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进忠此时虽是秉笔太监,不过权柄还远不够看。阉党更是连个雏形都没有!
辽阳陷落之后,魏忠贤本以为李四白已兵败身死。不曾想不过月余,就传来他击退刘兴祚的消息。这野心家顿时就活了心。
到后来东林党阻挠李四白升官,魏进忠立刻就发现了机会。
李四白年纪轻轻知兵擅守,是新朝难得的能臣,但却朝中无人。
而自己虽掌控司礼监,却势力不出内廷。在朝堂九边,都缺乏影响力。
如果两者结盟,简直是天作之合。李四白有边功,可以增加他的话语权。他又可以借助天启,保障李四白的利益。
意识到这点的魏进忠,一度怀疑一切都在李四白的掌握,否则怎么会在去年,就送三千两给自己?
这种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这才主动向天启讨了传旨的差事。派了麾下小太监于庆前来兜搭。
而对李四白来说。在开原当巡检时,就已经和东林党结仇了。
而且他日后只要继续发展,就必然和东林党争夺辽饷。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根本没有妥协的余地,
虽然之前他没打算和阉党捆绑太深。不过现在人家找上门来,如果拒绝不但前功尽弃,还会和魏进忠反目成仇。
而且再过几年,阉党就会权势滔天。到时候他想拜为义父都排不上号。此时能拜为义兄就偷着乐吧!
李四白心念电转,不过半秒之间就有了决意。哈哈一笑道:
“结义之事,本就是本官首倡,自是片刻不敢或忘!既蒙公公折节下交,四白荣幸之至!”
于庆闻言喜出望外:
“既然如此,就请大人交换兰谱!”
李四白自是一口答应。只不过兰谱这玩意他没有现成的,立刻吩咐手下抓紧制作。
半个时辰之后兰谱制成,李四白在兵备道花厅,秘密举行了简易的结拜仪式。
于庆代替魏进忠,和李四白饮了血酒换了兰谱。
虽然少了不少环节,但是效力是实打实的。李四白从这一刻起,就和臭名昭着的阉党头子,大了自己三十多岁的魏进忠结为兄弟。
于庆满面带笑的收起兰谱,再张嘴时已是口称二爷。这种封建伦理在此时就是铁律,李四白毫不客气的转换了角色:
“于庆,大哥派你过来,除了结拜还有何指示?”
于庆点头哈腰:
“回二爷,干爹他老人家说,只要您守住金州,他自会帮您争取辽饷”
“二爷切勿急着收复失地,且韬光养晦静待时机…”
李四白闻言松了口气。他最怕自己这位义兄急功近利,逼他北上攻打鞑子。
还好这老太监半点不傻,明白以他现在的地位,李四白就是马上平了辽东,他魏进忠也捞不到半分好处。
这次于庆前来传旨,除了李四白升迁受阻。他其他奏请倒是全数通过。
金州卫掌印指挥郝文虎削官罢职,押赴京城问罪。指挥使之职,由旅顺守备耿彪接任。
李四白获准编练营兵,赤塔、姜冲、凌彪、丘陵、张盘、田新全部获封千总。
千总地位类同千户,但不是世袭。理论上一旦退役官就没了。但总算能名正言顺带兵,不怕日后被人抓到把柄。
李四白借此机会,算是彻底吃了下金州卫兵额,由卫所兵转为镇戍营兵。
那位说是不是太容易了?这么说吧,除了辽南四卫,几乎整个辽镇都遍地营兵。
如今金州已成前线,天启又不是傻子,编练营兵自是理所当然。
只不过金州缺粮缺饷,只有一营兵额合计三千人。年饷五万四千两!
天启给了五万内帑,不但把平辽堡的账抹平了,更是包含了金州营来年的军饷。
还好李四白另有打算,原本就没指望天启,拿到五万内帑已是意外之喜。
于庆在金州停留数日,四处参观一番之后,这才登上大船满意而归。
且说于庆前脚刚走,李家河后脚传来喜讯。砖厂和机器局的堤坝同日落成。
李四白大喜,立刻策马赶回李家河子,亲自主持落成仪式。
两座堤坝都是花岗岩主体,辅以天然水泥和红砖筑造。在这个时代,应该算是坚不可摧。
两座堤坝之上,共配备了十二台水轮机。将李家河的水轮数翻了三倍!
经此一役,机器局的镗床数量翻倍。日产枪管数量由一支变成两支。
翻了一倍看似不少,李四白看后仍是连连摇头,对陪同的五花道:
“一年七百多条燧发枪还是太少,镗炮管不得排到猴年马月?”
五花闻言提出建议道:
“哥!我看可以分一台镗炮管!”
“兵工厂那么多铁匠,不如我做几台脚踏机床,让他们自己磨枪管!”
李四白闻言愕然,忽然一拍脑门一脸懊恼:
“上次开会你怎么不说?”
他一门心思提高水力增加机床,却忘了金州现在最大的优势是人!
五花闻言小嘴一撇:
“要不是那天去兵工厂,我哪知道你手下这么多铁匠?”
李四白一阵无语,现在他手下资源太多,千头万绪已经让他开始力不从心了。
他一个金州兵备道都已经如此,真不敢想天启过的什么日子。难怪明知宦官、外戚之害,历代帝王也难免要借助依靠。
除了祖龙、朱元璋这种怪物,真没几个能一个人摆平一切。看来自己也该找个助手了!
且说堤坝落成水轮机一转,机器局各种各样的机器开始源源不断的产出。
李四白新建的各种工厂,也随着机器到位,一个接一个的动了起来。
有人说兵荒马乱的,李四白不好好整军备战,整这些花里胡哨干嘛?
当然是赚钱了!
如今李四白手下三千二百战兵,加上家丁工匠和工人。如今每个月光是工资就超过六千两。
之前为怕通货膨胀,他还尽量发放粮食。可现在金州六七万流民,全发粮食他哪发的起。能发银子的尽量发银子,让他们自己从市场买粮。
李四白手里那三十多万白银。买粮、筑城、发饷,那真是钱袋子倒提,花钱如流水一般。
偏偏现在两条大船,南下买粮守卫金州都忙不过来。根本没时间收购物资去日本贸易。长此以往,李四白非得破产不可。
所以他只能另辟蹊径,开办工厂产出货物,尽快把发出去银子再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