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晨光,带着海藻的清新与赤道花朵的馥郁,穿透元首府庭院内那些宽大肥厚的芭蕉叶,在精心铺设的白沙演武场上投下斑驳跳跃的金辉。涛声隐隐,自不远处的崖岸下传来,为这静谧的清晨添上永恒的背景音韵。
演武场中央,两道身影正兔起鹘落,交织穿梭。
青鸾依旧是一身素净利落的墨色劲装,将窈窕而充满力量的身姿勾勒得恰到好处,长发仅以一根简单的玉簪束起,再无多余饰物。她步履轻盈,宛若流云过隙,周身隐隐环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清辉,正是其苦修多年的《素心莲华诀》内力自然流转的迹象。她的对手,正是年方十八的女儿东方曦。
东方曦继承了母亲绝伦的容貌与父亲深邃的眼眸,此刻她手持一柄未开刃的精钢短剑,将《流云十三式》施展开来。剑光闪烁,如云霞聚散,时而如“云起天边”般飘忽难测,时而又如“云涌雷动”般迅疾狂放。她的身法已得青鸾七八分真传,腾挪转折间,自有一股逼人的英气。
然而,青鸾仅以一双肉掌应对,指掌翻飞间,每每于剑势将及未及之处,或以“莲华初绽”的柔劲巧妙引偏剑锋,或以“素心问禅”的精准点向曦儿招式转换间微不可察的凝滞之处。
“意随云走,心守莲台!”青鸾的声音清冽,如同山涧泉水流淌,在晨曦中格外清晰,“曦儿,你的‘云逝无痕’徒具其速,未得其神!云之逝,非力竭而逝,乃意转而逝,心念动处,身法已变,何来这半分迟疑?”
话音未落,她身形微侧,右手并指如电,不偏不倚,正点在东方曦旧力已尽、新力未生的腕脉之处。东方曦只觉手腕一麻,短剑险些脱手,攻势顿时瓦解。她踉跄后退两步,稳住身形,光洁的额角已沁出细密晶莹的汗珠,呼吸也略显急促。
“阿娘……”她撅起嘴,带着几分少女的娇嗔与不甘,“您的‘素心莲华诀’洞察先机,女儿这‘流云十三式’使得再快,也仿佛主动将破绽送到您指尖一般。”
青鸾收势而立,周身清辉内敛,看着女儿那与自己年轻时几乎一模一样的倔强眼神,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混合着严厉与宠溺的笑意。她走上前,伸手替女儿理了理微乱的鬓角,语气缓和下来:“非是功法克制,而是你的心还不够静。《素心莲华诀》修的是心镜,映照万物,《流云十三式》依的是心念,变幻无方。心若急躁,镜便蒙尘,云便滞涩。武道如此,世事亦然。” 她顿了顿,望向不远处石亭的方向,意有所指,“你爹爹常言,格物需静心,治国需明心,这武学之道,又何尝不是修心之道?”
东方曦顺着母亲的目光望去,若有所悟,重重地点了点头:“女儿明白了。下次,定不让阿娘如此轻易点到。”
与此同时,临海的石亭之下,却是另一番沉静景象。
东方墨与长子东方启隔着一张花岗岩棋桌对坐,只不过桌上摆放的并非围棋,而是数张铺开的、绘满了精密齿轮与杠杆结构的图纸,旁边还有几件以硬木雕成的精巧模型部件。这是格物院集合了墨家机关术与西洋钟表原理后,正在全力攻关的“璇玑自走钟”核心擒纵机构模型。海风拂过,图纸一角被轻轻吹起,东方启立刻用一枚温润的墨玉镇纸将其压住——那玉的成色,与东方墨随身携带的颇为相似。
东方墨手持一支炭笔,正在一张草图上勾勒修改。他已过中年,面容更显清癯儒雅,唯有一双眼眸,依旧深邃如星空,仿佛能洞穿一切机巧迷障。东方启(22岁)面容俊朗,眉宇间兼具了父亲的睿智与母亲的英挺,神色专注,正仔细聆听着。
“启儿,你看公孙先生设计的这组‘狼牙式擒纵’,”东方墨的指尖落在图纸一处繁复的联动结构上,语气平和,如同在探讨天地至理,“构思极巧,以重力为源,借势而发,于陆上静室之中,误差可控制在毫厘之间。然则……”他话锋一转,拿起一个木质模型,轻轻晃动,“一旦置于远洋舰船之上,经年累月承受风浪颠簸,这相互啮合的狼牙齿尖,长期冲击磨损之下,此处必将成为崩坏之源。”
东方启凝神细观,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模拟着齿轮的转动,沉吟片刻后,他抬起眼,目光清亮:“父亲所言极是。海上情况殊异,不能仅以陆上标准衡量。孩儿以为,或可参照连弩中‘延时卡榫’与建筑中‘斗拱支撑’之理,于此组擒纵之外,独立增设一辅助平衡机构。”他边说边拿起炭笔,在图纸空白处快速勾勒起来,“以此簧片蓄力,并非主司擒纵,而是在船体剧烈晃动、主擒纵机构承受异常冲击时,瞬间弹出,提供一道缓冲与辅助定位之力。如此,虽使整体结构稍显复杂,重量微增,但稳定性与耐久性,或可提升数倍。”
东方墨静静地看着儿子绘图,听着他条理清晰的阐述,眼中赞赏之色愈浓。待东方启画完,他仔细审视片刻,微微颔首:“此思路上佳,兼具稳健与巧思。稍后你将此构想详细绘出,注明原理与推算数据,我与你联名,转呈格物院公孙先生,召集精干学士共同论证完善。” 这并非简单的父授子学,而是一种近乎同仁间的切磋与砥砺,将格物穷理、精益求精的精神,无声地浸润于血脉传承之中。
晨风依旧,涛声依旧。演武场上的剑掌破空声与石亭下的低声探讨,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一边是武道传承的飒爽身影,以身心践行着“素心”与“流云”的奥义;一边是格物探索的沉静思索,于方寸图纸间演绎着时空的精度。这份融合了严苛与温情、身教与言传的家风,如同南海深处坚固的礁石,任凭外界风浪如何汹涌,始终是东方墨与青鸾给予孩子们最宝贵、也最坚实的生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