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六十五岁的马超拖着病体踏上点将台时,十万大军同时用枪顿地的声响震落了渭河边的秋霜——诸葛亮将先锋印交给文鸯的瞬间,忽然对身旁的姜维轻声说:“伯约,这一仗若是二十七岁的我来打,定不敢让这么多老将全都压上去。”
---
公元241年秋,长安城外,渭水之滨。昔日秦皇练锐士、汉武阅羽林之地,此刻再度战旗如云,甲胄耀日!
一座高大的点将台巍然矗立,台上“汉”字大纛与“诸葛”帅旗迎风怒展。台下,十万大军依序列阵,刀枪如林,铁甲森然,肃杀之气直冲霄汉。战马嘶鸣,与将士们粗重的呼吸交织成一片沉闷的雷声,回荡在八百里秦川之上。
钟鼓齐鸣,号角连营!
丞相诸葛亮,身着御赐麒麟金甲,外罩素色鹤氅,手持先帝所赐节钺,在文武重臣的簇拥下,缓步登上点将台。他目光如电,扫过台下无边无际的钢铁丛林,虽年过半百,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掌控全局的威严。
“呜——咚!”三通鼓毕,全场肃然。
诸葛亮展开早已备好的讨贼檄文,声音以内力催发,清晰地传遍三军:
“大汉将士们!司马懿逆贼,欺君罔上,背弃洛水之誓,屠戮宗室,祸乱朝纲,人神共愤!其罪滔天,罄竹难书!今,我大汉皇帝陛下,奉天讨逆,诏令北伐,以清妖孽,以正乾坤!”
“北伐!
北伐!
北伐!”
台下顿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浪震天动地,将士们积压多年的战意彻底爆发!
诸葛亮抬手,压下声浪,开始点将:
“姜维、文鸯听令!”
“末将在!”姜维、文鸯踏前一步,英气勃发。
“命姜维为前军都督,文鸯为先锋!率精骑五万,即日出潼关,兵锋直指弘农、洛阳!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遇敌歼之!”
“得令!”二人接令,眼中战意熊熊。
“魏延听令!”
“末将在!”魏延声若洪钟。
“命你为左军都督,率本部兵马五万,出武关,取道商洛,袭扰魏军侧翼,策应主力!”
“遵命!”魏延摩拳擦掌。
“王平、黄权听令!命你二人为后军督统,保障粮道,稳固后方!”
“末将领命!”
“赵统、邓艾听令!命你二人为中军护军,随本相左右!”
“是!”
最后,诸葛亮的目光投向队列前方一位须发皆白、却依旧身躯挺拔、眼含精光的老将——马超!
“马孟起将军!”诸葛亮声音带着敬意。
马超虽已六十五岁高龄,且多年旧伤缠身,此刻却挣扎开搀扶他的子侄,大步出列,甲叶铿锵,声音虽沙哑却依旧带着西凉铁骑的豪迈:“马超在此!丞相但有所命,超,万死不辞!”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纵横西凉、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的锦马超,眼中燃烧着最后的火焰。其姿其态,颇有先祖伏波将军马援年迈请征的风范。
诸葛亮动容道:“老将军年高德劭,本不当劳动。然魏国多有羌胡旧部,闻将军威名,必然胆寒。请老将军挂征西大将军印,总督陇右、凉州方向偏师,以为疑兵,震慑宵小!”
马超重重抱拳:“超,领命!必叫陇右魏军,不敢东顾!”虽非主攻,但能重披战甲,为国效力,他已是老怀宽慰。
点将完毕,诸葛亮举起节钺,厉声喝道:
“三军听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讨逆除奸,在此一战!出发!”
“大汉万胜!丞相万胜!”十万将士齐声怒吼,声震寰宇!
大军开拔的同时,诸葛亮对另外两路也做出了周密部署。
他召来徐庶:“元直,荆州重任,托付于你。你即刻返回江陵,持我兵符将令,告知关平及荆州诸将:命其率荆州水陆大军十万,兵分两路,一路出襄阳,攻东三郡;一路出江陵,北攻宛城!兵锋直指中原腹地,与关中主力形成钳形攻势!”
徐庶肃然领命:“庶必不辱命!定叫宛洛之地,烽火连天!”他深知此路若能突破,便可直逼许昌、洛阳,意义重大。
接着,他又对陆逊道:“伯言,江东新附,然士卒可用。你与张苞、丁奉等将军,率江东精锐八万,出濡须口,水陆并进,猛攻合肥、寿春等淮南重镇!淮南有文钦内应,你部攻势需猛,务必吸引司马懿主力东援,减轻关中主力和荆州方向压力!”
陆逊拱手,沉稳应道:“逊领命。必倾尽全力,搅动淮南,让司马懿首尾难顾!”
至此,北伐战略清晰无比:
诸葛亮亲率长安主力,出潼关,正面强攻,直扑洛阳!
马超率陇右偏师,疑兵牵制!
关平和徐庶率荆州大军,出襄樊,攻宛洛,侧翼包抄!
陆逊和张苞率江东兵团,攻淮南,策应文钦,牵制敌军!
三路大军!如同三支巨大的箭头,以雷霆万钧之势,狠狠刺向曹魏看似庞大却已内部千疮百孔的躯体!
点将已毕,各路将领纷纷奔赴岗位,庞大的军队如同苏醒的巨龙,开始缓缓蠕动,向东开进。
诸葛亮走下点将台,望着马超在子侄搀扶下仍努力挺直腰板、走向军帐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他对身旁的姜维低声道:
“伯约,看见了吗?孟起将军,还有朝中诸多老臣……他们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这一仗,若是二十七岁的我来打,定会思前想后,力求万全,恐怕不敢让这许多功勋老将全都披挂上阵,生怕有所闪失,损了国家栋梁。”
姜维闻言,肃然道:“丞相思虑周全。然,老将军们报国之心,炽如烈火。能在此暮年,参与如此浩荡之战,于他们而言,或许比安享晚年更为重要。此乃壮举,亦能极大鼓舞士气!”
诸葛亮点点头,目光再次投向东方,变得无比锐利和坚定:“是啊……所以,我们更不能辜负他们,不能辜负所有期盼着这一天的人。”
“传令下去,所有解甲归田之预备役,按原建制重新征召,补充各军!府库全力运转,保障一切军需!”
“这一战,我们要打的,不仅仅是军事,更是人心!是国运!”
长安城外,东风猎猎,吹动无数赤色旗帜,如同燃烧的海洋。六十万大军的脚步声、马蹄声、车轮声,汇成一股滚滚向前的洪流,势不可挡。
诸葛亮的羽扇,再次坚定地指向东方。
“东风已备,汉室当兴!”