性:
【力量:53(常人平均值10)】
【精神:51(常人平均值10)】
一天下来,力量涨了3点,精神力却莫名其妙地增加了1点。
【叮,力量属性包含体力、速度、耐力等综合指标。】
【同样,精神属性包括智力、反应力、意志力、观察力等。】
【力量可以通过锻炼获得,而精神则可通过阅读、冥想、禅修等专注训练和脑力活动来提升。】
系统给出了详细解答。
赵江心中明白,那1点精神力应该是今天做木工和练箭时获得的。看来,两项属性的提升都比预想中更难。
“那就写日记吧。”
写日记既是脑力活动,也能提升精神。在这个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日记是最合适的记录方式。几十年后回看,一定别有一番趣味。
............
邻村周家。
周志刚对三个孩子说:“过些日子就要下达插队通知了,每家只能留一个。”
周秉坤疑惑地问:“咱们这儿不就是农村吗?怎么还要去插队?”
大哥周秉义和二姐周蓉也一脸迷茫。
周秉坤叹了口气,耐心解释道:“北方和南方不一样,地势平坦,城市辐射范围广。咱们村虽然在城市边缘,但其实是城镇户口,你们也算知识青年。”
几个孩子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说法。
母亲李素华眼眶发红,抿着嘴没说话。孩子们吃苦倒不怕,只是这一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了。
听了这话,三兄妹都耷拉着脑袋。
周秉坤板起脸:“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像什么样子!你们没看见比咱们更穷的周家屯吗?那边来了一批从帝都来的知识青年,人家不是插队,是来开荒的!”
“开荒可比插队难多了,那些帝都来的年轻人,不比你们金贵?可他们却是自愿来的!”
“老二老三,你们今天路过看见了吧?那个叫赵江的带着几个人,明明能进厂却偏要来开荒!”
“知道你们蔡叔怎么说的吗?‘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这才是国家需要的人才!人家有志气,想靠自己的双手干一番事业,所以才选了更有前途的开荒。”
“看看你们,光是插个队就愁眉苦脸的。再说,通知还得等一两个月呢!做人要有志气,要有觉悟,明白吗?”
周志刚平时还好,可今早刚见过赵江,下午就听说他们来开荒的事。看着人家的孩子,再看看自家这几个,心里真不是滋味。
就连一向最疼爱的女儿,这会儿也觉得不顺眼了。
整天只会念叨那些不切实际的诗句有多美,真要下地干活,别说垦荒了,怕是连插秧都干不了。
家里主心骨发了火,几个孩子也 ** 。
可心里终究憋着一股气。
周志刚看在眼里,挥手说道:
“明天一早去垦荒队报到,亲自体验什么叫开荒,直到正式下乡通知下来为止。”
“周家屯村委会那边我已打过招呼,村长周大宝也同意了。”
“都去休息吧,明天早上别耽误了时间。”
话里没有一丝商量的余地。
周志刚平时待人和善,但一旦下定决心,谁也别想反对。
三个孩子虽然心里有怨气,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
第二天清晨。
周家三兄妹骑着自行车赶往周家屯的垦荒点。
途中,大哥周秉义问:“你们昨天见过垦荒队,父亲说的那个赵江,你们认识吗?”
周秉坤摇头:“不认识,当时他们正忙着盖房子,我们赶路就没进去说话。”
周蓉冷哼一声:“不就是搭几间破屋子,能有什么本事。”
她心里还窝着火。
原本昨天看到一个俊后生,却被父亲昨晚的一顿责骂搅得一点兴致都没有了。
“真要是有本事,帝都来的人怎么不去厂里?你们信吗?反正我不信。”
“连饭都吃不饱,不是走投无路,谁会来这穷乡僻壤垦荒?”
“我觉得,爸就是拿我们出气,故意这么说。”
三兄妹中,就数周蓉脾气最冲。
大哥周秉义性格懦弱,老三周秉坤虽然胆小,但心地老实,都是安分守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